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一、启发谈话
北京西郊的圆明园,被誉为世界
文化艺术的杰作和宝库。里面汇聚了各种建筑、各朝历史文物和各种奇珍异宝。然而这一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却在1860年遭到了英法联军的焚烧。下面我们就走进圆明园,去感受一下
它昔日的辉煌。
二、出示课题
圆明园的毁灭
1、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
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毁灭的。
(2)英法联军是怎么毁灭圆明园的?
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通通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最后他们还在园内放火焚烧。
(3)英法联军为什么要闯进圆明园抢东西?(要毁灭圆明园)
答:因为圆明园内有许许多多的奇珍异宝,英法联军很是眼红,想把这些奇珍异宝霸为己有,加之当时的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所以英法联军便闯进圆明园抢东西。
三、学习课文
1、我会认。
lóng
珑(玲珑 小巧玲珑)
tī
剔(剔除 玲珑剔透)
lán
澜(波澜 安澜园)
jìn
烬(灰烬 余烬)
2、我会读。
损失 殿堂 瑶台 境界 宏伟
l ng qǐ
笼罩 绮春园 破坏 销毁
奉命 建筑 博物馆 艺术馆
liáng
不可估量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青铜礼器
3、理解词语。
损失 环绕 象征 仿照
建造 仿佛 境界 精华
亏损
围绕
标志
模仿
修建
好像
境地
精髓
4、理清课文思路。
(1)课文结构严谨,可以分为三个
部分,你觉得是哪三个部分?每个
部分只要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 )
1
概括阐明圆明园的
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2-4
具体介绍圆明园的
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文物,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5
介绍了圆明园
毁灭的经过。
5、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不可估量”这个词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
答:“不可估量”这个词语出现了两次。
“不可估量”重复出现,强调
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6、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说一说、画一画圆明园的布局。
(2)理解词语“众星拱月”。
众星拱月:
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
人,或许多个体拥戴者一个核心。在文中指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的四周。
“众星拱月”中的“星”指的是什么?“月”指的又是什么?
其他小园
圆明园
圆明园又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
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3)下面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
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
比喻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圆明园的重要地位。
(4)圆明园中有些什么?找出句子
画上波浪线。
a.学生找句子。
b.师生对读。
c.男女生对读。
d.教师播放画面,学生欣赏。
(5)此段描写,作者采用了什么
表达的方式?有何作用?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排比
答:这个句子用排比的表达方式,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圆明园中的主要景物富丽与朴素,热闹与宁静完美结合的特点。
(6)下面这个句子在文中起什么
作用?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承上启下
(7)第4自然段的结构是什么?
第4自然段的结构是总-分-总。
7、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哪些词语再现了英法联军的野蛮?哪些词语表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从这些词语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英法联军的野蛮和贪婪。更加激起我们对其罪恶行径的憎恨之情,增强我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2)文章的结尾和开头有什么
关系?
文章的结尾和开头有首尾呼应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3、教师寄语。
我们昔日的圆明园是多么的金碧辉煌呀!可是一把大火却让它化为灰烬。这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贫穷就要受气,落后就要挨打。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受气,不挨打,我们一定要砥砺前行,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