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页的练习一第1~5题。
1.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明确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比较熟练地算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的得数。
2.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感知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中合理运用口算或笔算的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巩固并熟练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在计算中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能观察数的特点进行简便计算。
配套课件。
▍流程一: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引导学生回答出: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笔算方法,而且还知道了遇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时,我们可以不写竖式,直接口算得数。
教师:小朋友们回忆得比较全面。为了让大家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今天我们来练习这部分内容。希望小朋友们认真地进行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本领。
(板书课题:练习一)
▍流程二:组织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教师:让我们现在进行一组口算热身。
出示第1题: 4+26= 35-7= 35+6=
45-20= 68+9= 70-8=
(1)教师:小朋友们能又对又快地算出来吗?我们先来想一想每题的得数吧!
教师指题,学生心算,算完后点头示意。
(2)教师:下面我们来抢答,看看谁的反应最快!
要求:眼睛看老师指题,报出得数,每题的得数只准报一遍,不允许修改。
活动:教师指题,学生看清题目后报出得数,教师及时评价。
(3)教师:现在我们来把得数填在书上。
学生在教科书第5页独立完成第1题,教师巡视。
订正得数。
(4)提问:这些题目为什么可以用口算来解决啊?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它们都是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题目,我们学过这类题目的口算了,所以在遇到这些题目时,就可以直接用口算解决了!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教师:练过了口算,让我们再来练练笔算吧。
出示第2题: 22+28+34 84-8-28
75-27+30 62-39+25
(1)教师:我们先来算第一题“22+28+34”。请同学们先把横式抄在作业本上,再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在作业本上笔算,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
提问:有些同学算得特别快,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只列了一道竖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原来在笔算第一步的过程中得到了整十数,整十数加两位数我们可以直接用口算解决啊。那就让我们再来接着算两题吧!
(2)教师:观察“75-27+30”和“84-8-28”,你有什么发现?
明确:“75-27+30”的第二步是加整十数的,“84-8-28”的第一步是减一位数的,这两步都可以用口算直接得到得数。
学生在作业本上独立抄题计算,指名两人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
提问:“75-27+30”用竖式算出的得数是“48”,怎么横式上写的得数是“78”呢?“84-8-28”中“76”是怎么得来的?
进一步明确:这两个数都是通过口算得到的,在笔算时遇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可以直接进行口算,再用口算的得数与其他数进行加、减。
(3)教师:刚才的三道题,小朋友们算得都很好!还剩下最后一题,我们再来算一算吧。
学生在作业本上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
(4)练习小结。
教师:回顾刚才的笔算过程,你有哪些体会?和同桌小朋友交流交流。
指名回答后,教师小结:在计算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的题目时,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写竖式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以前学过的竖式计算的规则,把两道竖式连起来写。如果遇到哪一步能口算的,我们可以直接口算,这样可以算得更快一些。
3.完成练习一第3题
(1)出示第3题:
提问:你知道这题要我们怎样做吗,谁来说一说?
指名说出这题的做法,帮助学生明确:就是把每条线上的三个数加起来,求出它们的和,并填在旁边的括号中。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教师出示相应得数。
(3)比较每组题中的得数,说说自己的发现。
观察第一题,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它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个整十数?为什么十位上都是“9”?
引导学生说出:这里每条边上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90”;因为三个加数个位上的数加起来都正好等于“10”,所以它们的得数都是整十数;每条边上三个加数的十位相加都是“8”,加上个位满十进上来的“1”,所以十位都是“9”。
观察第二题:这题中每条边上的三个加数有什么共同点?在计算时你发现有什么小技巧了吗?可以怎样算更加简便?
引导学生说出: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中都有“43”和“17”,而“43”和“17”相加得到“60”,是个整十数。我们可以先把“43”和“17”相加,再用得到的“60”和第三个数相加,就能直接口算出得数,这样比较简便。
(4)小结。
教师:在做计算题的时候,我们也要仔细观察题目,找到加数的特点,提高我们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
4.完成练习一第4题
教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吧。
出示:4.小华上午在饲养棚里拾了28个鸡蛋,下午拾了25个鸡蛋和37个鸭蛋。
教师: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条件,自己说一说吗?
学生自己看题目,完整的说出其中呈现的条件。
指名一位同学说出题目的条件。
教师出示第一个问题:
(1)小华这天一共拾了多少个鸡蛋?
教师:想一想,要求这一天共拾了多少个鸡蛋,我们就要怎么做?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解题思路。
明确:要求这天一共拾了多少个鸡蛋,就把上午拾的鸡蛋个数和下午拾的鸡蛋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要求:写出横式和竖式,以及单位名称。
集体校对,教师出示算式:28+25=53(个)
教师出示第二个问题:
(2)拾的鸡蛋比鸭蛋多多少个?
教师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又该怎样想呢?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小声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明确思路。
全班交流:要求拾的鸡蛋比鸭蛋多多少个,就是从鸡蛋的个数中去掉和鸭蛋同样多的个数,剩下的就是鸡蛋比鸭蛋多的个数,用减法计算。
教师:小朋友们分析得很正确,你会列式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53-37=16(个)
教师小结:在解决第4题的时候,我们看到其中有三个条件,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条件,分析解题思路并确定算法才能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5.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课件出示题目,教师说明:让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体育小组的情况。
学生独立审题,交流:你知道了哪些条件?
学生读表,汇报表中的信息:参加游泳活动的有32人,参加跳绳活动的有40人,参加踢球活动的有25人。
出示:(1)参加三项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你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把想法说给同桌听。
同桌交流后,独立列式计算,集体校对。
出示:(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提问,教师出示各个问题。
(1)参加游泳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2)参加游泳的比跳绳的少多少人?
(3)参加跳绳的和踢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4)参加跳绳的比踢球的多多少人?
(5)参加游泳的和踢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6)参加游泳的比踢球的多多少人?
归纳:同学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两个条件,提出求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或者提出相差多少人的问题。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自己列式解答,再在四人小组中进行交流。
全班交流,教师在相应的问题后面板书算式及单位名称。
▍流程三:全课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笔算,小朋友们对这类题目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更加牢固了。我们还知道了,做计算题的时候,要细心观察,找出题目中有特点的数进行简便计算,这样能让我们算得更对更快。我们还利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小朋友们也能这样仔细观察,善于发现,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