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14课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14课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0-08 10:4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结构就是关于点画之间搭配的方法,明确点画与结构相互依存的关系。
通过分析四个人物姿势图掌握上下结构类汉字的书写秘诀。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试写、拼图操作、观看演示、合作探究,确保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式教学,面向全体,精讲多练,实时反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通过学生实操人物示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理解书法字形在点画上的对比与变化,感受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学重点
感受并理解四种有代表性的书法结构图解,总结书写秘诀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教学难点
探究一个字中主笔与余笔的关系,即伸展与收缩之间的相对关系。
教学过程
在上课前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在平时写作业的时候更关注字的点画还是字的结构?(提问)
有的同学说是点画,有的同学说是结构,到底哪个对呢?我觉得都对!其实结构就是点画之间搭配的方法。下面,我以抽奖的形式在每组随机抽取一位同学上来写一个字,了解一下同学们平时写字的习惯。(优化大师抽签)
下面我用红笔来批改一下。(批改)
谁能告诉我老师为什么要在字的两旁画两道红杠杠?(提问)
看来大家对这两根红杠是有疑惑的,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进入说图解字——书法的结构之美吧。(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写的字跟这个图形,还有这个图形像不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上下部分的宽度基本一样。要么缩手缩脚,要么手脚全开,这样的结构在书法上缺少变化和对比,所以不好看。下面,我们就来说图解字。
这是行书的百字,它的姿势是这样的吗 这个人的肢体是可以随便移动位置和改变角度的,对于这个百字,你们觉得可以动哪个部位?(动动双臂)谁愿意上来动一动?(学生操作)
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但,有一个问题来了,该出手多少合适呢?不急,我们用四线格来解决这个问题。百字的顶部有一个长横,我们把它写最宽,占三格,下面的部分就要写窄,占一格。
再如,方字,中上部有长横。
再如,音字,中部有长横。
并非只有长横可以写最宽,如雪字,我们可以把上面的雨字头写最宽,占三格,下面的部分写窄,占一格。
盖,再看这个字,现在该动哪里呢?谁来?(学生操作)
变成一个标准的一字马,我们也在四线格里写写这个字,字头写窄,占一格,皿字底写宽,占三格。
再如,直字,底横写长,占三格。
再如,点字,四点底我们用一个点和一个横来概括。
全,谁来给这个人摆一个POS,看看可以动哪里?(学生操作)
伸展的双臂就像小鸟的翅膀,可以展翅飞翔。
看老师在四线格里怎么写这个字,当一个字的顶部有撇捺的时候,撇捺要伸展开来,占三格,下面的王字收窄,占一格。
再如,茶字,字的中部有撇捺。
再如,枣字,
再如,寒字,宝盖头看起来很宽,但是写的时候我们要有意收窄,为的是让撇捺伸展开来。
美,这是美字行书的写法。这个姿势谁来摆?(学生操作)
两脚叉开,重心下移,它告诉我们,当字底有撇捺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这个撇捺伸展出去,其余笔画收窄,我们学习一下行书美字的写法。
再如,文字,
于是我们得到了四种有代表性的结构,你能发现这类字书写的秘诀吗?
图1、图2的秘诀是:伸展长横(部首),收缩余笔。
图3、图4的秘诀是:伸展撇捺,收缩余笔。
秘诀归秘诀,还要懂得活用哦。如果一个字中既有长横又有撇捺,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是百家姓的李字,请各组同学展开讨论,可以用画四线格的方法试着写李字,看看可以有几种写法?最后把你们探究的成果写在老师发的作业纸上。(发作业纸,学生探究)
我们来分析一下李字的不同写法。
伸展长横,收缩余笔。有两种情况。
伸展撇捺,收缩余笔。
这三种写法你最不喜欢哪种?为什么?(提问)
所以,当一个字中同时有长横和撇捺的时候,有一句话叫“一山不容二虎”,我们只取其一,切不可同时伸展所有长横和撇捺,同学们记住了吗?
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课前的书写板上,每组同学锁定本组的例字。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重写一遍,先在本组内讨论交流试写,最后选一位代表上来正式书写。(学生试写,派代表上去书写)
我再来批改一下。(教师批改,打钩)
这六个字包含了本课关于书法结构之美的书写秘诀,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万字,伸展长横,收缩余笔。
集字,伸展长横,收缩余笔。
孟字,伸展长横,收缩余笔。
食字,伸展撇捺,收缩余笔。
茶字,伸展撇捺,收缩余笔。
交字,伸展撇捺,收缩余笔。
前三个字是伸展长横,后三个字是伸展撇捺。有伸展就有收缩,有收有放,收放自如,收的部分与放的部分之间就有对比和变化,这样,字形才显得生动活泼有精神。
以上秘诀大家都学会了吗?用这个方法我们几乎可以创造出所有汉字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以及部分独体字的结构之美。(出示)
那么,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的字呢?(出示)
下节课我们继续——说图解字。(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