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1.(2022·天津河东·八年级期末)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土地革命,分田地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2022·天津河东·八年级期末)“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词中的“本军”是指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和新四军 D.解放军
3.(2022·天津河西·八年级期末)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A.上海工人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
B.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D.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4.(2022·天津南开·八年级期末)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场景反映的是( )
A.创建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D.东北军改旗易帜
5.(2022·天津·耀华中学八年级期末)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打倒土豪,分田地”
6.(2022·天津红桥·八年级期末)在一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蒋校长”“周主任”,这源于他们都曾共事于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7.(2022·天津河西·八年级期末)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北伐战争的开始
8.(2022·天津红桥·八年级期末)一个中国军阀的肖像,出现在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上(下图)。肖像下面有两行说明:“GENERAL WU”(吴将军)“Biggest man in China”(中国最强者)“吴将军”就是吴佩孚。但两年之后,“吴将军”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运动 D.北伐战争
9.(2022·天津河西·八年级期末)在北伐战争中,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作为北伐军的主力先锋,他所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美誉,从而成为北伐名将。他是
A.周恩来 B.陈独秀 C.叶挺 D.蒋介石
10.(2022·天津·八年级期末)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事件是( )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B.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事件
C.张学良在东北“改易旗帜” D.“宁汉合流”
11.(2022·天津·八年级期末)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力排众议,率领起义军向湘赣边地区的罗霄山脉进军,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川陕革命根据地
12.(2022·天津河东·八年级期末)民谣亦能证史。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吴起镇会师 B.井冈山会师 C.会宁会师 D.懋功会师
13.(2022·天津滨海新·八年级期末)下列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
A.国民革命运动 B.工农武装割据 C.开辟敌后战场 D.解放战争胜利
14.(2022·天津南开·八年级期末)1997年,在一座纪念馆的落成典礼上,江泽民亲笔写下了“军旗升起的地方”几个大字。这个纪念馆就是( )
A.广州起义纪念馆 B.秋收起义纪念馆
C.南昌起义纪念馆 D.井冈山会师纪念馆
15.(2022·天津·八年级期末)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这次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是(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朱德 D.蒋介石
16.(2022·天津河西·八年级期末)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发端于南昌起义,定型于古田会议。古田会议的主要历史贡献是
A.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B.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明确“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的原则
D.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17.(2022·天津河东·八年级期末)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九三0年五月)》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相结合的表现”不包括
A.武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古田会议 D.工农武装割据
18.(2022·天津红桥·八年级期末)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关键词:“8月1日”“周恩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由此判断该题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三湾改编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八七会议
19.(2022·天津红桥·八年级期末)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陕甘宁边区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20.(2022·天津滨海新·八年级期末)下图所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其中,“五角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八一”二字是为了纪念( )
A.三湾改编 B.遵义会议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21.(2022·天津河西·八年级期末)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这次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2.(2022·天津南开·八年级期末)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下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长征开始 C.遵义会议 D.长征结束
23.(2022·天津河东·八年级期末)如图生动体现了“长征精神”。对其理解不准确的是
A.战胜所有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战胜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C.团结友爱,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D.追求民主科学,斗争到底的爱国主义精神
24.(2022·天津·耀华中学八年级期末)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其精神本质是
A.为人民谋幸福 B.进行战略转移
C.坚持北上抗日 D.挽救中国革命
25.(2022·天津·耀华中学八年级期末)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红军多次失利,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广大干部、战士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广大干部、战士“觉悟到”的这个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26.(2022·天津滨海新·八年级期末)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说,长征的过程“是战胜敌人、赢得胜利、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这里所说“战略目标”是( )
A.巩固政权,冲破“围剿” B.革命转移,北上抗日
C.宣传革命,播撒火种 D.拨乱反正,统一思想
27.(2022·天津河西·八年级期末)1935年,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在于
A.中国革命进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蒋时期
B.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
C.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D.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8.(2022·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十一中学八年级期末)从1921年到2021年,10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探索出中国革命和建设两条正确的道路,带领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独立和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式下的强军目标。”
材料三: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的。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中国2010年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材料五:1937年11月,朱德的家信:“我担负革命工作昼夜奔忙,十余年来艰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苦,决非虚话……我决不能再顾家庭,家庭亦不能再累我革命……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
——据央视大型综艺《信·中国》首期。
(1)材料一中的“大会”是哪次会议?大会的召开有什么伟大意义?
