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8 15:0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三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评分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33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èng xià lí kāi huǒ chái gào sù lǚ xíng
kě lián jiù mìng xiāo huà liú lèi wèi kǒu
2.查字典填空。(7分)
“橱”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意思  ,能组成词语   、   。
3.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上表示声音的词语。(6分)
(1)手推车跑起来的时候,骨头会   (AABB式)地响。
(2)蜜蜂在花丛间   (拟声叠词)地飞个不停,虫子也跟着   (拟声叠词)地伴奏。
(3)树叶向着农夫   (拟声叠词)地拂动起来。
(4)小胖的肚子饿得   (ABAB式)直响。
(5)   (ABB式)的大雨从天而降,发出巨大的声音。
4.句子练习。(10分)
(1)啊 刺猬 高明 偷枣 真 本事 的(连字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自然难道没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茶很好喝。茶是用名贵的龙井茶叶沏(qī)的。(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伟人。(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第二部分 回顾提升(16分)
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19世纪丹麦著名作家   写的一篇   故事。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结果是  。故事中小女孩一共擦燃了五次火柴:第一次看到了   ,第二次看到了  ,第三次看到圣诞树,第四次看了  ,
第五次在幻象中和奶奶一起飞走了。
2.《在牛肚子里旅行》通过写两只   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吞进   ,在
   “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   危险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
   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
3.除了本单元的几篇童话,我知道的童话还有:叶圣陶的《  》、格林兄弟的《  》以及安徒生的《  》。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31分)
1.课内阅读。(14分)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3分)
温暖 ——( ) 明亮 ——( )  舒服 ——( )
(2)对“终于”一词蕴含意思的表述,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说明小女孩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抽出了一根。
B.说明小女孩冷得实在受不了了,才鼓足勇气抽出一根。
C.说明小女孩为了看到温暖的火炉,毫不犹豫抽出了一根。
(3)画出选文中属于想象的句子。(4分)
(4)选文中,小女孩的现实处境与幻象中的情境形成强烈对比,衬托了小女孩   ,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   。(4分)
2.课外阅读。(17分)
____________
秋天来了,人们忙着秋收。一群小蚂蚁也忙着往洞里搬运食物准备过冬。它们有的滚着圆圆的豆粒,有的抬着大虫子,还有的扛着树叶……大家干得可欢啦!
有一只蚂蚱,它既不搬食物,也不拾树叶,只是懒洋洋地吹着口琴,还自言自语地说:“趁着这大好时光,还不痛痛快快地玩,这群傻瓜在瞎忙什么?”
冬天来了,大雪纷飞。小蚂蚁们在温暖的洞里,一边开着联欢会,一边享用着秋天就准备好的美食,快乐极了!
雪地里,那只吹口琴的蚂蚱捂着空空的肚子,在垂头丧气地走着。它多么渴望有一片树叶落下来呀,哪怕一颗小小的豆粒也好啊!可是,它什么也没有等到,终于倒下了……
(1)给短文加个题目,并把它写在开头的横线上。(3分)
(2)照样子,写词语。(6分)
懒洋洋(ABB式):   、   
自言自语(ABAC式):   、   
痛痛快快(AABB式):   、   
(3)请用波浪线画出写小蚂蚁劳动的句子。(3分)
(4)你认为小蚂蚁是傻瓜吗?你想对蚂蚱说些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 习作交流(30分)
小朋友,学了本院的几篇童话,你一定体会到童话的精彩了吧!你是不是也像常识这自己创作童话故事了呢?请用下面的词语编写一个童话故事,不少于300字。
小蜜蜂 小青蛙 小蚯蚓 啄木鸟 快乐
答案解析部分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1.【答案】剩下;离开;火柴;告诉;旅行;可怜;救命;消化;流泪;胃口
【解析】【分析】要注意以下字的写法:“剩下”的“剩”注意左半边“乘”的写法;“离开”的“离”第九笔是撇折;“火柴”的“柴”上边是“此”;“告诉”的“告”可以以字谜的形式记忆“一口咬掉牛尾巴 ”,“诉”最后一笔是点;“旅行”的“旅”右半边容易写错;“可怜”的“怜”右边是“令”;“救命”的“救”最后一笔点不要丢掉;“流泪”的“流”注意右半边的写法;“胃口”这个词要注意“胃”下边的“月”第一笔是竖。
故答案为:剩下、离开、火柴、告诉、旅行、可怜、救命、消化、流泪、胃口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生字书写情况,要求书写正确工整规范。
2.【答案】C;chu;木;12;一种收藏、放置东西的家具,前面有门;橱柜;衣橱
