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习作:小小“动物园”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绘本阅读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习作表达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在习作中获得快乐。
2.拓展学生思路,把家人想象成不同的动物,发现他们与动物间的相似点,享受家人角色转换的趣味,感受小小“动物园”爱的氛围。
3.通过精彩例文的讨论等方式,发现借助事例具体表达的方法,并学习初步运用,获得新的表达经验。
教学重难点
借助作品展示、家长评价等方式,在表达过程中收获成就感的同时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并加以修改,从而使习作表达更加准确和生动。
【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一、猜猜它是谁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个游戏——猜猜它是谁(打一动物)
1.它是爬树小能手;它很会模仿别人;它最爱吃香蕉。(猴子)
2.它的头发乱蓬蓬的;它不吃蔬菜,爱吃肉;它的叫声震天响。(狮子)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一猜就猜到了,老师产生了一个疑问:它们真的只能是动物吗?
板书“动物”,猜猜今天学什么?
加上“园”,猜猜今天可能学什么?
板书小小“动物园”,提示:加了双引号。
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习作要求。
其实今天是写“人”,之前我们也写过关于人的习作。
回顾之前的习作,引出今天的习作
——就是把家人比作动物写。
——把家人的特点和动物的特点联系起来写。
什么特点呢?
——外貌、特长、性格......
二、发现特点,建立联系
1.看看书上的图和文字,发现了什么?
—妈妈有好几个特点像绵羊。
想一想:为什么妈妈像绵羊,不像卷毛狗呢?
小明把爸爸比作了熊,为什么?
小结:我们发现,原来爸爸妈妈有多个方面像小动物。
2.我们也有家人,想想自己的家人像什么小动物呢?完成这张表格。
3.视频展台展示:
猜猜爸爸像什么?
——乌龟
帮他改一改,哪些会更像乌龟的特征,又符合他爸爸的特点。
猜猜是什么?——猫
你是怎么想的呢?
——外貌、爱好、饮食习惯像
猜猜是什么?——兔子
你是怎么猜中的?
——喜欢吃素、也不暴躁。
怎么改会更像兔子呢?
——皮肤白白的,耳朵长长的。
奶奶的耳朵会长长的吗?
——娇小、胆小。
给各位同学30秒时间好好修改一下,我们的描述才会更准确。
三、写出段落,评价修改
1.发现家人的特点是基础,接下来请各位同学选一位家人把他写具体,写生动。出示评价标准。
评一评,为什么能得三颗星?
——把妈妈比作了老虎,两个方面像老虎、句子生动有趣。
哪里生动有趣?
还能不能再得一颗星?
——可以再得一颗,有详有略。
上台来画一下,哪里有详有略?
——吃饭的样子详写,嗓门大略写。
还有不同意见吗?
——都是详写
——还抓住了妈妈的语言写,非常生动。
这句(嗓门大,犹如公鸡一般)修改下会更好,怎么改?
——改成老虎吼会更准确。
有哪里可以帮他改一改?
——多用好词好句、发现妈妈的优点、观察仔细一点......
2.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下面给各位同学两分钟时间修改自己的习作。
3.修改好后,再去读给同学听一听,看能不能多得几颗星。
刚刚我们写了一位家人,今天我们要写的是小小动物园,写两三位家人,怎么写?播放绘本。
把你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请他们评一评,把优秀作品发到班级群里秀一秀。
四、评价标准:
1.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2.用词准确生动,意思表达清楚明确。
3.文章结构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4.开头能点明主题,结尾能恰当呼应、升华。
5.符合本次作文要求:
①能选用恰当的动物来比喻家人。
②能够写出相应的性格特征。
③能通过具体事件场景表现人物。
④语言生动形象,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总结:同学们,回到家后,写一写小小动物园里的其他家人,下节课我们来开一个小小动物园交流会,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