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加速度问题 板块模型问题
(25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2021·雅安高一检测)如图所示,用手提一轻弹簧,弹簧下端挂一金属球,在将整个装置匀加速上提的过程中,手突然停止不动,则在此后一小段时间内( )
A.小球立即停止运动
B.小球继续向上做减速运动
C.小球的速度与弹簧的形变量都要减小
D.小球的加速度减小
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以水平恒力F拉动小车,小车和车上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若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的表达式一定正确的是( )
A.(M-m)a B.F-Ma
C.μmg D.Ma
3.如图所示,质量为0.2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质量为0.6 kg的物体B由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B与A刚好接触但不挤压,现突然将细线剪断,则剪断后瞬间A、B间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 m/s2)( )
A.0.5 N B.2.5 N
C.0 N D.1.5 N
4.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3m的长木板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长木板,若木块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在木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之前,长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
5.(2021·内江高一检测)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表面粗糙的平板车,质量为M,与平板车上表面等高的光滑平台上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水平初速度v0向着平板车滑来,从滑块刚滑上平板车开始计时,之后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t0是滑块在车上运动的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与平板车的质量之比m∶M=1∶2
B.滑块与平板车的质量之比m∶M=2∶1
C.滑块与平板车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D.平板车上表面的长度为v0t0
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5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6.(12分)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轻绳的瞬间,g取10 m/s2。求:
(1)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
(2)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3)在剪断弹簧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和轻绳拉住,处于静止状态,轻绳与竖直方向成60°的夹角,当轻绳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
A.0
B.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2g,方向沿原来轻绳方向向下
D.大小为2g,方向水平向右
7.(1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m=1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0=3.6 m/s的初速度从左端沿木板上表面冲上木板,带动木板一起向前滑动。已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2)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滑块加速度大小。
(3)若长木板足够长,滑块与长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v。
(4)小滑块与长木板速度相等时,小滑块相对长木板滑行的距离L。
【变式训练】
质量为2 kg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从木板的左侧沿木板上表面水平冲上木板,如图甲所示。A和B经过1 s达到同一速度,之后共同减速直至静止,A和B的v t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A与B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A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2021·雅安高一检测)如图所示,用手提一轻弹簧,弹簧下端挂一金属球,在将整个装置匀加速上提的过程中,手突然停止不动,则在此后一小段时间内( )
A.小球立即停止运动
B.小球继续向上做减速运动
C.小球的速度与弹簧的形变量都要减小
D.小球的加速度减小
【解析】选D。以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只受到重力G和弹簧对它的拉力FT,由题可知小球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即G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以水平恒力F拉动小车,小车和车上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若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的表达式一定正确的是( )
A.(M-m)a B.F-Ma
C.μmg D.Ma
【解析】选B。木块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对木块隔离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摩擦力f=ma,对小车隔离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
解得摩擦力f=F-Ma,故选B。
3.如图所示,质量为0.2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质量为0.6 kg的物体B由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B与A刚好接触但不挤压,现突然将细线剪断,则剪断后瞬间A、B间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 m/s2)( )
A.0.5 N B.2.5 N
C.0 N D.1.5 N
【解析】选D。细线被剪断前分别取A、B为研究对象,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可得:绳的拉力T=mBg=6 N,弹簧的弹力F=mAg=2 N、方向竖直向上,细线被剪断的瞬间T1=0,F1=F=2 N,取A、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A+mB)g-F1=(mA+mB)a
代入数据解得:a=7.5 m/s2
设细线被剪断瞬间A对B的作用力为F2,取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Bg-F2=mBa
代入数据解得:F2=1.5 N,故本题选D。
4.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3m的长木板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长木板,若木块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在木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之前,长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