【解析】【分析】查字典的方法可分为部首查字典和音序查字典。部首查字法先找到部首所在页面,然后再数数除去部首有几画,便可找到相应页码。音序查字法要求学生能准确找到声母对应的大写字母,然后通过音节找到相应页码。“橱”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C,再查音节chu。按部首查字法先查木部,总笔画数16 笔画,再查12画。笔顺:横、竖、撇、点、横、撇、横、竖、横折 、横、点、撇、提、横、竖钩、点。意思一种收藏、放置东西的家具,前面有门,能组成词语:橱柜;衣橱。
故答案为:C;chu;木;12;一种收藏、放置东西的家具,前面有门;橱柜;衣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3. 【答案】(1)吱吱嘎嘎
(2)嗡嗡;吱吱
(3)哗哗哗
(4)咕噜咕噜
(5)哗啦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表示声音的词语也就是拟声词。
(1)根据题干要求是AABB式的拟声词,选择时要注意。结合事物发出的声音来填写象声词。如“骨头”的声音是“吱吱嘎嘎 ”。
(2)根据题干要求是拟声叠词 ,选择时要注意。结合事物发出的声音来填写象声词。如“ 蜜蜂 ”的声音是“ 嗡嗡 ”;“ 虫子 ”的声音是“ 吱吱 ”。
(3)根据题干要求拟声叠词 ,选择时要注意。结合事物发出的声音来填写象声词。如“ 树叶 ”的声音是“ 哗哗哗 ”。
(4)根据题干要求是ABAB式的拟声词,选择时要注意。结合事物发出的声音来填写象声词。如“ 肚子饿得”的声音是“ 咕噜咕噜 ”。
(5)根据题干要求是ABB式的拟声词,选择时要注意。结合事物发出的声音来填写象声词。如“ 大雨 ”的声音是“哗啦啦 ”。
故答案为:(1) 吱吱嘎嘎
(2) 嗡嗡 ;吱吱
(3) 哗哗哗
(4) 咕噜咕噜
(5) 哗啦啦
【点评】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 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声音的呢?然后想一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
4.【答案】(1)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
(2)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3)小鸟在枝头高兴地唱歌。
(4)因为茶是用名贵的龙井茶叶沏的,所以很好喝。
(5)教育家孔子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伟人。
【解析】【分析】(1)句子是由词或词组组成,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比如:谁是什么。谁怎么样。谁干什么等。在某处有某物。要把句子说通顺,合情理,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句尾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句子的语气,疑问句句尾一般用问号,陈述句句尾一般用句号。如: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
(2)①问号改为句号;②删掉疑问词“难道…吗”。③否定“没有”改为肯定“有”。
(3)把“小鸟”当作人来描写,即将小鸟赋予人的动作或情感即可。
(4)结合题干可知,前一个分句表示事情发生的原因,后一个分句表示事情的的结果,属于因果关系。所以用“因为……所以…… ”。
(5)原句是属于用词重复的错误,在原来的句子里面,“伟大的”和“伟人”这两个词语是属于重复的现象,因此我们需要把句子当中的“伟人”的“伟”字给删除掉,或者是直接把开头的“伟大的”这三个字删除掉,这样就把病句给修改完成了。
故答案为:(1)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2)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3)小鸟在枝头高兴地唱歌。(4)因为茶是用名贵的龙井茶叶沏的,所以很好喝。(5)教育家孔子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伟人。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连词组句的能力,要把句子说通顺,合情理。平时注意多读,多练。
(2)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4)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5)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第二部分 回顾提升
1.【答案】安徒生;童话;大年夜;街头;小女孩冻死在街头;大火炉;烤鹅;奶奶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故事中小女孩一共擦燃了五次火柴”可知,该语段讲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年。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一共擦燃五次火柴,出现了四次幻想。她又冷又饿,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见了温暖的火炉。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见了喷香的烤鹅,擦亮第三根火柴,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擦亮第四根火柴,看到了久违的奶奶。她害怕火柴熄灭,奶奶就会和火炉、烧鹅、圣诞树一样消失不见,就擦亮了一整把火柴,想让奶奶留在自己身边。
故答案为:安徒生;童话;大年夜;街头;小女孩冻死在街头;大火炉;烤鹅;奶奶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作品内容非常熟悉。
