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立体图形)(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1(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观察物体(立体图形)(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1(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06 21:4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主题 《观察物体(立体图形)》
一、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立体图形)》教科书第69页。例2的编排层次与例1基本相同,只是所观察的物体有所变化,由实物变成了立体图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过的立体几何图形,初步渗透三视图的知识。例3的编排体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在根据一个面的形状猜想几何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逐步由根据直觉进行猜想过渡到有序地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二、学生分析
观察物体(立体图形)这一节课的知识难度不高,大部分孩子的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接触过了,有一定了解。由于一年级孩子学习的自主性不强,面对看似学过的知识,他们更难集中注意去重新学习,因此要在课堂中不断去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加入学习中。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能够正确辨认从立体图形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2.经历解决问题的三步骤,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一步积累问题解决经验,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2.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囗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囗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囗移动学习 囗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首先,在导入课题时,借用多媒体播的动画播放功能,播放上面照,侧面照,正面照,让学生猜(熊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课堂参与感。接着,出示熊二说的话: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使用多媒体图片播放功能,将生活中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图片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能力,同时体会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后播放视频,进一步验证看到一个面的是正方形,长方形和圆柱。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课前:猜一猜 播放照片 采用抢答方式猜谜 通过图片,吸引孩子注意力
观察体验,理解运用 1、独立观察长方体 ①课件出示例2,提出问题:小英、小强和小刚正在观察长方体,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②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合作观察正方体、圆柱、球和长方体。 ①小组活动:将正方体、圆柱、球和长方体摆放在桌子中间,组内同学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 ②学生汇报: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 3、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正方体、圆柱、球和长方体,你们又发现什么? 对于猜对谜底的鼓掌,进行自我肯定。 通过观察,交流,讨论,最终汇报发现结果。 学生小结。 利用情境模拟图,读懂图中人物与被观察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明确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状。可让学生分别扮演图中的人物,通过“看图——找位置”和“看图——想形状”两个层次的活动,唤醒学生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的表象,将图中人物与所看到的形状对应起来,从而顺利进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并作出正确判断。
解决问题,提升思维 (一)问题挑战 看来咱们班的孩子都特别善于观察,现在熊二在观察中遇到了一个问题,大家愿意来帮帮它吗?(出示熊二说的话: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例3 1、确定条件:我们知道了什么? ①一个面是正方形。 ②是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什么? 2、合作探究:可能是什么? 同桌讨论,猜测 3、尝试解决:猜得对不对? 学生汇报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还可能是长方体,说理由。 (预设:若没有学生回答出是圆柱,师结合课件进行演示。) 4、拓展:(出示一个圆):我看到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圆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1学生拿出纸笔,每出现一张图,就写出这张图的两种时间的表示。 2学生交流,并汇报。 通过视频的播放,帮助学生实现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梳理建构,细化积累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观察的?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汇报收获。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教师应重视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以小强为例。可以让学生站在小强的位置看一看,先用手摸一摸所看到的面,说一说是什么图形,接着用手沿着图形的四周画一画,想一想画出来是什么样子的。在此基础上用纸盖住这个面,沿着面的四周按压出图形的轮廓,用笔沿轮廓线描画出所看到的图形,并比较画出的图形与看到的图形是否相同。学生所看到圆柱侧面的形状图和球的各个面的形状图是学习的难点,学生让感受到:“从各个位置观察球,所看到的球的形状一样;从侧面观察圆柱,所观察到的形状一样”。重视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例3应让学生说明自己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根据直觉猜想;也可以将所学过的几何体逐一分析,用排除的方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