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燃料与燃烧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4燃料与燃烧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06 20:4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4燃料与燃烧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
一、单选题
1.防火安全重于泰山,每个公民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很有必要。下列有关灭火措施处理不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进行灭火
C.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
D.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2.“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多用一次性木筷 B.教科书循环使用
C.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 D.使用布袋购物
3.2020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4.“钻木取火”是古人点燃木柴的一种方法,关于这种引火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钻出的木屑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
②钻出的木屑比原木材着火点低
③钻的目的是升高木柴的着火点
④钻的目的是升温达到木柴的着火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5.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
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
C.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6.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7.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
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
8.关于下列装置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甲装置制取氧气 B.用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C.用丙装置收集氢气 D. 用丁装置收集氧气
9.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
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0.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CO 具有还原性,CO可用于冶炼金属
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11.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12.区分一瓶空气和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可行的方法是
①闻气味
②看颜色
③分别倒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④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⑤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A.③④⑤ B.③④ C.①②③⑤ D.全部
13.下列四个探究实例:①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③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已知气体X、Y为CO2和N2(密度比空气小)中的一种,纸花用石蕊溶液浸泡后晾干制成,实验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根导管通入气体时另一根导管为出气状态。具体操作为
Ⅰ.往左端通入气体X,观察现象
Ⅱ.往右端通入气体Y,观察现象
Ⅲ.打开活塞往纸花上滴加适量水后关闭活塞,观察现象;
Ⅳ.往左端通入气体X,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X为CO2,Y为N2
②只有操作Ⅳ纸花才变红;
③此实验也可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④操作顺序调整为Ⅰ、Ⅲ、Ⅱ、Ⅳ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下图为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物质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B.物质②中阳离子符号为Ca+2
C.物质③由2种元素组成
D.物质①和⑤发生反应转化为④的现象为:
二、填空题
16.下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干电池中含有较多的碳粉和石墨,依据碳元素组成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石墨具有导电性
B.碳纳米管是化合物
C.金刚石与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冬天用木炭烤火容易产生____(填化学式)使人中毒。
17.一氧化碳在工业上有重要作用。
(1)作燃料: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
(2)作还原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现象_____。
18.2011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到持续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各地采取措施积极抗旱。请回单下列问题:
(1)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
(2)有些村民往盛有浑浊河水中加明矾和漂白粉,然后作为生活用水,其中明矾的作用是______,为了除去河水中的臭味和颜色,可以加入______进行吸附。
(3)当地政府采取措施进行人工降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
19.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
(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_____不同。
(2)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的结构。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____。
(4)某有机化合物R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现象是2R+5O24CO2+2H2O,则R的化学式为_____。
20.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
(2)改正错误后,装置中b处的酒精灯应最先点燃,目的是_______。
(3)A处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三、实验题
21.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C由导管、________和________(填仪器的名称)组成。
(2)实验室用H2O2和MnO2制取O2的现象为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若用KClO3和MnO2制取O2 时,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现象为________。若制得的CO2中混有HCl和H2O,提纯时用NaOH固体除去杂质,你认为这种方法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H2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或________。
22.如图是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图中插入集气瓶内的四朵纸花是用石蕊浸泡过的干花)
(1)为保证实验成功,必须将盛放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其原因是____。实验①②的目的是_______。
(2)请描述出集气瓶中③④两处的实验现象___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C
6.A
7.A
8.C
9.B
10.D
11.A
12.B
13.C
14.A
15.B
16. (1) B (2) CO
17. 略
18.(1) 肥皂水 (2) 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沉降 (3) 活性炭 干冰
19.(1) 排列方式 疏松多孔 (2)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3) C2H2
20.(1) B中短管进气错误 (2) 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21. (1) 集气瓶 水槽 (2) B A 不可行 (3)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C D
22. (1)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证明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2) 3中干燥的石蕊纸花不变色,4中湿润的石蕊纸花变红色。 (3)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