2.【答案】小蟋蟀;牛肚子里;牛肚子里;逃脱;四个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小蟋蟀、牛肚子里、牛肚子里、逃脱、四个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答案】《稻草人》;《灰姑娘》;《丑小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联系平时的积累可知答案。童话还有很多,如: 叶圣陶的 《稻草人》 、格林兄弟的《灰姑娘》、《森林里的三个小仙人》 ,以及安徒生的 《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
故答案为:《稻草人》;《灰姑娘》;《丑小鸭》
【点评】文学常识在于课外阅读积累。课外阅读是一个知识体验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1.【答案】(1)寒冷;黑暗;难受
(2)C
(3)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4)悲惨的命运;深切同情
【解析】【点评】课文片段的题型既考查了对课文原文的回忆,也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做题的过程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
(1)本题考查了写反义词的能力。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首先要弄清楚原词的意思,再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温暖”的意思是暖和,不暖和就是寒冷,所以,反义词是寒冷。“明亮”的意思是光线充足,光线不充足就是黑暗,所以,反义词是黑暗。“ 舒服 ”的意思是轻松舒畅,不舒服就是难受,所以,反义词是难受。
故答案为:寒冷;黑暗;难受
(2)考查了词语意思的理解。画线的句子中“她终于抽出了一根。”“终于”说明了小女孩抽出火柴是经过内心的挣扎的,她面对的不是一般的寒冷,而是即将来临的死亡,她是带着活下去的渴望抽出这一根火柴的。
故答案为:C
(3)本题考查关键信息的提取。从“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中“觉得自己好像”可知,这句话是小女孩的想象。
故答案为: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4)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课文内容可知,小女孩的现实处境是“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 ;幻想中的情景是“ 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 现实处境与幻象中的情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描写更能衬托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 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
故答案为:悲惨的命运;深切同情
2.【答案】(1)蚂蚁和蚂蚱
(2)绿油油;金灿灿;多才多艺;独来独往;漂漂亮亮;干干净净
(3)它们有的滚着圆圆的豆粒,有的抬着大虫子,还有的扛着树叶……大家干得可欢啦!
(4)不是;不劳动只等着天上掉馅饼,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解析】【点评】(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范围第1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文中讲述的是小蚂蚁和蚂蚱的故事,据此结合主要的故事内容分析作答即可。蚂蚁是辛勤的劳动者,蚂蚁在秋天辛苦的付出,储存冬天的粮食终于在天寒地冻的冬天有东西吃没有被饿死。而蚂蚱因为秋天不出村东西,到了冬天因为没有了食物还没有安身的地方,被活活冻死了。故题目为:蚂蚁和蚂蚱
故答案为:蚂蚁和蚂蚱
(2)①从给出的词语“懒洋洋”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如:凉丝丝、:白茫茫;
②从给出的词语“自言自语”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第三个字是一样的。如:再接再厉
③从给出的词语“淅淅沥沥”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如: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故答案为:绿油油、金灿灿、多才多艺、独来独往、漂漂亮亮、干干净净
(3)由第1自然段可知“一群小蚂蚁也忙着往洞里搬运食物准备过冬。它们有的滚着圆圆的豆粒,有的抬着大虫子,还有的扛着树叶……大家干得可欢啦!”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它们有的滚着圆圆的豆粒,有的抬着大虫子,还有的扛着树叶……大家干得可欢啦!
(4)首先给出观点,再从小蚂蚁为过冬储备事物的行为进行分析作答。小蚂蚁不是傻瓜。示例:亲爱的蚂蚱,你太贪图享乐了,没有为将来做打算。你在需要劳动的时候选择了享受,所以当冬天来临时,你没有了食物。
故答案为:不是;不劳动只等着天上掉馅饼,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第四部分 习作交流
【答案】略
【解析】【分析】编写童话要注意的事项:①编写童话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大胆想象。可以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进入幻想的时空,赋予事物一定的人性,给他们生命,让他们随心所欲的表现。②编写童话要从生活出发,立足现实。童话有一定的虚拟性,但它植根于现实生活,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还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展开合理想象,不能荒诞离谱。③遍写童话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童话的灵魂,有了情节才能吸引人。④编写童话要揭示一定的道理。童话的本质就是借物说理,让人们在读的同时受到教育。
【点评】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