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6~17页的练习三第1~6题。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别相关图形是什么图形,能动手操作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在折、分、拼、剪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相关图形的特征;感受图形的变化,体会图形间的联系;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操作图形的活动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好奇心,具有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直观特征。
动手做出平行四边形。
画有多边形的纸板、方格纸、钉子板、第3、6题需要的图形。
▍流程一:知识梳理
谈话: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多边形,谁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多边形?
(出示画有各种多边形的纸板),你能把这里的图形分分类吗?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分一分。提问:你是依据什么分类的?(依据边的不同可以分为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小结:是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叫作几边形。
指四边形,提问:你能接着把这些四边形再分分类吗?
指名学生分,提问:分成了哪几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谈话:我们能很快认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那你们能不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它们呢?
要求:每个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方格纸,在上面分别画出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学生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画错的地方,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展示学生作业,重点是有错的地方,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在这里,可以不要求学生具体说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但要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它们各自特征,能准确区分。
▍流程二:巩固练习
1.图形之间的转换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谈话: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提问:这是几边形(四边形)?像这样,把它的一个角往
上折,现在是几边形?(五边形)现在呢?(左上的角往下折)还是——五边形。按照题目中的顺序依次往下折,每折出一个图形让学生说说是几边形,填在括号里。
提问:看上面一排,第一次四边形折过之后是五边形,而第二次五边形折过之后为什么还是五边形?第二排六边形折过之后为什么还是六边形呢?
学生思考,把你的想法跟同桌同学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有的图形折一次改变的只是形状,边的数量并没有变,所以还是原来的几边形;而有的图形折一次后形状和边的数量都变了,就会变成不同的图形。所以,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关键看它是几条边围成的。
要求: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一边照样子折一边说出是几边形。
提问:你还能继续折下去吗?每次折出的是几边形?先折一折,再和同桌说一说。
指名学生一边折一边说出是几边形,感受图形之间的转换。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教师以第一个平行四边形为例,讲清题目要求:比如,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们把
不相邻的两个点连起来,这时平行四边形就分成了两个——三角形。还要不要再分呢?
小结:这时已经都是三角形了,就不能再分了,所以这里是问我们最少能分成多少个三角形。如果继续往下是分不完的。
学生完成第一幅图。
指导学生完成第二幅图。
谈话:这是一个五边形,我们先找准一个顶点,把它和不相邻的一个顶点连起来,五边形分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三角形就不要再分了;再把这个顶点和另一个不相邻的顶点连起来,现在所有的图形都是三角形。所以,一个五边形最少可以分为——三个三角形。
提问:谁来说说,我们是怎样把这个五边形分成三角形的?
交流小结:从一个顶点出发,依次和不相邻的顶点连线,就可以把一个多边形分成多个三角形了。
学生照着老师的样子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
提问:你能用这种方法把最后一个六边形分成三角形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辅导少数有困难的学生。
展示学生作业,帮有错的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具体操作过程中,有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只要是对的就是要给予肯定,但要把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选择简单的方法。
2.拼平行四边形
(1)完成练习三第3题。
谈话: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那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是否能拼成平行四
边形呢?怎么拼?
请小朋友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试着把它们拼成平行四边形。
学生操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拼好的学生想想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展示学生不同的拼法。
提问:怎样就能很快拼出平行四边形?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只要把三角形相等的边重合在一起就可以了。
思考: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通过实际拼,让学生体会到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2)完成练习三第6题。
谈话: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这样的三个图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出示第6题中的三个图形)
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自己拼。
展示学生的不同拼法。
谈话:拼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或有什么好方法可以介绍给别人。
通过交流,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把相等的边重合在一起是拼图形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
提问:除了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还能拼成其他图形吗?
学生操作。展示学生作品,提问:这里哪些图形是你认识的?
3.做平行四边形
(1)完成练习三第4题。
谈话:学会了拼平行四边形,下面我们到钉子板上去围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自己围,教师帮助少数有困难的学生。
展示学生对的作品,提问:这些都是平行四边形吗?
展示学生错的作品,提问:那这些呢?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平行四边形上下
两条边的长短要一样。让有错的孩子自己改正过来。
出示题目中的两个图,谈话:你们看,老师也围了两个图形,它们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你能帮老师把它们改一改,变成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操作改正。
(2)完成练习三第5题。
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谈话:小朋友们看,这是一张长方形纸,我们像这样把它折一下,
然后沿着这条线剪开,就得到了两个什么图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把这个三角形向右边平移,使得这两条相等的边重合在一起(教师边操作边说),你们看,现在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
把刚才的操作过程再演示一遍。
要求:请每个同学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像这样先折、再剪、最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操作。
演示书上第二种拼法。
学生在操作。
提问:就这两种方法吗,还可以怎样使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请小朋友们再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试着剪一剪,拼一拼。
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观察、比较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在长方形中间像上面这样斜着沿一条线剪开,让长方形的两条短边能重合一起就可以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流程三:全课小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练习三的有关内容(板书课题:练习三),通过这节课
的整理与练习,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说出,图形之间有联系,可相互转换,我们不仅可以画图形,还可以拼图形,做图形,使学生感受学习方法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