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造成的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差异。
3.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和各自产生的地理现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纬度高低导致的气温差异。
知道地球运动的基本情况。
理解公转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所带来的四季变化及昼夜长短变化。
【教学难点】
公转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所带来的四季变化及昼夜长短变化。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为什么有的地方冰天雪地,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为什么树木会落叶?为什么会有四季的轮转?
(过渡)不同的地区,气候是有差异的,今天我们将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新课学习】
世界上各地气候之所以千差万别,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差异导致的,这是气候的根本影响因素。而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以及地表的起伏和人类活动通过影响太阳辐射,从而对气候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过渡)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板书)1.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并且太阳的体积非常巨大,因此,从太阳到地球的光线可以近乎看成是平行的。
如果,地球的表面是平坦的,平行的太阳光线到达地球时的高度角就是相同的,那么地表上各个地区所得到的太阳光热是相同的。世界上也就没有炎热地区和寒冷地区之分了。
(过渡)那么,地球表面是平坦的吗?地球上所有地区得到的热量都是相同的吗?
生:不是!地球时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时一个球体,平行的太阳光线到达地球表面时,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是不一样的,据此完成:
活动1:观察ABC点的太阳高度角,比较它们得到的太阳光热情况。
生1:图中太阳高度角∠A大于∠B大于∠C
生2:得到的太阳光热由多到少依次是:ABC
师:两位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不理解的同学可以结合我们一天中,太阳的高度和气温来理解。早上,太阳刚升起来,高度角较小,此时气温不高;而到了中午,太阳在头顶照射,高度角很高,气温也很高,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地区得到的太阳光热,即太阳辐射量与其太阳高度角是成正比的。
(板书)太阳高度角从太阳直射点向两极递减,获得的太阳辐射也逐渐减少
及时训练:活动2:读图,分析A、B两处中哪处太阳高度大,哪处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生:A照射面积小,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观察2020.11.02年广州气温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一天中,气温会随昼夜更替而变化,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昼夜更替的?
一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气温随四季轮转不断变化,那么导致四季变化的又是什么呢?
生: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也就是地球的运动。
(板书)2.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活动2: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地球自转的讲解视频,请同学们根据视频,获取关于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自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地球自转 每小时15°
生:自传中心是地轴,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
师:回答的很棒,但是自西向东是我们在侧视的角度上观察到的,而在极地俯视图中,自转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哦。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个极地俯视图,判断哪个是南极哪个是北极。并观察它们的自转方向,判断谁是顺时针谁是逆时针。
生1:左边是北极点,右边是南极点。
生2:北极点是逆时针,南极点是顺时针。
师:所以同学们要记住,地球的自转一般情况下是自西向东的,但是在极地俯视图中,北半球是逆时针,南半球是顺时针,也就是北逆南顺。
(板书)(1)自转
①基本特征:中心: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一天
(过渡)那么,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生:昼夜更替!
师:是的。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面向它的一半,背对着的另一半则处于黑夜中。因此,地球上总是有一半处于黑夜中,一半处于白天。而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会把处于黑夜的一半转到阳光下,把处于白天的一半转到黑夜中,这样,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产生了昼夜更替。
(板书)②产生现象:昼夜更替
(过渡)地球除了不停自转,还会绕着太阳做公转运动,现在我们来看一则关于地球公转的视频。同学们,请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获取关于地球公转的中心、方向和周期等基本特征。
生:地球公转中心是太阳,方向是自西向东,而周期是一年。
(板书)(2)公转
①基本特征:中心: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过渡)地球公转产生的影响比自转更为复杂,学习难度更大些,同学们要认真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哦。
总的来讲就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赤道所在的平面存在23.5°的夹角→这导致太阳直射的纬线是不固定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正午时,太阳高度角随之发生规律变化,一个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发生变化,这就产生了四季。
(板书)②产生现象1 ——四季更替
看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动图,观察太阳直射点移动从而产生的四季变化的相关知识。
活动3: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0图4-21 太阳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关于太阳直射点与相关节气和日期的表格。(其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有: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序号 太阳直射点 节气 日期
A
B
C
D
生1:图中A点上,太阳光线与赤道相连,因此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结合课本P80图4-21可以知道,此时的节气是春分,时间是3月21前后。
生2:图中B点上,太阳光线与北回归线相连,因此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结合课本P80图4-21可以知道,此时的节气是夏至,时间是6月22前后。
生3:图中:C点上,太阳光线与赤道相连,因此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结合课本P80图4-21可以知道,此时的节气是秋分,时间是9月23前后。
生4:图中:D点上,太阳光线与南回归线相连,因此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结合课本P80图4-21可以知道,此时的节气是冬至,时间是12月22前后。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棒!关于四个季节的代表节气和它们各自的日期与直射点,同学们必须要记清楚哦。这里补充一下关于四季的月份,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
(板书)
关于太阳直射点移动与四大节气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般会用简易的“三线图”来表示。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动图进行理解和跟绘。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四季是怎么产生的了,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不同的季节里白天和夜晚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生:有!在夏天,放学的时候天还很亮很亮,但是冬天放学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
师:这就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另一个影响——昼夜长短变化。
(板书)②产生现象2 ——昼夜长短变化
现在我们以北半球为例去学习。
活动4:请同学们观察左边动图,完成对昼夜长短变化的探究:
①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②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③北极圈极昼(全天白昼)、极夜(全天黑夜)分别在哪个节气?
生1:太阳直射赤道时,北半球昼夜情况相等,所以春分和秋分北半球昼夜相等。
生2: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生3: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都是白天;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都是黑夜,所以夏至时北极圈是极昼,冬至时北极圈是极夜。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将这些情况在太阳直射点移动图中表示出来。
师:另外请同学们再从这个移动图中可以总结下面两个规律:
1.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呢?
2.当太阳直射点向北或向南移动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生1:当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
师:所以我们可以总结第一个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则该半球昼长夜短,即:点北北长,点南南长。
生2: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白昼在边长,向南移动时,白昼在变短。
师:第二个规律就是——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该半球则昼长渐长。
(板书)
(过渡)最后,我们来学习地球公转产生的最后一个地理现象——五带划分。
(板书)②产生现象3 ——五带划分
人类根据地球表面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量的多少、有无太阳直射、有无极昼极夜,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现在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对五带情况的探究活动。
活动5:阅读课本P81页图 4-23完成:
(1)将ABCDE五带的正确名称写在上图字母旁边。
(2)判断图中数码分别为哪一纬线: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
将有无太阳直射情况和极昼极夜情况填在上图的( )中。
生1:图中的ABCDE分别是: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和南寒带。
生2:图中的数码分别代表:北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南极圈。
生3:热带有太阳直射而南北寒带没有;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其他带没有。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棒!在有太阳直射的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而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南北极圈内划分为南北寒带;回归线到极圈间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的划分为南北温带。
(板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最后,为了让同学们对五带的气温情况了解更加到位,请完成下面的活动:
活动6:将地球上的五带与其气候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下列图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2.图中四点正午太阳高度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一乙一丙一丁
B.乙一丙一丁一甲
C.丙一乙一丁一甲
D.丙一丁一乙一甲
读下图,完成3-5题。
3.图中表示春分日时地球位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当地球位于③位置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5.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座城市,分别于2012年3月26日20时30分起熄灯一小时,则该日地球公转至右甲中的位置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答案】1.B 2.D 3.D 4.A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