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课堂同步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课堂同步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6 15:2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选择题
1.中华文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河姆渡居民生活体现的是( )
A.黄河流域农耕文明 B.淮河流域农耕文明
C.长江流域农耕文明 D.珠江流域农耕文明
2.距今约6 000年的半坡居民的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富,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
A.粟 B.水稻 C.大豆 D.玉米
3.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4.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目前世界上最早栽培且发现于中国的粮食作物是( )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有打磨的石器、骨器、炭化稻谷、猪和水牛等家畜的骨头,还有陶器、木制船桨和木制建筑残件等。这说明当时( )
A.农作物品种得到改良 B.人们过着原始游牧生活
C.牛耕技术得到了发展 D.人们过着原始农耕生活
6.俗话说:“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
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③磨制石器④聚落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7.当原始农业种植发明之后,人类即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种植农作物,不断地增殖农产品以获得生活来源,使生活来源有了可靠保证,从而解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这表明原始农业的发展( )
A.促进了原始手工业与家畜饲养的发展 B.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C.仰赖大自然的恩赐并受大自然的制约 D.促进人口增长并使人类开始定居生活
8.下图所示的考古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北京人的生活与生产情况 B.半坡人的生活与生产情况
C. 山顶洞人的生活与生产情况 D.河姆渡人的生活与生产情况
9.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聚落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下列有关河姆渡人的生活目前已被考古证实的是( )
A.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 B.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C.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代表 D.已经会简单的纺织和制衣
1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可以佐证半坡人掌握简单纺织、制衣技术的是()
A.石铲、石斧、石刀 B.弓箭、长矛、石球
C.骨针、骨锥、石制纺轮 D.渔叉、渔钩、渔网
12.六七千年前,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远古居民能建造房屋,如下图,这反映了我国的远古居民( )
A.已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B.使用铁制农具以及牛耕
C.已经过着定居的生活 D.能制作乐器和种植蔬菜
13.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是农耕的主要起源地之一。下列内容可以佐证这一结论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4.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工具说进步】
材料一:
【食物话变迁】
材料二:
【住房见发展】
材料三: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和图二的工具分别由哪个石器时代的原始居民所使用。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从图一到图二,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3)图三、图四所示的农作物,分别是由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
(4)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
(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D 6.A 7.B 8.D 9.D 10.A 11.C 12.C 13.B
14.答:(1)图一:旧石器时代;图二:新石器时代。图一:打制;图二:磨制。
(2)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图三:河姆渡人;图四:半坡居民。
(4)说明我国在氏族聚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生活。
(5)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建造房屋;改进生产工具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