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1)(第3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1)(第3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06 22:3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4页的练习十一第1~6题。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记忆7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7的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能正确口算乘加、乘减的得数;能通过比较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2.使学生通过计算逐步提高用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的能力;通过整理7的乘、除法算式发展有序思考的意识,感受7的乘、除法内容和结构;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发现简单规律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通过口算乘、除法,进一步体会乘法口诀的应用,感受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培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认真计算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诀求积、求商的方法。
在比较中发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
学生自备口诀条,课件。
▍流程一:整理口诀,助力计算
1.回忆整理1~7的乘法口诀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乘法口诀)你还记得吗?你能从“一一得一”背到“七七四十九”吗?
(2)学生尝试背诵。
(3)齐背,顺次出现1~7的乘法口诀。
2.回忆乘法口诀的运用
(1)想一想,运用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计算乘法和除法。)
(2)你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吗?(可以请三四位同学举例。)
学生举例:①例如在计算3×5的时候,可以想口诀三五十五,所以3×5=15。②例如在计算24÷6的时候,可以想口诀四六二十四,所以24÷6=4。
(3)小结:利用乘法口诀,不仅能帮助我们迅速求积,也可以快速求商。(板书课题:求积、求商)下面我们就来玩玩口诀,看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流程二:玩转口诀,熟练计算
1.活动1:口诀变算式
(1)出示活动规则:
①三人一组,一人做老师,两人做学生。
②老师随机亮出口诀条(2次),学生分别说出相应的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特殊情况除外)。
③学生答对,教师主动让位当学生,其中一名学生当老师。学生答错,失去一次当老师的机会。
④游戏时间为2分钟,以答对数为准评出优胜组。
(2)明确活动要求,演示活动过程。
第一轮:
生1:(扮演教师)抽出口诀条,读出“六七四十二”。
生2:(扮演学生)6×7=42,7×6=42。
生3:(扮演学生)42÷6=7,42÷7=6。
第二轮:
生2扮演教师,生3扮演学生(说乘法算式),生1扮演学生(说除法算式)。
第三轮:
生3扮演教师,生1扮演学生(说乘法算式),生2扮演学生(说除法算式)。
(3)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4)优胜组展示。(请2组,进行3句口诀的轮展示)教师评价。
(5)活动小结:乘法口诀的作用真大,通常情况下,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四道算式。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谁来说一说。
学生举例说明,口诀中前两个数相同,就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
2.活动2:挑战90秒
(1)谈话:准确、熟练地记住口诀,就能让我们成为口算高手。认为自己可以成为口算高手的为自己竖竖大拇指。现在到了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请看——
(2)出示第3题。
7×4=
42÷6=
42-7=
5×7=
7÷7=
24÷4=
14÷2=
49÷7= 
35÷7=
28÷7=
18÷6=
21-7=
请在90秒内完成,要求又准又对。
(3)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4)反馈:指名读题,全班订正答案。
(5)追问:在练习中,你做错了哪题?有什么要和大家说的?
在练习中,你差点做错的题目是什么?要和大家说什么?
(6)小结:乘法口诀是我们的好朋友,在计算乘法和除法时特别能发挥作用。在计算时要看清楚运算符号,准确计算。
(7)全班读一读算式。
3.活动3:算式工厂
(1)7×□=□
①情境导入:玉米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算式工厂,孩子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算式,出示7×□=□,被判为不合格算式,丢在一边。小朋友们,你能填出方框中的数,使它成为一道合格的算式吗?(出示:第4题。)
②尝试练习。
③反馈:指名说出写出的算式,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④追问写得多的学生:你在写算式时有什么好方法?(有序、想口诀)
⑤小结:有序思考,有序填写可以帮助我们不遗漏、不重复;想7的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准确率和速度。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乘法口诀的魅力。乘法口诀的魅力还有很多,我们继续来摸索。
(2)□÷□=7
①先想一想,然后在自备本上写出来,限时1分半钟,看谁写得准又多。
②学生独立练习。
③反馈:将学生作品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大家读一读。学生说出编写根据。
④小结:想7的乘法口诀还可以写出除法算式呢。
(3)□÷7=□
①先想一想,你能写出哪些算式?
②写一写,同桌相互交流。
③班级分享。
④想7的乘法口诀可以编出除数是7或者商是7的除法算式,乘法口诀太神奇了!如果是这样的题目呢?你还会编算式吗?
(4)补充出示:□÷□=□
①任意写三道算式,你是怎么想的。
②写一写,同桌相互交流。
③班级分享。
④小结:编写时可以想一个数作为除数或者是商,然后想和这个数有关的乘法口诀,就很快成为编题高手了!
▍流程三:乘加乘减,深化提高
1.做练习十一第5题
(1)谈话:刚才大家熟练口算了一步计算的题目,现在请大家看题。
7×2+6
3×7-5
4×7+2
6×7-2
5×7+4
7×7+3
(2)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独立练习。
(4)反馈交流,说一说计算过程。
(5)小结:在乘加、乘减的算式中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其他。
2.做练习十一第6题
(1)谈话:其实,在不同的算式中也会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我们来做下一组题,边做边体会算式带给我们的神奇感受,然后再找找神奇后面的秘密,好吗?
(2)出示第6题。
算一算,比一比。
4×4=
3×5+1=
5×5=
4×6+1=
6×6=
5×7+1=
(3)独立按照题组进行练习。
(4)交流:做题时,你有什么感觉?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四人小组可以进行交流。
(5)全班分享发现:
①发现每组中第1道算式的两个乘数相同。
②发现每组中第2道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分别比第1道算式中的乘数多1或少1,并且都是乘之后加1。
③发现每组中两道算式得数相同。
(6)追问:形如这样的一组算式,得数一定相等吗?大家尝试一下,可以举一些例子看看。
①学生尝试。
②反馈学生发现。
③得出结论,确实如此。
▍流程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乘法口诀 求积、求商
六七四十二 42÷6=
6×7=42 42-7=
7×6=42 18+6=
42÷6=7 21-7=
42÷7=6 看清运算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