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表内除法(一)复习(第9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表内除法(一)复习(第9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06 22:2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7~58页的复习第1~7题、“思考题”。
1.对除法相关知识的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根据一句口诀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掌握解决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解题方法。
2.使学生能联系平均分实物解释除法算式的含义,进一步了解乘法口诀与除法算式的联系;提高用乘法口诀口算除法的熟练程度,发展口算能力;进一步了解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特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活动和练习,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体会实际生活里的数学内容和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除法含义、口诀求商和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用口诀求商和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课件,口算卡
▍流程一:分组回顾,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对第四单元进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
四人小组,交流: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关键词并板书:平均分,认识除法,口诀求商。
▍流程二:复习除法含义和计算
1.做复习第1题
(1)操作:6根小棒你会怎样平均分呢?
(2)学生操作,同桌交流,指名演示。
(3)学生看图,提问:你可以列几道乘法和几道除法算式?
(4)能联系图说一说2×3,6÷2,6÷3三道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
(5)独立完成图2。
(6)提问:这样的三道算式有什么联系的吗?
(7)说明:一幅图可以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两个乘数就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或者商。
2.做复习第2题
(1)启发:这里的三道算式都可以想哪句口诀?你还能根据乘法口诀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吗?
(2)听老师说口诀,看谁最先想到除法算式,指名回答。
(3)同桌互相出口诀说除法算式。
(4)请学生出题,遇到只能说一道算式的口诀,追问:为什么这句口诀只能说一道除法算式?还有哪几句口诀只能说一道除法算式?
3.做复习第3题
(1)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2)指名回答,抓住错误资源进行评析。
(3)口算时,你有什么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
4.做复习第4题
(1)独立完成。
(2)指名说说24÷6与18是怎么比较的。
(3)选两题与同桌交流一下自己比较的方法。
▍流程三:解决除法的实际问题
过渡:同学们已经能够很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些除法相关的口算,那我们再走进生活,看看能否用活知识,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呢。
1.做复习第5题
(1)观察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请学生板演,说说为什么用除法算。
(3)出示第二个问题。
(4)请学生板演,说说为什么也用除法算。
(5)两个问题为什么都用除法来算呢?
(6)说明:虽然结果不同,但求每行几盆,都把15盆花平均分成几行,所以用除法算。
(7)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8)小结:同样15盆花,平均分的行数少,每行的盆数就多;平均分的行数多,每行的盆数就少。
2.做复习第6题
(1)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2)提问:都抬12个南瓜,哪两人抬的次数少?你是怎样想的?
(3)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4)引导:都抬12个南瓜,男同学每次抬的个数多,抬的次数就少;女同学每次抬的个数少,抬的次数就多。同学们想得对不对呢,那就请你动手算一算,男、女同学分别抬了多少次。
(5)交流算式,追问:为什么都用除法算?
(6)小结:不管是按每几个一份地分,还是按份数平均分成几份,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算。
3.做复习第7题
(1)看图,从图里知道了些什么?
(2)独立完成前两个问题,指名汇报。
(3)讨论:这两题解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
(4)讨论:根据图里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5)提问:能把你们提出的问题分分类吗?怎样的问题要用除法算呢?
4.完成思考题
(1)学生读题,“每人分得的块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2)如果每人分得2块糖,小朋友的人数就是几人?每人分得4块糖呢?
(3)思考、讨论:这堆糖可能有多少呢?有多少个小朋友呢?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4)交流想法。想口诀:五五二十五,可能是25块糖,5个小朋友;或六六三十六,可能是36块糖,6个小朋友。
▍流程四:全课小结
这节复习课你进一步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