13 精卫填海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精卫填海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6 17:2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精卫填海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快乐读书
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读准多音字“少”。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理解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在生活中学做一个有恒心的人。
教学目标
03





教学生字
炎帝
子曰
溺水
返回
衔着


fǎn
yīn












教学生字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原文阅读

yuē
shào

yīn
fǎn
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中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资料介绍
精卫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资料介绍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课文朗读
【少女】:小女儿。
【游】:游玩。
【溺】:溺水,淹没。
【堙】:填塞。
【之】:结构助词“的”。
【以】:表示目的。
【于】:在。
【故】:因此。
注释
意 思: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不能回来,因此她化为精卫鸟,它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它们来填塞东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课文理解
“常”写出了精卫坚定不移、锲而不舍,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的。
炎帝有一个女儿,名字叫女娃。女娃聪明伶俐,性格开朗活泼,炎帝十分喜欢她。
有一天,女娃驾着一条小船到东海去游玩。忽然刮起了大风,浪花像小山一样向女娃的小船扑过来,小船立刻被打翻了。可怜的小女娃掉进大海,被海水淹死了。
女娃非常痛恨东海吞没了她的生命,同时,她又担心别人和她一样被大海吞没,于是她变成了一只小鸟,化名叫精卫,精卫发誓:一定要填平东海。
讲故事
总结方法
《精卫填海》
语言要流畅,生动,丰富的想象,适当的描写,注意讲述的语气、表情,适当添加动作。
《盘古开天地》
借助书中的插图,借助书中的语言和关键词,适当加入想象。
梳理
方法
想一想精卫会遇到哪些困难?面对这些困难,
精卫又是怎样做的呢?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精卫 。
面对别人的劝阻,精卫 。
面对 ,精卫 。
想象故事
梳理课文
锲而不舍、不惧困难
坚持不懈、矢志不渝
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起因
经过
结果
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
湮于东海
感悟主旨
本文讲了女娲在东海溺亡之后化为精卫鸟,不停地天海的故事,表现了精卫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
读了《精卫填海》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精卫填海的故事其实写的就是百折不挠的意志。自古以来,精卫填海的精神一直在影响、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读了《精卫填海》这个故事,我想到了夸父,想到了愚公,想到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孙敬、苏秦,想到了时隔12年之后,再次夺得奥运会金牌的中国女排,想到了5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袁隆平…….
感悟精卫精神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其实写的就是一种百折不挠的意志,这种意志正是值得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秀品质。
——茅盾
感悟主旨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习近平总书记
《山海经》 全书现存18篇, 据说原共22篇,约32650字。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大的部分,是一部富有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
《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快乐读书吧
国学经典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归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国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