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50分值)(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50分值)(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07 11:1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本试卷总分50分)
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鸟身体的表面有   、有   ,多数善于   
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身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等。
________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
_______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
昆虫是世界上最_______的动物,身体明显分为头、_____、______三部分。
野生动物生存受威胁的等级划分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稀有。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ⅹ”(共10分,每小题1分)
( )7.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都是鱼类。
( )8.蝙蝠有翅膀,属于鸟类。
( )9.蜘蛛和蝴蝶的身体都分为三个部分。
( )10.摸摸自己的后背,能发现人也是有脊柱的。
( )11.鹰和鸵鸟都属于鸟类,它们的外形没有任何不同。
( )12.人类的捕猎活动会对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
( )13.鸟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
( )14.根据身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柱,科学
家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 )15.白头叶猴分布在广西南部植被繁茂的地区。
( )16.野生动物往往携带病菌,因此不能食用。
三、选择题(注意:将正确答案在题后答题卡相应位置涂黑,切勿在括号里选填,共10分,每小题1分)
17.鸟的运动方式不包括(  )
A.飞行 B.行走 C.爬行
18.蜻蜓属于______类动物。
A.鸟 B.哺乳 C.昆虫
19.下列不属于我国的珍稀动物的是(  )
A.大熊猫 B.菜粉蝶 C.中华鲟
20.1994 年考察发现,普氏原羚的数量已不足( )
A. 300 只 B.200只 C.500只
21.下列关于动物的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
砍伐森林不会破坏动物的家园。 B.有些动物的数量较多,不需要保护。 C.大肆捕杀动物会破坏生态环境。
22.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方?(  )
A.贵州、云南 B.四川、贵州 C.四川、甘肃、陕西
23.下列动物中,体内没有脊柱的是(  )
A.蛇 B.蚯蚓 C.兔
24.下列选项中的动物,都属于鸟类的一组是(  )
A.蜻蜓、大雁、乌鸦 B.猫头鹰、喜鹊、鸽子
C.鹅、丹顶鹤、蚕蛾
25.下列动物中,身体内有脊椎的是(  )
A.毛毛虫 B.金鱼 C.蚂蚁
26.( )是鸟类特有的,有护体、保温、辅助飞翔等功能。
A.四肢 B.尾巴 C.羽毛
选择题答题处:
在下面各题的备选答案 A、B、C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在相应位置用2B铅笔涂黑17 [ A ] [ B ] [ C ] 18[ A ] [ B ] [ C ] 19 [ A ] [ B ] [ C ] 20 [ A ] [ B ] [ C ] 21 [ A ] [ B ] [ C ] 22 [ A ] [ B ] [ C ] 23 [ A ] [ B ] [ C ] 24 [ A ] [ B ] [ C ] 25 [ A ] [ B ] [ C ] 26 [ A ] [ B ] [ C ]
四、综合解答题(共16分)
1、梅花鹿、绵羊、猫、兔有哪些共同特征?(5分)
2、对白暨豚生存造成威胁的因素主要有哪些?(5分)
3.为保护普氏原羚,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参考答案:
填空题
羽毛、 翅膀、飞行 2.外部形态、 内部结构、 胚胎发育
大熊猫 4.哺乳  5.繁盛 胸、腹 6.极危、濒危、易危
判断题
× 8.× 9.×10.√ 11.× 12.√ 13.√ 14.√ 15.√ 16.√
选择题
17.C 18.C 19.B 20.A 21.C 22.C 23.B 24.B 25.B 26.C
四、综合解答题
1.绵羊、梅花鹿、猫和兔的身体表面都有毛;它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都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脑较大且发达;胎生,乳汁喂养后代。
2.首先,围湖造田、修筑大坝切断了白暨豚的洄游路线,导致它们食物匮乏。其次,白暨豚生活在繁忙的水运河道中,常因意外致死,罪魁祸首有高速运转的船桨、水下施工和使用非法渔具等。水污染也对白暨豚的生存构成威胁。
3.为保护普氏原羚,青海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对病残普氏原羚展开救助,并向周边农牧民宣讲保护普氏原羚的重
要性。此外,拆除了保护区内带刺的围栏,降低了围栏的高度,并修建过路通道,以扩大普氏原羚觅食与活动的区域,使不同区域的普氏原羚能相互接触,提高繁殖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