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这个仪器我们在生物实验课上是不是用过?这是什么?
科学家在观察夜象时,要用什么?
学习目标
通过活动,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
了解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知识链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索是人的天性,观察是探究的基本方法,仅凭我们的肉眼根本无法看到极其细小的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广袤而深邃的太空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明了一双神奇的“眼睛”---显微镜和望远镜,帮助人们探索神秘的微观和宏观世界。
无垠的宇宙
中国“天眼”
物质的机构
电子显微镜
(阅读课本P103~105,完成以下问题)
1.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 ,靠近眼睛的叫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
2.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一个 、 的 _ 像,道理同 一样.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能把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物体了.
放大镜
幻灯机
实
倒立
放大
物镜
目镜
凸透镜
课前预习
3.望远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 ,靠近眼睛的叫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
4.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能把像放大.
5.视角的大小与 有关,物体越大,视角越 .视角的大小还与 有关,离人眼距离越 ,视角越大.
近
物体到眼睛的距离
大
物体本身的大小
放大镜
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物镜
目镜
凸透镜
6.阅读课本P104、P105“探索宇宙”.
知识点 显微镜与望远镜的区别
显微镜 望远镜
物镜 物体到物镜的距离
物镜成像特点
目镜 物镜成的像到目镜的距离 目镜成像特点 u<f
(相当于照相机)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相当于投影仪)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f<u<2f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
课堂导学
【例】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
透镜.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 (选填“实”或“虚”)像,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
(选填“实”或“虚”)像,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很微小的物体了.
虚
实
凸
【变式训练】如图为一种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O1为物镜光心,F1为物镜焦点,O2为目镜的光心,F2为目镜焦点.
(1)物体AB通过物镜成一个 (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此时物镜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2)通过该望远镜观测物体AB时,会看到一个箭头向 _ (选填“上”或“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
虚
放大
下
照相机
缩小
倒立
一:显微镜
作用
一般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有限,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显微镜。
作用:用于观察到细微的物体或物体上的细微部分。
构造
(2)目镜:靠近眼睛的透镜,一个凸透镜。
(1)物镜:靠近物体的透镜,一个凸透镜。
(3)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
(4)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在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在光线弱时用,会聚光线。)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
原理
(1)显微镜的物镜成像与投影仪一样,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显微镜的目镜成像与放大镜一样,使倒立、放大的实像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物体通过整个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原理
第二次:正立、放大的虚像
第一次:倒立、放大的实像
应用
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
显微镜下的细菌
二:望远镜
作用
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物体的一种光学仪器。
构造
望远镜种类很多,其中一种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1)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比较长。
(2)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焦距比较短。
(1)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把物镜所成的像再放大一次。
原理
(3)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把物镜所成的像再放大一次。
原理
第二次:正立、放大、虚像
第一次:倒立、缩小、实像
伽利略望远镜
早期的伽利略望远镜
望远镜的发展
开普勒望远镜
开普勒空间望远镜
数码望远镜
全球最大的单镜面光学望远镜
欧洲xmm空间望远镜
数字式巡天望远镜
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目镜和物镜),每组透镜分别是( )
A.凹透镜 凹透镜 B.凸透镜 凹透镜
C.凸透镜 凸透镜 D.凹透镜 凸透镜
C
随堂检测
2.显微镜的反光镜用的是( )
A.凹透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D
3.如图所示,小明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以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美景,调节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此时这种透镜组合工作原理与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相同.
望远镜
(1)如图甲所示,将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镜,透过小水滴应该可以看到位于水滴下方白纸上“箭头”的 _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如果不是这样,就要调整水滴和“箭头”之间的距离,或者改变小水滴的直径.
放大
倒立
4.在自制水滴显微镜的实验中:
物
(2)如图乙所示,用凸透镜做 镜,调整好小水滴与被观察物体的距离后,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 _ 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眼睛不要离得太近,边观察边调节凸透镜的位置,当凸透镜与小水滴的距离适当时,就可以观察到箭头的像,这个像要比图甲所示情况下的像 _ (选填“大”或“小”)得多.
大
直线
目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
结构
目镜:靠近眼睛,相当于放大镜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
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
原理
望远镜
结构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目镜:靠近眼睛,相当于放大镜
原理
探索宇宙
【基础概念易错辨析】
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
2.通过望远镜和显微镜看到的都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 )
×
√
易错辨析
A.物镜乙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较物镜甲少
B.物镜甲可观察到的实际面积较物镜乙大
C.物镜甲比乙的镜头要长
D.若想将图一中的X点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蝉翅样本向左下方移动
【重难易错】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使用物镜甲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1所示,而改用物镜乙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错因分析:不明确显微镜的使用及成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