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8 15:3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学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能够利用时间轴描述隋唐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情况和重要史事。
2、(家国情怀)掌握唐时期与周边少数民族交融的方式、意义,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观念;
3、(唯物史观、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政权的更迭以及隋唐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认识到国家统一对多民族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唐朝的民族政策、唐朝繁荣的表现、原因。
难点: 唐朝繁荣、民族交融、繁荣盛世的启示
三课前预习
1.“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在____称帝,建立唐朝。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唐朝统一全国。
(2)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____,戒奢从简。
(3)在政治上,____,虚怀纳谏。
(4)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少有的____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2.隋朝的统一
(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____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灭____,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3.唐与吐蕃
(1)文成公主入藏
①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____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
②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____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
③唐蕃和亲,促进了____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2)唐蕃会盟
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____。
4.隋朝的建设
广设仓库 在____、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供应朝廷粮食、物资,建设用于备水旱赈济的义仓
兴建____城 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开通____ 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5.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选必1)
(1)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________控制地方选人权。
(2)开始:220年,魏王________推行九品中正制。
(3)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________,由吏部授官。
(4)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________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5)影响:将________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科举制
(1)背景:南北朝以来,________地主势力上升。
(2)创立
①隋朝建立后,开始采用________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建________,科举制度形成。
(3)发展
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________为主。
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________。
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4)特点:________选拔人才。
(5)内容:分为制举和________。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6)影响: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________,加强了中央集权。
6.五代十国
(1)“五代”
①907年,____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
②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____、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
(2)“十国”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____,称为“十国”。
(3)后周为统一奠定基础
在五代十国后期,后周____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后周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知识拓展】
安史之乱与七国之乱
(1)安史之乱和七国之乱都是发生在大一统朝代中期的动荡事件,有很多相似性,都是地方叛乱,最后也都被平定。
(2)不同的是,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国力急剧下降,更加分崩离析;汉朝却在七国之乱后继续削藩,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国家大一统,而且国力蒸蒸日上。
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
(1)唐玄宗后期,宦官逐步参政。唐肃宗即位,宦官李辅国因拥立有功,参与机要,统领禁军,任免宰相。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国策的制定,朝臣、节度使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都由他们把持。唐朝后期的宦官专权远甚于东汉。
(2)唐朝后期,朝廷的高官相互结成朋党,排斥异己,出现了朋党之争。
(3)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唐朝统治力量,促使唐朝衰落。
四自我检测
1.唐朝时期,分布于各地的“行”是手工业、商业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如表是有关唐朝时期“行”的部分史料。据此可知当时( )
史料 来源
长安“(东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长安志.卷八.次南东市》
洛阳“唐之南市,隋曰丰都市,东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 《唐两京城坊考》
唐玄宗时期,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中有大量的以经营商品为名的行会,如绢行、布行、米行生铁行、肉行、油行、果子行.靴行等 《房山石经题记汇编》
西州(今吐鲁番东南)的市场物价表中,有六个专营行名,即果子行、米面行菜子行、帛练行、彩帛行、铛釜行 大谷吐鲁番文书资料
A.商品经济获得发展 B.民族交融盛况空前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国内市场繁荣稳定
2.《哥舒歌》在唐玄宗天宝末年的西北边境地区十分流行,其歌词为“北斗七星高,哥舒(即哥舒翰,时任河西节度使)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哥舒歌》可以印证军镇的设置( )
A.造成内重外轻的局面 B.引发安史之乱
C.利于边疆地区的防务 D.导致藩镇割据
3.《通典》记载唐玄宗“天宝八年(749),通计天下仓粮屯收并和籴等见数,凡一亿九千六百六万二千二百二十石”。有学者认为,唐朝此阶段的实际人口数字在7800万左右,人均粮储2.5石,足够当时全国人吃上4个月,据此可知( )
①农业经济繁荣 ②政府重视粮食储备
③两税法实施的效果显著 ④政府开始成为社会救济主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唐德宗在位期间(779—805),方镇取代了州的地位,拥有实际上的一级行政区的职权,如表从侧面反映了唐德宗时期( )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中央与地方钱税和粮税分配表
项目 收入总额 支出总额
中央提成额 地方留成额
钱税 3139.8万贯 1089.8万贯 2050万贯
粮税 1615.7万贯 215.7万贯 1400万贯
合计 4755.5万贯 1305.5万贯 3450万贯
A.赋税制度根本变革 B.白银成为法定货币
C.藩镇势力日渐增强 D.经济重心加速南移
5.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北宋时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
C.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D.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6.唐太宗年间,上层社会开始流行女扮男装。有学者认为这与唐朝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有关。也有学者指出,隋和唐初统治阶层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进而提出这一现象是粟特人随着唐朝开拓疆域大批入境所致。这反映了( )
A.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解释 B.史观不同引发学术争论
C.前学者解释优于后学者 D.史实拓展推动史论深化
7.如图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兽首玛瑙杯。其上口近似圆形,兽首上有两只弯曲的羚羊角,兽首的面部却像牛,兽首的口鼻部装有笼头状的金帽盖,能够卸下,造型和使用方法上与罗马时期青铜雕像中的来通杯一脉相承。该兽首玛瑙杯( )
A.反映出唐代玉器制作技术领先于世界
B.印证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表明当时社会习俗影响了手工业发展
D.体现出官营手工业技术已经享誉世界
8.唐代卢纶在《塞下曲》中描写到:“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诗作反映出( )
A.对外交往密切 B.市镇经济繁荣 C.社会风气开放 D.民族关系融洽
9.唐代,江淮之米经由运河运输,承载着帝国的生命之源,是长安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品之一,且其中的吴兴米是朝廷贵族的专享美食。史载:“吴兴米,炊之甑香……貌国夫人厨吏邓连,以此米捣为透花糍,以豆洗皮作灵沙臛,以供翠鸳堂。"这说明当时( )
A.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C.关中地区经济严重衰退 D.交通运输深刻影响社会生活
10.唐朝后期,各路节度使或新列税捐,或截取户部钱财,然后把所得的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三进献给皇帝,称为“羡余”,实际上就是皇帝向节度使的索贿,这成为中央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 )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中央财政的窘境
C.藩镇实力的削弱 D.赋税制度的变革
参考答案:
三课前预习
1. 长安 劝课农桑 知人善任 开明政治
2. 杨坚 陈
3. 松赞干布 手工艺品 汉藏 纷争
4. 长安 洛阳 大运河
5. 豪强大族 曹丕 士人 西晋 选官权 寒门庶族 分科考试 进士科 明经两科 殿试 分科考试 常举 文化素质
6. 朱温 后唐 北汉 世宗柴荣
四自我检测
1.A
2.C
3.A
4.C
5.D
6.D
7.B
8.D
9.D
10.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