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三国鼎立、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期末试题选编2021-2022学年天津市各地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三国鼎立、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期末试题选编2021-2022学年天津市各地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6 21:0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6-4.17 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2022·天津西青·七年级期末)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三国鼎立形势的是( )
A. B.
C. D.
2.(2022·天津·七年级期末)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淝水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长平之战
3.(2022·天津红桥·七年级期末)学习中国古代史要善于抓住“朝代更替”这条主线。与图中①②③处对应正确的是
A.商朝、蜀、元朝 B.蜀、商朝、三国
C.商朝、三国、蜀 D.蜀、三国、宋朝
4.(2022·天津南开·七年级期末)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图中①代表的内容( )
A.涿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5.(2022·天津·七年级期末)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 )
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2世纪后期
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
6.(2022·天津·七年级期末)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生活的时期是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西晋
7.(2022·天津红桥·七年级期末)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历史文学作品来了解史实。《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 )
A.桂陵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8.(2022·天津·七年级期末)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最早在三国时期就与台湾(夷洲)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促进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国家是
A.魏国
B.蜀国
C.吴国
D.东汉
9.(2022·天津河东·七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B.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
C.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D.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
10.(2022·天津河东·七年级期末)历史推论离不开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全国统一
C.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1.(2022·天津红桥·七年级期末)西晋时期,手握重兵的地方势力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
A.黄巾起义 B.长平之战
C.城濮之战 D.八王之乱
12.(2022·天津河东·七年级期末)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古代民族交融 B.古代宗教传播
C.古代商业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
13.(2022·天津南开·七年级期末)下图反映出( )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14.(2022·天津南开·七年级期末)两晋时期,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材料反映了两晋时期( )
A.对外交往频繁 B.民族交融现象 C.社会生活丰富 D.政治局势动荡
15.(2022·天津河东·七年级期末)魏晋以来,民间多以谷物、布帛易物。北魏孝文帝铸太和五铢,诏“京师及诸州镇皆同行之”,结果仅得以流通于京师一带。这表明
A.币制混乱激化社会矛盾 B.孝文帝改革的效果不佳
C.各区域间经济联系断绝 D.分裂战乱阻碍经济发展
16.(2022·天津红桥·七年级期末)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以下历史人物与历史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A.曹操——建立魏国 B.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C.诸葛亮——发明翻车 D.司马懿——灭吴统一全国
17.(2022·天津西青·七年级期末)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败亡。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 )
A.长平之战 B.黄巾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王之乱
18.(2022·天津河东·七年级期末)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参考答案:
1.D
【解析】据所学知识,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北方的统一,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在北方;刘备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夺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222年,孙权称吴王,国号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D项正确;曹操不是三国鼎立形势的创始人,排除AC项;刘备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夺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B对刘备和孙权占领的位置错误,排除B项。故选D项。
2.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8年的赤壁之战,孙权与刘备联军打败曹操军队,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C项正确;383年淝水之战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军队,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大败赵国的战役,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解析】据材料可知,夏朝之后是①“商朝”;而汉朝之后是②“三国鼎立局面”;“三国”是魏③“蜀”吴,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南北朝之后是隋唐宋元,即元朝在南北朝之后,排除A项;汉朝之后是“三国鼎立”,即魏蜀吴,排除B项;三国是魏蜀吴,而不是宋朝,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解析】公元 208 年,曹操 与 孙刘联军进行赤壁之战,曹操失败,此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故D符合题意;涿鹿之战是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排除A;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之间战役,排除B;官渡之战是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排除C;故选D。
5.C
【解析】220年、221年和229年均属于公元3世纪前期,故C符合题意;A、B和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6.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所以曹操生活在东汉时期,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7.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和赤壁之战有关。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相传在这次战役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和施“连环计”。黄盖诈降、庞统献“连环计”的时候,程昱等人就劝曹操要谨慎小心、明察秋毫,但曹操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从而导致上当中计,兵败赤壁。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发生在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故C正确;桂陵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故排除A项;官渡之战发生在曹操和袁绍之间,故排除B项;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故排除D项。故选C。
8.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人到夷洲,即今天的台湾,促进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9.B
【解析】依据题干的地图中刘备军,曹操军和孙权军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公元208年,曹操率二十余万大军南下,孙权和刘备联军五万人在赤壁相拒。孙刘联军利用曹军远来疲惫、不习水战等弱点,用火攻击败曹操水师,随后水陆并进,大破曹兵,战后,孙权稳固了对江东的统治,刘备则据荆州和益州,初步奠定曹、孙、刘三方鼎立的局面,B项符合题意;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A项不符合题意;CD项的说法不正确;故选B。
10.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双方在官渡进行决战。官渡之战为以后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公元208年,孙权、刘备和曹操进行了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符合题意;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提高了秦国的战斗力,增强了国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A表述正确;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全国统一。B表述正确;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C表述正确。由此分析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11.D
【解析】据材料“西晋时期,手握重兵的地方势力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可知,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就是手握重兵的地方势力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而进行的混战,D项正确;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的“黄巾起义”,排除A项;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排除B项;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战役,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解析】依据材料“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结合所学,南朝汉人穿着带有胡人特色的服装,少数民族贵族穿着汉族服装,体现了中国古代民族交融,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传播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古代商业繁荣,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古代民族交融,不是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由袁绍、曹操等各自割据,到魏、蜀、吴局部统一,再到西晋全国统一,体现了统一趋势不断加强,故B符合题意;示意图一体现是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示意图二体现的是三国鼎立、政权并立,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B
【解析】“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说明匈奴人吸收汉人文化,学习汉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说明汉人在社会生活方面也吸收少数民族的文化,由此可见材料反映了两晋时期民族交融现象,B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两晋时期的民族关系,而非对外交往,A排除;题干的重点不是反映当时社会生活丰富或政治局势动荡,而是反映民族交融,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借鉴吸收,取长补短,CD排除。故选B。
15.D
【解析】从魏晋时期民间以物易物,钱不入市,而北魏孝文帝时期本该在-国运用的货币,仅在京师一带流通,结合所学可知,D项正确;材料中民间以物易物,国家下诏铸造流通的货币无法流通全国,不是“市制的混乱”,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租税制度制约金属货币流通,B项与题意不符;即使战乱时期,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也不会“断绝”,C项说法绝对。
16.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这是大陆和台湾交流的最早记载,因此历史人物与历史事迹相吻合的是B,B项符合题意;A项220年,曹丕建立魏国,排除;C项翻车是三国曹魏马钧发明,排除;D项公元280年,西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结束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排除。故选B。
17.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宗族诸王,赋予他们强大的军政大权,诸王势力日益强大。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造成西晋社会经济严重破坏,人民流离失所,王朝实力消耗殆尽,成为西晋衰落的直接原因,故D符合题意;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秦赵之间的战役,故A不合题意;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故B不合题意;西汉初年七国之乱,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西晋王朝由盛转衰”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得出答案。
18.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江南经济的开发原因的理解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战乱,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北方的生活方式,民族间的关系逐渐融合起来,其中把小麦等的种植方法也带去了南方,这样,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栗米饭等北方食品,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