(2)材料二中,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3)材料三中,长征的原因是什么?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对中国革命起到了生死攸关的转折作用?
(4)根据材料四所学知识,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他开创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新的思想……请写出其中最新的那个思想。
(5)根据材料五朱德的家信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你有何感悟?
29.(2022·天津·耀华中学八年级期末)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的革命实践活动,总是在结合国情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阅读时间轴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时间轴上的①反映的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而进行的军事行动。请指出这个军事行动的名称。并分析这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在②这一时期“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为什么走这样的道路?
(3)指出③代表了长征途中的哪次重要会议,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30.(2022·天津河西·八年级期末)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了工运,很快意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在“二七惨案”后认识到的革命策略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和《国民革命歌》,分析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并说明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3)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又失败了?
31.(2022·天津河西·八年级期末)土地革命时期是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从此,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在一次起义欢庆胜利时的讲话
材料二
材料三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哪一事件标志着我们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创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谈谈你理解的长征精神。
参考答案:
1.B
【解析】依据题干“20世纪20年代”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A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国民痛苦”“土匪军阀”“总理遗命”,结合课本所学,1926年国民革命时期进行了北伐战争,其目标是打到列强,除军阀,是在孙中山去世后进行的,所以说是“总理遗命”。国民革命时期进行的是北伐战争,其主力军是国民革命军。B项是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组建的军队;C项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改编的军队;D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共产党的军队。故选A项。
3.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能出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D项正确;上海工人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攻克了敌人的全部据点,占领了上海,取得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胜利,排除A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的转折点,排除B项;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1926年7月,北伐军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南、湖北是主战场。那里有吴佩孚的主力把守,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猛攻武昌,经过激烈战斗,北伐军登上武昌城头,所以B项符合题意;孙中山等创建黄埔军校,A排除;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C排除;张学良东北军改旗易帜,D排除。故选择B。
5.B
【解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打倒列强,除军阀。1924-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共合作后创建的黄埔军校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成为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B项正确;A项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口号,排除;C项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排除C项;D项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浦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因此,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蒋校长”“周主任”,这源于他们都曾共事于黄埔军校。D项正确;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创办于洋务运动期间,与题干无关,排除AB项;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北京大学的前身,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C项正确;中共三大确定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策略,为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大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理论上和策略上的重要准备,与题干“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不符,排除A项;BD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成果,与题干“建立标志”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
8.D
【解析】依据题干吴将军在1924年出现在美国杂志的封面上,两年后即1926年从中国政坛消失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战争初期,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吴佩孚在这里部署了十万部队,经过激战,吴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因此“吴将军”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主要是由于北伐战争。D项正确;二次革命发生在1913年,护国战争是1915年,护法运动始于1917年,排除ABC项。故选D项。
9.C
【解析】在北伐战争中,叶挺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作为北伐军的主力先锋,他所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美誉,从而成为北伐名将。C项正确;周恩来、陈独秀和蒋介石都不是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作为北伐军的主力先锋。排除A、B和D项。故选C项。
10.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28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即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力排众议,率领起义军向湘赣边地区的罗霄山脉进军,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
12.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会师确保了革命的星星火种,乃至后来形成燎原之势,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是长征途中的会师事件,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B
【解析】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的形势,当机立断,向农村进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始;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建立中央政权机关,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仔细观察知识线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实反映的主题是工农武装割据。B符合题意;国民革命运动在1928年之前已经失败,A排除;开辟敌后战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是在1931年开始,C排除;解放战争是在1946年爆发,D排除。故选择B。
14.C
【解析】根据“军旗升起的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97年,在一座纪念馆的落成典礼上,江泽民亲笔写下了“军旗升起的地方”几个大字。这个纪念馆就是南昌起义纪念馆,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与“军旗升起的地方”不符,排除。故此题选择C。
15.B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B项符合题意;蒋介石是国民党,可首先排除。周恩来,朱德是共产党领导人,但不符合史实。故选B。
16.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29年红四军在古田召开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会议在古田召开,因此史称“古田会议”。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B项正确;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排除A项;三湾改编明确“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的原则,排除C项;1946年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谈话时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排除D项。故选B项。
17.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无关,故A符合题意;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工农武装割据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表现,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8.C
【解析】依据题干“8月1日”、“周恩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C项正确;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排除A项;秋收起义是毛泽东于1927年9月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一次武装起义,排除B项;八七会议是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重要会议,排除D项。故选C项。
