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的期末复习第1~6题(表内乘、除法复习)。
1.组织学生回忆整理,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熟记口诀,并应用乘法口诀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和乘除两步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使学生能联系具体情境理解乘、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能联系计算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初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等初步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交流,进一步体会乘法口诀的应用价值,感受计算中的简单规律,掌握复习的学习方法。
乘、除法的含义及表内乘、除法的计算。
利用口诀求积、求商的方法及熟练运用。
小棒、课件。
▍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不知不觉,这学期的知识已经学完了,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下本学期学了哪些内容。(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查看本册书的目录,看看有没有遗漏。
3.回顾学习过程,小萝卜、西红柿、小青椒和小蘑菇都有话要说,我们先来听听看。(播放四种小蔬菜的体会)那么,你又有怎样的体会呢?你最感兴趣内容是什么?学得最好的是什么?哪些知识在学习的时候还感到有些困难?先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将想法填写在下表中。
我最感兴趣的内容
我学得最好的内容
我觉得有困难的内容
4.集体交流。简单说说为什么感兴趣,遇到了哪些困难。
5.小结:本学期我们重点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习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认识了厘米和米,学会了观察物体等。
6.揭示课题。小朋友们,这学期我们有很长时间都在和乘、除法交朋友,今天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表内乘法 表内除法)
▍流程二:梳理知识,巩固深化
1.复习乘、除法的意义
(1)实物操作
① 拿出小棒,请摆出几个几。(板书:几个几)
② 学生操作,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摆了几个几,是怎样摆的?
(说明每几根摆一份,摆了几份,就是几个几)
③ 指名学生操作展示说明。如:每份摆3根,摆了4份,就是4个3。
④ 提问:求4个3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4×3=12(根)]
⑤ 把这12根小棒看成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可以看成是怎样分的呢?请大家摆一摆,在摆的时候,说一说摆的过程。
⑥ 交流:
●12根小棒,每3根一份,分成了4份。根据摆的过程,说出一道算式。
板书:12÷3=4(份)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板书:求12里面有几个3。
●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3根。根据摆的过程,说出一道算式。
板书:12÷4=3(根)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板书: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⑦ 在摆小棒中,我们知道了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每几个一份,求有几份和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都要用除法计算。带着这样的认识,我们一起来练习。
(2)完成期末复习第1题
① 出示第1题。
②请大家看清要求,在数学书上独立完成。
③交流反馈。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汇报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追问:你为什么写了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提醒做题前要看清要求)
●说一说列式的理由。(指名说)
●归纳小结:当要看几个几是多少时,可以写成乘法算式表示;当要看平均分的结果时,可以写成除法算式表示。
2.复习乘法口诀和计算
(1)背口诀
①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根据操作过程和结果写出了两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那么,在日常学习中,用什么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算出乘、除法的得数呢?(板书:乘法口诀)
②谈话:乘法口诀是我们计算乘、除法的好帮手。你能说说3×6等于多少吗?计算时用到了哪句口诀?“三六十八”表示什么意思呢?
③活动:下面请同桌开展活动,说一说乘法口诀共有多少句,是怎样排列的。再以对口令的形式检查各位同学对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
④学生互相说说口诀的排列规律,并背诵乘法口诀。
⑤检查反馈。
●练习:把口诀补充完整。
六( )四十二 八( )六十四 五( )三十
( )八十六 ( )( )五十六 ( )( )十八
积为18的口诀有两句,那么,你能根据得数说出口诀吗?
●根据得数说出口诀。
积是12的口诀有哪些?
积是24的口诀有哪些?
像这样,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2)用口诀计算
①谈话:我们已经能很熟练地背出乘法口诀,那么,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处呢?(帮助计算)
②练习1:看乘法口诀说算式。
●出示“三八二十四”。学生说出四道算式。
●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四道算式。有没有特殊的情况?
●指出:一句乘数相同的乘法口诀只能写出两道算式。
③练习2:做期末复习2(2)。在书上写一写,并读一读。
④练习3:快速口答:看口诀说算式。
二六十二 四七二十八 七八五十六 三六十八
二二得四 六七四十二 五八四十 七七四十九
要求:比比谁说得快,说得准。
⑤练习4:看算式说口诀,并计算。(口答)
7×3=
4×9=
20÷4=
9×8=
45÷9=
3×3=
5×6=
64÷8=
9×6=
21÷7=
⑥提问:用口诀帮助计算乘法怎么想?算除法呢?
⑦小结:用口诀帮助计算乘法直接想“几几得多少”,算除法时,想“除数乘几得被除数”,就用“几几得多少”来想出商是几。
▍流程三:练习应用,融会贯通
1.做期末复习第3题
(1)出示题目
(2)说一说题目要求是什么
(3)独立练习
提出:在计算填写得数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规律?做完之后可以和同桌同学说一说。
(4)集体交流。
①分别读题,汇报得数。
②在练习中,你发现一个数和5、2相乘,积有什么特点?
③小结:一个数和5相乘,积的个位上只可能是0或5;一个数和2相乘,积的个位上只可能是0、2、4、6、8。
2.做期末复习第4题
(1)出示题目
(2)独立练习
(3)交流汇报
(4)强调方法
提问A、B、C、D处是怎么想的?
B C
A D
(5)小结
在乘法算式中,用积÷一个乘数=另一个乘数。(板书)
在除法算式中,用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板书)
3.做期末复习第5题
(1)出示题目。
(2)读第一组题目,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读第二组题目,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说明:乘加、乘减都要先算乘,再算加或减;乘除两步计算,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一步一步计算出得数。(板书)
(5)独立练习。
(6)交流计算结果,检查错误并订正。
4.做期末复习第6题
(1)谈话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乘法口诀,掌握了用口诀求积、求商的方法,并进行了大量的练习,小朋友们掌握得怎样呢?下面我们就来“口算过过关”。
(2)出示期末复习第6题。
(3)请大家看一遍题目,然后在数学书上做好。
(4)限时3分钟,完成任务。核对答案,统计完成人数和正确率。
▍流程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的复习,你对表内乘法、除法哪些知识更加清楚了?还有哪些不清楚的?
几个几 4×3=12(根)
平均分 12÷3=4(份) 求12里面有几个3。
12÷4=3(根) 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乘法口诀:三四十二 三八二十四 三三得九
3×8=24 3×3=9
8×3=24 9÷3=3
24÷3=8
24÷8=3
积÷一个乘数=另一个乘数 乘加、乘减:先算乘,再算加或减。
被除数÷商=除数 乘除两步计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商×除数=被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