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课标】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教学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新课标】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教学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7 09:31:29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程导入

平型关大捷
知识结构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通过了解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百团大战等史实,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
课程标准

百团大战
核心素养目标
01
02
03
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证实,了解平型关大捷与百团大战等史实,知道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的情况。
立足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理解敌后战场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体会伟大的抗战精神。
立足史料证实和历史解释,知道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内容及其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指导意义。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证实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1、背景
一、平型关大捷
(2)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1)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一方面配合下面战场作战,另一方面深入敌战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平型关是长城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北京西面的重要军事重地。
2、概况
一、平型关大捷
(2)指挥:
4、意义
(1)时间:
1937年9月
(3)经过:
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
八路军利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在平型关设下埋伏。当日军1000多人进入伏击圈时,八路军从不同方面向日军开火。日军乱作一团,死伤惨重。八路1000多人。
是全民族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视频:平型关大捷
1.背景:
2.目的:
(一)《论持久战》的发表
②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①中国共产党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为了驳斥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3.发表时间:
1938年5月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一)《论持久战》的发表
5.意义:
4.主要内容:
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②延安成为中共中央指挥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发展:
①到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有1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3.斗争方式:
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麻雀占、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敌后战场涌现出许多抗日英雄和模范人物。
狼牙山五壮士
视频:抗日游击战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4.根据地建设:
(1)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
(2)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5.意义:
(1)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2)敌后战场与下面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斗争的整体。
延安窑洞
三、百团大战
1.背景:
(1)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和蚕食。
(2)日本“囚笼”政策: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实施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1940年8月,正太铁路破击战全面展开。
囚笼政策示意图
2、概况
(2)指挥:
(1)时间:
1940年8月
(4)主要
经过:
彭德怀
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三、百团大战
(3)目的:
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2.5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2、概况
(5)意义:
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共产党的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三、百团大战
视频:百团大战
谢谢观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