【解析】选D。对质量为m的木块受力分析,受重力mg、长木板的支持力N1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1,有:f1=μN1,N1=mg,故f1=μmg,
对整体分析:整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N=(3m+m)g=4mg,
则长木板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ax=μN=4μ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木块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f′1=f1=μmg,方向水平向右,
由f′1则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
f2=f′1=μmg,方向水平向左,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
5.(2021·内江高一检测)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表面粗糙的平板车,质量为M,与平板车上表面等高的光滑平台上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水平初速度v0向着平板车滑来,从滑块刚滑上平板车开始计时,之后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t0是滑块在车上运动的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与平板车的质量之比m∶M=1∶2
B.滑块与平板车的质量之比m∶M=2∶1
C.滑块与平板车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D.平板车上表面的长度为v0t0
【解析】选C。由图乙可知,滑块运动到平板车最右端时,速度大于平板车的速度,所以滑块与平板车最终脱离,由题图乙可知,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1==,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2=,则滑块与小车的加速度之比为1∶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1=,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2=,则滑块与小车的质量之比m∶M=1∶1,则故A、B错误;滑块的加速度a1==μg,又a1=,则μ=,故C正确;滑块的位移x1=t0=v0t0,小车的位移x2=t0=v0t0,则小车的长度L=v0t0-v0t0=v0t0,故D错误。
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5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6.(12分)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轻绳的瞬间,g取10 m/s2。求:
(1)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
(2)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3)在剪断弹簧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
【解析】(1)小球在绳没有断时,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为零,球受到绳的拉力T、自身重力G与弹簧的弹力F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依据平衡条件得
竖直方向有:T cos θ=mg,
水平方向有:T sin θ=F,
解得弹簧的弹力为F=mg tan θ=10 N,
剪断轻绳瞬间弹簧弹力不变,仍为10 N。
(2)剪断绳后小球在竖直方向仍平衡,水平面支持力平衡重力,N=mg,
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的加速度为a==8 m/s2,方向向左。
(3)当剪断弹簧的瞬间,小球立即受地面支持力和重力,且二力平衡,加速度为0。
答案:(1)10 N (2)8 m/s2 向左 (3)0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和轻绳拉住,处于静止状态,轻绳与竖直方向成60°的夹角,当轻绳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
A.0
B.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2g,方向沿原来轻绳方向向下
D.大小为2g,方向水平向右
【解析】选C。在剪断轻绳前,小球受重力、绳子的拉力以及弹簧的弹力处于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得:绳子的拉力T==2mg
剪断轻绳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小球此时受重力、弹簧的弹力两个力作用,小球的合力与原来轻绳的拉力等大反向,为F合=2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的加速度为:a==2g,方向沿原来轻绳方向向下,故本题选C。
7.(1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m=1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0=3.6 m/s的初速度从左端沿木板上表面冲上木板,带动木板一起向前滑动。已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2)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滑块加速度大小。
(3)若长木板足够长,滑块与长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v。
(4)小滑块与长木板速度相等时,小滑块相对长木板滑行的距离L。
【解析】(1)长木板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μmg=0.1×1×10 N=1 N
方向向右,如图所示。
(2)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得出:a=μg=1 m/s2。
(3)以木板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可得出木板的加速度为:a′=0.5 m/s2
设经过时间t,滑块和长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则满足:
对滑块有:v=v0-at
对长木板有:v=a′t
由以上两式得:滑块和长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为:v=1.2 m/s,t=2.4 s。
(4)小滑块与长木板速度相等时,木板前进的位移为:x1=t
滑块前进的位移为:x2=t
小滑块相对长木板滑行的距离为:L=x2-x1=t=×2.4 m=4.32 m。
答案:(1)1 N,方向向右 (2)1 m/s2(3)1.2 m/s (4)4.32 m
【变式训练】
质量为2 kg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从木板的左侧沿木板上表面水平冲上木板,如图甲所示。A和B经过1 s达到同一速度,之后共同减速直至静止,A和B的v t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A与B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A的质量。
【解析】(1)由题图乙可知,A在0~1 s内的加速度a1==-2 m/s2,
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ma1,
解得μ1=0.2。
(2)由题图乙知,AB在1~3 s内的加速度a3==-1 m/s2,
对A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2(M+m)g=(M+m)a3
解得μ2=0.1。
(3)由题图乙可知B在0~1 s内的加速度a2==2 m/s2。
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μ2(M+m)g=Ma2,
代入数据解得m=6 kg。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