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2022·天津河东·七年级期末)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2.(2022·天津红桥·七年级期末)2021年4月,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出土的陶俑形象具有少数民族特征(见下图),出土的碓房、水井、陶仓等又是华夏农耕文明的体现。这表明,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状态是
A.战争 B.隔离 C.分裂 D.交融
3.(2022·天津南开·七年级期末)“上承大汉下启大隋,前后历经了350多年的大混乱,期间政权更迭,战火纷飞”,这一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三国两晋南北朝 C.五代十国 D.秦汉时期
4.(2022·天津红桥·七年级期末)某电视剧场景:颁令天下,30岁以下的一律改习汉语和中原正音。496年,皇帝将拒不说汉语的皇后冯媛废为庶人。该材料中的皇帝是指
A.秦孝公 B.北魏孝文帝
C.王羲之 D.梁武帝
5.(2022·天津河东·七年级期末)与早期佛像相比,云冈石窟中期部分佛像的服饰,已具有汉族服饰的风格和特色。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文景之治 B.张骞通西域 C.孝文帝改革 D.淝水之战
6.(2022·天津·七年级期末)中国古代历史中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下面反映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主要特征的是( )
A.社会大革命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危机
7.(2022·天津河西·七年级期末)成语故事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意蕴深远的故事。以下成语的来历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是( )
A.投鞭断流 B.退避三舍 C.草木皆兵 D.风声鹤唳
8.(2022·天津南开·七年级期末)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1)根据材料一回答“商君”是谁 他的做法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思想
材料二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 “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战国时期,秦国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
(2)依据材料二归纳“秦国新法”的主要作用。
材料三 魏主(孝文帝) 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为“正音”,“魏主”采取了什么措施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
(4)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这两次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9.(2022·天津·七年级期末)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宪问篇》
材料二 (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 高祖纪下》
(1)根据材料一,回答“管仲相桓公”之后,桓公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请列举两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从这两次改革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0.(2022·天津河西·七年级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哪一政权曾经实现了短暂的全国统一的局面?又因何而分裂?
(2)列举这一时期我国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并概括北方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3)这一时期的哪一政权的统治者采取了汉化的措施?结果如何?
11.(2022·天津南开·七年级期末)按朝代顺序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朝代,完成如下填空:
(1)A: ______;B:______;C: ______;D: ______;E: ______;F: ______;
(2)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E建立前夕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时段,发生过很多著名的战役,请列举其中两例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江南经济的开发原因的理解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战乱,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北方的生活方式,民族间的关系逐渐融合起来,其中把小麦等的种植方法也带去了南方,这样,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栗米饭等北方食品,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融合
2.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出土的陶俑形象具有少数民族特征”“出土的碓房、水井、陶仓等又是华夏农耕文明的体现”并结合所学可知。十六国时期,政权统治者仿汉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经济文化生活交流频繁,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减少,我国出现了各民族大交融,故D正确;ABC与题干出土文物描述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D。
3.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入三国时期,直至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全国,350多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混乱结束,故B正确;春秋战国是从前770年到前221年,五代十国是从907年到960年,秦汉时期是从前221年到220年,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4.B
【解析】据材料“:颁令天下,30岁以下的一律改习汉语和中原正音。496年,皇帝将拒不说汉语的皇后冯媛废为庶人”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故B项正确;秦孝公在位时期是公元前四世纪,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而不是皇帝,排除C项;梁武帝是南朝时期,是生活在南方,未涉及改汉语,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材料中云冈石窟中佛像的变化体现出的是民族融合的特点,C项正确;文景之治是汉初的盛世,排除A项;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奠定基础,排除B项;淝水之战是东晋和前秦的战役,促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时期,同时也是民族交融时期,C项正确;社会大革命是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统一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危机是明清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 "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 "曰:"虽然,何以报我 "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退避三舍",B项正确;淝水之战,发生于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晋,於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馀万前秦军,前秦的苻坚进攻东晋时骄傲地说,我这么多的军队,把每个兵的马鞭子都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见于《晋书·苻坚载记》),后用来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排除A项;383年,苻坚不顾反对,率军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南进军时前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隔着淝水,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木,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这一情景被后人描述为“草木皆兵”。淝水阵前溃退后,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因此昼夜不敢停歇,排除CD选项。故选B项。
8.(1)商鞅;法家思想。
(2)使秦国的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迁都洛阳;汉化政策(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姓、学汉礼等);尊崇孔子,以孝治国;作用: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4)相同原因有:都得到了本国君主的大力支持;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革者本人都具有非凡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只要言之有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战国时期秦国的改革,因此是商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之一,因此是法家学派的思想。
(2)根据材料“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可知,使秦国的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根据材料“ 魏主(孝文帝) 下诏”可知,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有迁都洛阳;汉化政策(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姓、学汉礼等);尊崇孔子,以孝治国;经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魏迅速强大,同时也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得到了本国君主的大力支持;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革者本人都具有非凡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
9.(1)成就: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措施:以汉服代替鲜卑服;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迁都洛阳。
(3)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符合时代潮流等。(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结合所学知识,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
根据材料二“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根据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可得出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根据材料二“……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可得出措施:迁都洛阳。
(3)
本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符合时代潮流等。
10.(1)统一时期一西晋;
分裂原因:西晋统治者大封同姓诸王,势力逐渐强大;统治腐朽,征兵派役等暴政激化民族矛盾;晋惠帝昏庸无能,导致“八王之乱”,最终少数民族首领起兵反晋。
(2)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趋势:北方地区各民族实现交往、交流、交融。
(3)政权:北魏;
结果: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解析】(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曾经实现了短暂的全国统一的局面。20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立魏。266年,司马炎(晋武帝)建立西晋,都城洛阳。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316年,西晋灭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分裂的原因有:西晋统治者大封同姓诸王,势力逐渐强大;统治腐朽,征兵派役等暴政激化民族矛盾;晋惠帝昏庸无能,导致“八王之乱”,最终少数民族首领起兵反晋。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使北方地区各民族实现交往、交流、交融。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力排众议迁都洛阳,然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11.(1) 夏朝 西周 战国 西汉 三国 南北朝
(2)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解析】(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为: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由此可知,A处填写“夏朝”;B处填写“西周”;C处填写“战国”;D处填写“西汉”;E处填写“三国”;F处填写“南北朝”。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在此前夕,200年,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