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核心素养】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2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核心素养】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2 大气受热过程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6 18:2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三章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
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核心素养目标
综合 思维 结合资料,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并学会运用相关原理解释某些地理现象
区域 认知 结合不同地区的地面特征、大气状况,分析大气受热过程的差异
地理实践力 在室外不同天气,观察大气受热状况的差异
人地协调观 应用大气受热状况原理,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新知讲解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主要形式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反射作用
(1)表现:云层越低、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
空气中较大颗粒越多,反射越强。
(2)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没有选择性,发射光呈白色。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反射作用
(3)现象: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的气温相对较低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散射作用
(1)表现: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弥散。
(2)特点:大气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容易被散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散射作用
(3)现象: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吸收作用
(1)特点:大气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①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紫外线。
②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红外线
③大气对太阳
辐射中能量最
强可见光吸收
得很少。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吸收作用
(2)表现:削弱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不是对流层大气直接热源
削弱作用
吸收
反射
散射
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
有选择性
无选择性,云层、较大尘埃
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
有选择性,大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波长较短的蓝、紫光
无选择性,颗粒较大的尘埃
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 形式 作用 特点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被削弱的辐射 形成的自然现象
反射 作用 无选 择性 云层、较大尘埃 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散 射 作 用 有选 择性 大气分子、颗粒微小的尘埃 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 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无选 择性 颗粒较大的尘埃等 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 阴天、黎明天空呈灰白色
吸收 作用 有选 择性 臭氧、水汽、 二氧化碳 紫外线、红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布是不均匀的,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并不能完全被地面吸收。其吸收的多少与地面性质(地面反射率)有关,反射率越大,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越少 
削弱作用
影响到达地面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位置:
①太阳高度角: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等量的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面积小,单位面积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反之,则弱。
②昼夜长短:昼越长,
日照时间越长,获得
太阳辐射越多;反之,
则越少。
削弱作用
影响到达地面太阳辐射的因素
(2)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反之则弱
(3)天气状况:晴朗天气,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反之则弱
(4)地面物质组成
不同,反射率不同
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地面辐射
地面吸收大气太阳辐射后升温,向外释放辐射能量
地面辐射集中在红外线部分,属于长波辐射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辐射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能量
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
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阳辐射
太阳辐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大阳辐射为短波辐射。 
大阳辐射
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
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云层越厚,空气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保温过程
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被地面吸收 地面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增温,大
气增温后,也以
长波辐射的形式
向外辐射能量
大气辐射。
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过程Ⅰ:太阳暖大地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
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过程Ⅱ:大地暖大气
地面增温后产生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
热量来源于地面辐射
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过程Ⅲ:大气还大地
大气增温后产生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热量来源于大气逆辐射
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保温过程: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地面保温
地面
大气上界
地面








大气吸收

大气反射
增温
太阳
大地
大气散射




大气增温
射向宇宙空间
对流层大气吸收

大地
大气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逆辐射
地面增温
大气还大地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意义
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减少了地面热量散失,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会降到很低
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削弱作用
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1.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排放—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削弱作用
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2.农业中应用
塑料大棚农业,玻璃温室育苗
削弱作用
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2.农业中应用
秋冬季节,人造烟雾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