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6~97页的期末复习第10~15题(厘米和米、认识图形、观察物体)。
1.使学生加深认识线段,进一步明确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能用米和厘米表示实际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边形的特点,体验多边形的分类标准,能清楚地判断一个图形是几边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能举例说明平行四边形。
3.使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境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感受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进一步体会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梳理复习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等知识。
空间观念的培养。
课件。
▍流程一:引入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厘米和米”“多边形”及“观察物体”等方面
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这些内容。
▍流程二:复习厘米和米
1.知识回顾
(1)谈话:在“厘米和米”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板书、追问)
预设:
①认识了线段。追问:线段有什么特征?
得出结论并板书:直的 有2个端点
②认识了米和厘米。
追问:用手比画一下1厘米的长度,1米的长度。
什么情况下用米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厘米作单位?1米等于多少厘米?
得出: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常用米作单位。
1米=100厘米
2.练习
(1)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
①出示第12题,请学生读题,说一说题目要求是什么。
②独立完成。
③交流反馈。选择哪个答案,怎么想的。
④引导得出:
第1小题:15个张开双臂的长度大约是一棵大树的高度。
追问: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5厘米?
第2小题:4根手指的宽度大约是一块橡皮的长度。
追问: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4米?
第3小题:蜻蜓的身长大约和8根手指的宽度差不多。
追问: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80厘米?
第4小题:回忆一下所见过的老虎,它的身长大约是2个两臂张开的长度,还是20个?
告知6层楼房的高度大约是20米。
(2)完成期末复习第14题
①谈话:面对不同的长度,我们会选用正确的长度单位。那么,怎样准确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呢?
得出:0刻度对齐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对齐几就是几厘米。
②出示第14题。提问:什么要求?
③提问:仔细看一下,估计这个平行四边形的每条边的长分别是多少厘米?你是怎么估计的?(在黑板上记录学生估计的数据)
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边到底长多少呢?小朋友们估计得准不准呢?请大家拿出尺子量一量。
⑤学生测量,填写数据。
⑥要用一把断尺,怎么测量出长度呢?(实物展台展示方法:数;算)
⑦归纳:量出了四条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什么?(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的长度相等,上下两条边的长度也相等)
(3)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
①大家掌握了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并准确量出了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你能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吗?
②画线段要注意什么?谁来做一个画图提醒?
(从刻度“0”画起,画到6为止。注意线段要直、要画上端点,标出长度。)
③练习画长6厘米的线段,教师巡视指导。
④同桌检查。
⑤再画一条比它短1厘米的线段。
⑥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⑦交流反馈。你画了一条长多少厘米的线段?为什么是5厘米长?
提醒要想清楚再画。
▍流程三:复习认识图形
1.知识回顾
(1)谈话:刚才我们测量的图形有几条边?有四条边的图形叫作什么?(四边形)本学期除了认识了四边形,我们还认识了哪些多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2)谁来说说五边形、六边形各有什么特征?
2.练习
(1)完成期末复习第13题
①出示第13题。
②观察:在这幅图案中藏着哪些多边形?你能准确数出,并在表格中记录下来吗?
③练习。
④交流反馈。
⑤数学中蕴含着美,将不同的多边形组合起来就可以创作出不同的缤纷的图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案。
▍流程四:复习观察物体
1.完成期末复习第15题
(1)谈话:观察美丽的图案,我们发现了图形带来的美丽。
(2)出示茶壶:观察这个茶壶,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还真不一样。完整出示第15题。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发挥你的想象,请你确定每个孩子看到茶壶的形状,然后连一连。
(3)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反馈。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2.小结
抓住茶壶的主要特征进行判断是一个好办法。
▍流程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觉得哪些地方是需要重点提醒大家的?
厘米和米 多边形 观察物体
线段: 三角(边)形:3条边 抓特征
直的 有2个端点 四边形:4条边
厘米: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五边形:5条边
米: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六边形:6条边
1米=100厘米 几边形:几条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