19.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失败后,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B项正确;ACD都不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格局地,排除;故选B项。
20.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每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俗称“八一”建军节。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带领北伐军三万余人,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于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成立纪念日。C项正确;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排除A项;遵义会议 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排除B项;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发生在1927年9月,排除D项。故选C项。
21.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能出八七会议是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A项正确;党的二大的主要功绩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方向,表明了共产党已经接受了列宁关于殖民地革命的理论,并将这一理论与中国的革命实际初步结合起来,为党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C项;中共七大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与统一,为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
22.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理解正确,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3.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征精神是所有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战胜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是团结友爱,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ABC是正确观点,排除。追求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不是长征精神,D符合题意,故选择D。
24.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长征精神有着异常丰富的内涵,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自立地解决问题,高扬革命理想主义,坚守自强不息精神,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等内容.在长征过程中锻造出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定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长征精神的本质就是让劳苦大众摆脱剥削和压迫,求生存获解放,故A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A。
25.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信息“广大干部、战士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分析可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或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所以广大干部、战士“觉悟到”的这个问题是在遵义会议上解决的。1935年1月,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机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21年,B项发生在1927年,C项发生在1929年。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6.B
【解析】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B项正确;巩固政权不是长征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宣传革命不是长征的目的,排除C项;拨乱反正,统一思想不是红军长征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
27.D
【解析】根据材料“1935年,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可得出遵义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项正确;1927年,中国革命进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蒋时期,排除A项;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排除B项;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C项。故选D项。
28.(1)①中共一大
②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①南昌起义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②遵义会议
(4)①邓小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忧国忧民……
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写2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会议:据材料“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最高纲领。
意义:据所学可从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等方面回答。
(2)事件:据所学可知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
道路:据所学可知,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原因:据所学可知,长征的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会议:据所学可知,长征途中召开了著名的 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起到了生死攸关的转折作用。
(4)人物:据所学可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
道路: 据所学可知,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最新思想:据所学可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据材料“我担负革命工作昼夜奔忙,十余年来艰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苦,决非虚话”并结合所学可知可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忧国忧民。
感悟:据所学可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方面回答。
29.(1)北伐战争;为了消灭北洋军阀,统一全国。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汲取南昌起义等失败教训,是我国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的国情决定的,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实践。
(3)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解析】(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26年国共两党展开了北伐战争;这次国共合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灭北洋军阀,统一全国。
(2)根据“1927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时期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之所以走这条道路主要是汲取南昌起义等失败教训,是我国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的国情决定的,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实践。
(3)根据“1935年1月”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是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0.(1)策略: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革命同盟。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大力支持,使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果。
(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制造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革命任务未能完成,社会性质未能改变。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可得出革命策略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革命同盟。
(2)
目的:根据材料二可得出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关系: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工农运动是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工农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大力支持,使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果。
(3)
根据所学知识可能出原因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制造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革命任务未能完成,社会性质未能改变。
31.(1)标志:南昌起义。
(2)标志:1927年,毛泽东率领部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过程: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巩固、扩大;红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3)原因: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精神:爱国主义、革命理想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等。
【解析】(1)
根据材料一“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可得出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
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能出1927年,毛泽东率领部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可能出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巩固、扩大;红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3)
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能出红军长征的原因是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可能出长征精神是爱国主义、革命理想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