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7页的练习七第1~7题、思考题。
1.本节课主要练习用口诀计算乘法式题,并且是以练习6的乘法口诀为主,附带一些以前学过的乘法口诀。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计算技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熟练程度。
2.学会用乘法的含义比较乘法算式的大小,使学生通过计算逐步提高应用口诀口算的能力,能联系乘法含义说明解决乘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趣味游戏、口算比赛、生生互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表达、细致认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学习习惯。
能熟练地用6以内的乘法口诀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正确运用乘法的含义进行练习。
教师:课件、直尺。
学生:铅笔、橡皮、直尺、1~6的数卡、自备本。
▍流程一:引入新课
1.背乘法口诀
(1)谈话:我们已经学习过了1~6的乘法口诀,小朋友你们都会背了吗?
大家一起背一背吧(全班小朋友边拍手边背)
2.对口令
(1)谈话:按顺序你们都会,那么打乱顺序,你们也能快速地背出乘法口诀吗?
对口令:好吧,我们一起来对口令。(师的速度可以渐渐地由慢变快,全班一边拍手一边对口令。)
四六( )、五五( )、( )三十六、( )六十二、( )五十五、二三( )……(师说前半句,生答后半句;师说后半句,生答前半句。)
(2)同桌小朋友也来试一试,互相对口令吧。
3.你们背得真好,今天,就让我们用这些乘法口诀去解决一些问题,好吗?[板书课题:练习七(1)]
▍流程二:新课教授
1.完成练习七第2题:闯关游戏
(1)谈话: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想进入神奇的数学宫,可是,进入数学宫,都要先穿过三扇魔法大门,仔细看这幅图,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吗?
生观察、回答。
说明:是呀!只要依次算出每个小动物身上的数与4、5、6相乘的积就可以顺利过关了。谁来帮帮小粉兔?
四名学生分别帮助小粉兔、小松鼠、小花猫、小老鼠来给全班同学做一个示范。(回答正确的学生,全班自觉给予掌声。)
最后,全班同学一起来帮一帮小棕熊。(4×4=16、4×5=20、4×6=24)
(2)你们也想闯关吗?拿出1~6的数卡,试试看吧。
要求:任意从1~6的数卡中抽出一张进行“闯关”,依次算出卡片上的数与4、5、6相乘的积,全部算对就算过关。左边的小朋友先闯,右边的小朋友监督,然后交换。
生开始活动。
2.完成练习七第3题:数卡找朋友
(1)谈话:这里有六张数卡,咦?为什么将这两张连在一起呢?
生1:因为它们的得数相同。
生2:这两道算式得数相同,它们是好朋友,所以要连在一起。
……
提问:你们可以帮这些数卡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吗?拿出直尺,试一试吧!
生打开书第37页,独立完成。
(2)口答核对(结合PPT)
师:谁是6×4的好朋友?——生:4×6是6×4的好朋友。
提问: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的结果都是24。
谁是4×3的好朋友?——生:6×2是4×3的好朋友。
一生问,一生回答。(全班给予掌声)
谁是5×6的好朋友?——生:6×5是5×6的好朋友。
(3)小结
提问:计算6×5和5×6的时候分别用到了哪句乘法口诀?
提醒小结:原来,一句口诀可以算出两道乘法算式的结果。
3.完成练习七第4题:比一比
(1)出示第一组题6×3和6×2。
要求:仔细观察,你能不计算,在每组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吗?。
生1:6×3得数大
提问:为什么?
生1:因为6×3=18,6×2=12,所以在6×3后面画“√”。
提醒:可是,题目要求我们不计算,谁有其他的方法?
(如果没有学生回答)引导:你能结合前面我们学过的乘法算式的含义说说看吗?
生2:6×3表示3个6相加,6×2表示2个6相加,3个6相加比2个6相加大,所以,6×3比6×2大。
师肯定:真棒!这两道算式里都有6(点红)
(结合PPT算式)师示范:6×3表示3个6相加,6×2表示2个6相加,3个6相加比2个6相加大。所以,6×3比6×2大。
谁会这样说一说。(再请两个学生示范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2)你会用这样的方法完成剩下的题目吗?试试看吧。
生在书上完成。
谈话: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6表示5个6相加,6×6表示6个6相加,5个6相加比6个6相加小。所以,5×6比6×6小……
(3)小结方法。
提问:谁来说一说刚才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我们可以先找出两道算式的相同点,再通过乘法算式的含义进行判断。
4.完成练习七第5题:趣味口算
(1)谈话:这组口算,你能快速报出结果吗?
下面开始心算(每个学生在心里报出结果)
指名算(任意请一个学生起来,老师打乱顺序随机指题,生直接报结果)
(2)生打开书动笔完成
核对:(随机点名)生读算式,报结果,其他学生给反馈(“对”或者“错”)
(3)提问:3×6计算时用到了哪句口诀?——三六十八
这句口诀还可以计算哪道乘法算式?——6×3=18
3×3用到了哪句口诀?——三三得九。
这句口诀还可以解决哪道乘法算式?——没有了
为什么?——因为两个乘数相同,所以交换位置还是3×3=9。
我们学过的这样的乘法口诀还有哪些?
▍流程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练习七第6题
(1)审题。
生读题。
提问:这道题知道了什么?求什么?
提问:6辆汽车可以乘坐多少人,就是求什么?
生:一辆小汽车可以坐5人,6辆小汽车可以坐多少人就是求“6个5相加是多少”,
谁再来说一说?(两人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2)完成。
生在自备本上列式完成。
一生到黑板上完成。
(3)核对。
提醒解决实际问题不要忘了单位名称。
有不一样的列法吗?——生汇报,师板书。
2.完成练习七第7题
(1)出示题,生自主审题
提问: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求什么?(找出隐藏条件:有4个小朋友)
提醒:原来有些条件会藏在题目里,需要我们睁大眼睛去找。
提问:要想求一共做了多少面?就是求什么?(生完整地说,师引导)
(2)完成。
生在自备本上列式完成。
一生到黑板上完成。
(3)全班核对。
还有不一样的列法吗?——生汇报,师板书。
▍流程四:适当拓展
1.读题提问:(结合PPT)小宁和他的5个朋友去植树,每人种2棵,一共种了多少课?
同桌交流
汇报: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小宁和他的5个朋友就是6个小朋友。
追问:为什么一共有6个小朋友?(结合PPT强调)
生2:每人种2棵,一共有6个人,就是有6个2相加。所以是6×2=12(棵)
同桌互相把想法再说一遍。
▍流程五:全课小结
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这么多题目,真了不起!
练习七(1)
5×6=30(人) 4×6=24(面)
6×5=13(人) 6×4=24(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