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曾、蒙”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锋、昨”等9个生字,积累“泥泞、年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有问有答的特点。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能基本说清词语的意思,并借助词语想象画面,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需要帮助,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深层含义。
3.通过朗读理解什么是雷锋的足迹,体会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1.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并能基本说清词语的意思。
2.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需要帮助,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
1.诗歌“语疏而意远”,理解文中最后一句的意思及“雷锋叔叔”的含义。
2.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准备】
PPT、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2个生字,理解“泥泞”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出问答的语气。
3.学习第一、二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初步感受雷锋助人为乐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识雷锋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吗?在大山的深处,有热情的泉水娃娃为大自然和人们做许多好事。有一位叔叔,他也热情地帮助着身边的人们,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2.是呀,他就是──雷锋。(板书:雷锋叔叔)正音,指导“锋”是后鼻音。
3.简介雷锋:
雷锋是湖南人,家就在长沙望城,他从七岁开始成为一个孤儿,直到十岁,在村支书的帮助下才免费进入学校读书,他的原名叫雷正兴,十八岁的时候才改名为雷锋,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雷锋因公殉职,毛主席得知消息后,为雷锋题词,并确立每年的3月5日为“学习雷锋纪念日”,雷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的榜样。他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他的一生都在帮助别人,他不求回报。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虽然现在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的心里。我们为了纪念他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习雷锋纪念日。
雷锋叔叔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大家都很想念他,都想找到他。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五课。(板书:你在哪里)。
4.齐读课题,指导朗读。
这个课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有点区别,你们发现了吗?这是一句问句,请小朋友们试试,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初读课文,感悟表达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雷锋叔叔到过那里?他在那里做了什么好事?边想边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
3.反馈: 板书:长长的小溪 抱着迷路的孩子
弯弯的小路 背着年迈的大娘
4.儿歌的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迷路的孩子?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年迈的大娘?交流。
5.请选择最喜欢的一部分,用上喜欢的方式自己读一读吧。(发现第1和第3小节,第2和第4小节的共同点,感受问答的语气)
三、学习一、二节,感悟雷锋精神
1.过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让我们先沿着长长的小溪去寻找吧!读诗歌第2小节,找一找雷锋叔叔的动作:
(1)学生默读圈画。
(2)交流反馈,随机交流“抱着、冒着”
(3)抱着:请学生做一做抱着小孩的动作。
(4)冒着:出现古文字“冒”,古今对照,发现上面部分表示头上戴着的帽子
两横不沾边。下面的“目”代表人头。学生书写“冒”。文中的“冒着”是指
不怕被雨淋湿,仍然淋着雨向前走。
2.抽生读第一段,教师以评导读,体会“寻找”时急切的心情。重点指导好第二个“你在哪里”,语气更为强烈。
3.品读、感悟第二段,想动作,说画面:
(1)教师范读第二段,学生聆听教师是怎么有感情地朗读的。
(2)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提问:雷锋叔叔曾在哪里?出示“泥泞”,引导推测词语的意思,引导关注“蒙蒙的细雨”、“路上的脚窝”等细节,联系上下文推测;也可以“泥”的意思以及“泞”字三点水进行推测。
(4)出示泥泞的小路图片,引导回想自己走在泥泞的路上的经历,想象雷锋妈妈抱着孩子走在泥泞路上的情景。
(5)触摸雷锋的心灵:再想象,雷锋这样做,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通过学生的想象和点评,体会雷锋叔叔“心中有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引导学生边感受边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雨水多,脚步重,抱孩子走路不易。
4.师生合作读第一、二小节,升华情感。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学写“锋、昨”
(1)出示2个字,发现结构的异同点。这两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特点。
(2)教师范写,强调关键笔画。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
五、布置作业
1.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2.给爸爸妈妈用自己的话讲讲雷锋送迷路小孩回家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会写“冒、留”等8个生字,理解“荆棘、年迈”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出问答的语气。根据句子,想象画面,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需要帮助,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深层含义。
3.通过朗读理解什么是雷锋的足迹,体会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再现雷锋
1.认读词语。
2.读读记记:弯弯的小路 蒙蒙的细雨 长长的小溪 晶莹的露珠 温暖的春风
谁发现了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想想它们的意思,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雷锋有哪些了解?
二、迁移方法,想象画面
1.同桌合作,活用方法。同学们,让我们顺着弯弯的小路,再次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请用“抓动作,想画面”的方法,同桌合作学习第4小节。
2.交流成果。
(1)交流动词:背着、踏着、洒下。(读好多音字“背”,读好“着”字轻声)
雷锋叔叔洒下汗滴,我们还可以说——洒下( )。
(2)读诗句,添动作。雷锋叔叔背大娘时还会有哪些动作呢
(3)扣动作,想画面。学生讲述文中第二个雷锋故事“踏荆棘背大娘”。
a(屏幕出示图片)理解荆棘。你能谈一谈你的感受吗
生体会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弯弯的小路上,刺人的荆棘可能划伤他的鞋和脚,所以肯定很不好走,很辛苦,走一会儿,雷锋叔叔就可能汗流浃背,因此花瓣上留下了他像露珠一样晶莹的汗滴。
b生朗读,体会雷锋的辛苦。
c为什么雷锋叔叔要对一位陌生的老大娘付出这么多
生体会雷锋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齐读。
(4)赞美雷锋,丰满形象。此时此刻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
三、听说故事,丰满雷锋
1.说故事。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走到哪儿,好事做到哪儿。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雷锋叔叔做过哪些好事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好吗?(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听到的、课外找到的故事,适时结合课件。
2.用句式说话。
“我不仅在小溪旁、小路边看到了雷锋叔叔,我还在看到了雷叔叔的身影。”
3.听了雷锋叔叔的故事,此刻,你又有什么话想对雷锋叔叔说呢?用“我又想对雷锋叔叔说: 。”进行说话练习。
四、深悟诗魂,寻找雷锋
1.小朋友们,又到春光明媚的季节,又到三月学雷锋的时候,(学生读第五小节: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了——)找到了什么呢?
——啊,原来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雷锋。
2.请小朋友带上摄像机到大街上、小巷里四处去寻觅,寻找我们身边的雷锋。用“我们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了雷锋。
他正在 ;
他正在 ;
他正在 ;
他正在 。
3.其实,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班里,就有很多小雷锋,他们曾帮助过你或帮助过别人。你能说说他们的故事吗?用上句式:( )是个小雷锋,他曾经( )。
4.难怪作者说:“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小结:谁帮助了有困难的人,谁就是雷锋。
5.感情朗读第五小节。要读出胜利的喜悦,感情迅速升华,尤其要响亮地读出“啊!终于找到了”一句。
五、内化诗情,呼唤雷锋
1.感情朗读。教师引读1、3自然段,学生齐读2、4、5自然段。
2.背诵课文。
3.名句积累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4.总结:今天,我们在朗读和背诵中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今后要沿着雷锋叔叔的足迹,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做一名雷锋式的好少年!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伴随着振奋人心的《学习雷锋好榜样》,让学生感受到帮助别人得到的快乐,以助人为荣,使学习雷锋的观念深入人心。)
六、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回忆三点水旁的写法。
2.观察字形。 “滴”字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洒”不要写成“酒”;“泥”字右下的“匕”应先写撇,再写竖弯钩;“泞”字右边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学生练写(放音乐)。
4.作业超市:
(1)准备“雷锋叔叔知多少”的故事会。
(2)推荐阅读《雷锋的故事》。
【板书设计】
冒着 抱着 泥泞
5.雷锋叔叔,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你在哪里 背着 踏着 荆棘
活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