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浩瀚的大气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一学期(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浩瀚的大气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一学期(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06 20:3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浩瀚的大气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一学期
一、单选题
1.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保护气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2.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A.酒精 B.铜 C.食盐 D.水
3.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 的是
A.氯化铁 FeCl2 B.碳酸钙 CaCO3 C.氧化铝 Al2O3 D.氯化钠 NaCl
4.小明在学习了《微粒的模型和符号》后,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有如下理解,其中解释正确的是(  )
A.2Na+:2个钠原子
B.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C.O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2CO:2个一氧化碳分子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氧气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 B.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食品保护气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可用于制航标灯 D.二氧化硫有毒,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6.2013年3月23日,全球7000多座城市参与了“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十亿人用行动共同践行了低碳环保的理念,以下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H  ②Fe  ③2Fe2+  ④H2O  ⑤KCl
A.③表示2个铁离子 B.能表示物质组成的有①、②、④、⑤
C.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 D.④表示H2O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
8.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氧化汞分子是该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9.在反应 中,28g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C。若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则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7:8
B.8:7
C.7:24
D.24:7
10.下列关于现象:2H2+O22H2O的读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水
B.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C.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D.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B.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D.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12.下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为氧化物 B.丁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C.转化①为化合反应 D.转化②中丙和H2O分子个数之比为1∶1
13.“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8gN2含1mol氮
B.1molO2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
C.1molCO2含有3mol原子
D.H2O的摩尔质量是18
14.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C2H4 B.CH4O C.CH4 D.C2H4O
15.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卓越贡献。下图是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
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C.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41 g
D.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2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表示______,Y表示______
(2)当X=12时,Y=______;
(3)当X=17时,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Y=______。
(4)当Y=1时,该粒子易______电子,变成带______电荷的______。
17.用化学符号填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个水分子______;氦气______; 价的磷形成的氧化物______;氢氧根离子______。
18.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1是碘离子(I-)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x=_______;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周期。
(2)碘离子和图2中C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3)图2表示的粒子中,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序号)
19.如图表示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1)反应①有利于维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基本稳定,绿色植物实现转化①的过程发生了_________。(填标号)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燃烧反应
(2)若反应③是分解反应,从物质的组成上分析,X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3)若X是氯酸钾,则反应③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0.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符号或名称,注意格式规范。
(1)2个氧分子_________;
(2)NH4+的名称是______;
(3)3个铜原子_________;
(4)4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
(5)5H2O_______;
(6)标出K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三、实验题
21.为做好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活动和评价,某班级师生讨论并确定如下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1.是否根据实验条件选择实验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
2.是否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活动,并善于与同学合作
3.是否规范取用药品,节约药品,保持实验台整洁
4.是否客观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并交流实验成果
5.是否体验到实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你是某小组成员,参与完成下列实验活动。
(1)选择实验方案。实验室可提供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案。
A.加热高锰酸钾
B.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
C.催化分解过氧化氢
你所选方案对应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
小组讨论决定选用A方案。
(2)进行实验活动。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完成如下任务
①同学甲负责选择组装制取气体装置的仪器。她选择了铁架台、带有导管的橡胶塞、水槽、试管,还应根据下图所提供的仪器,选择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同学乙负责取用药品。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用纸槽小心地把高锰酸钾粉末送至试管_______(填“中部”或“底部”)后直立试管,抽出纸槽。
③同学丙负责组装仪器。他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组装制取装置,固定试管时注意到试管口应略_______。
④你负责排水法收集氧气。开始收集的时机是_______。收集到两瓶气体,均呈红色。
⑤实验结束,待试管冷却,将残余物倒入指定容器,用_______(填仪器名称)洗涤试管;整理实验台,报告老师后离开实验室。
(3)评价与反思。小组同学都认为体验到了实验活动的乐趣,但因实验过程存在不足,同意本次活动表现评价为“有待改进”。针对存在的不足,你提出的一条实验改进意见是_______。
22.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
(4)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再添加药品。
(5)某同学用较浓的盐酸制取氢气,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氢气,则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字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A
4.D
5.C
6.A
7.C
8.A
9.A
10.B
11.C
12.D
13.C
14.B
15.B
16. (1) 核电荷数 最外层电子数 (2) 2 8 失去 (3) 正 阳离子
17.(1) Al 2H2O He (2) P2O5 OH-
18.(1) 18 五 (2) NaI E
19. (1) B (2)氧
20.(1) 2O2 铵根离子 (2) 3Cu 4CO32- (3) 五个水分子
21.(1)酒精灯 集气瓶(两空可互换顺序) 底部 向下倾斜 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 试管刷
(2)装入药品后,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22.(1) 长颈漏斗 (2) AC或AD (3) 气密性 BF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