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7~98页的期末复习第16~20题(解决实际问题)。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特点,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熟练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并提出问题的过程,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解决简单问题里探索相应的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能力,以及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初步体会数学的本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理解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结构;能够正确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建构各数量之间的联系,打通解决问题的关键。
课件。
▍流程一: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本学期我们还学习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板书:解决实际问
题)想一想,这学期我们都学习过哪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乘法 除法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流程二:解决乘、除法实际问题
1.看图列式
(1)出示 △△ △△ △△ △△
(2)提问:根据图意,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2×4=8 或4×2=8)
(3)提问: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8÷2=4 8÷4=2)
(4)小结:大家对乘、除法表示的意思非常清楚: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求平均分的结果要用除法计算。除法中要区分是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分成了几份,还是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分法不同,算式不一样。今天我们就先来解决一下这样的实际问题。
板书:求几个几是多少?
求平均分的结果。
2.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
(2)我们知道了哪些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
(3)求3人浇了多少棵?怎么想?(求3人浇了多少棵,就是求3个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怎么样列式?[板书:4×3=12(棵)]
(4)5人浇多少棵?9人浇多少棵?又该怎样算呢?请大家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
(5)学生练习。
(6)交流算式,口大结果。
(7)小结:像这样求几个几个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算。
3.完成期末复习第17题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
(2)提示:马路两边有什么?我们知道了哪些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
(3)独立解答。
(4)交流反馈。
①检查算式及结果。
②提问:为什么解决两个问题都用除法算?为什么都要除以“2”?
(5)小结:无论是彩旗,还是盆花,都要把它们平均放在路两边,也就是把彩旗和盆花的数量分别平均分成2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完成期末复习第18题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
(2)想一想,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分别用什么方法。会做的同学独立练习,不太清楚的学生可以向同桌或老师请教。
(3)学生练习。
(4)交流反馈。
①列出算式,显示结果。
②比较:这三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三个量一样),不同在哪里?解决这三道题各是怎么想的?
(5)小结:这三题都有“几个兴趣小组”“每组几人”和“一共多少人”这三个数量,但是条件和问题不同,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第(1)题,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5个9人一共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第(2)题已知一共有45人,按每组9人分,求分成几个组?用除法计算。第(3)题是把45人平均分在5个组,求每组的人数。用除法计算。
(6)根据要求,选择条件,提出问题。
每组有6人 有8组 一共有48人
①这里有哪几个条件?
②要求同桌完成,选择条件,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再选择条件,提出两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把解决问题的算式写出来。
③学生活动。
④集体反馈。请同桌一人汇报题目,一人汇报算式。全班进行评判。
(7)根据算式编题。
4×7=28(个)
预设:每个盒子装4个球,7个盒子一共装多少个?
28÷7=4(个)
预设:28个球装平均装在7个盒子中,每个盒子装多少个?
28÷4=7(个)
预设:28个球,每4个装在一个盒子中,需要几个盒子?
▍流程三:综合练习
1.完成期末复习第19题
(1)出示题目,学生看图。
(2)提问:图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有的在搭帐篷,有的在摘草莓,有的在坐船)
(3)我和同桌来练习。
①我喜欢哪项活动,这项活动给我们提供的条件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②说一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③将解决问题的算式写在书上相应的位置。
④同桌互相检查一下解题方法和解答结果是否正确。
(4)交流反馈。(要求说出条件和问题,说出列式理由并列出正确算式解答)
①搭帐篷问题:
条件问题:二(1)班有32人,每顶帐篷住4人,我们班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解题思路:求需要搭多少顶帐篷,就是求3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
列式解答:32÷4=8(顶)答:我们班需要搭8顶帐篷。
②摘草莓问题:
条件问题:小红摘了19个草莓,小蓝比小红多摘了6个,小蓝摘了多少个?
解题思路:求小蓝摘了多少个,就用小红摘的个数加上小蓝比小红多摘的6个。
列式解答:19+6=25(个)答:小红摘了25个。
③坐船问题:
条件问题:二(2)班有35人,每次可以坐6人,6次能全部过河吗?
解题思路:求6次能不能全部过河,就要算出6次一共可以坐多少人。然后和全班的人数进行比较。
列式解答:6×6=36(人)36>35 答6次能全部过河。
2.完成期末复习第20题
(1)理解点与式与数之间的关系。
图1 图2 图3 图4
①出示图1,你能看出点子图和算式1×3+1之间的联系吗?(看不出来没关系)
②出示图2,让学生仔细观察,可以互相启发一下。(感觉和猜测并进)
③出示图3,验证一下你刚才的猜想,接下去应该怎样画?算式是什么?数又是什
么呢?(出示图4)
④请在数学书上完成第20题。学生独立或者协作练习。
(2)交流反馈。
①展示学生第20题的做法,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②得出:图1每条外围有一个点,有三条,点数是1×3=3(个) ,再加上中间的一个点,就是图中点子的总数。图2中每条有2个点,有3条,一共有:3×3=9(个),再加上中间一个就是10个……
(3)小结:其实,算式就是计算图中点子数的方法,数,就是计算出的结果,也就是点子的数量。我们在找规律的时候,不仅要找到一幅图中点子和算式和数之间的联系,还要把几幅图连起来看,找到其中的规律。
3.完成期末复习思考题
(1)出示思考题。
(2)独立完成,同学之间可以交流。
(3)交流反馈。
①你填的是什么数?
②为什么这样填?(得出规律)
(4)小结:第一列数是一个一个地比较,第二列数是一个隔一个地比较,所以,找规律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比较、思考,才能找准规律。
▍流程四:全课小结
1.通过复习,我们知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认真读题,仔细分析数量之间的联系,列出算式,准确解答。同时我们也知道了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帮助解决。平均分的两种情况都是需要用除法做的。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时候,我们要根据题中量的多少关系来选择使用加法或者是减法来解决。
2.学期评价
通过几节课的复习,你觉得自己本学期数学学得怎样,可以达到几星级?想好之后,在星级评价中涂色。
反馈一下学生的自主评价,对于涂五颗星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对于不满五颗星的小朋友,了解他们哪里存有不足,进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