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新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6 22:1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情景默写
1.古诗文默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观沧海》中,写山岛的草木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阐明了《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刻含义。
(4)《次北固山下》中诗人以奇特的景象,表现新旧更替,历史向前发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畅游书海,我们感悟人生。从寿镜吾先生那把不常用的戒尺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质朴、和ǎi____的老人;从消除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qí____中,我们感受到了莫怀戚先生的责任与担当;从白求恩大夫对同志的极端热chén____中,我们体会到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从牧羊人化废xū____为绿洲的坚守中,我们领悟到了毅力的神奇力量。
三、基础知识综合
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金秋的神州大地,①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战疫情、斗洪峰,化危机、应变局,②在一系列不平凡的伟大斗争中,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1周年华诞。③经受风雨洗礼,新中国站上新的时间节点;满怀信心豪情,亿万人民阔步走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
(1)①处划横线的词属于____________(词性)。
(2)②句是一个病句,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4.综合性学习:生活处处有语文。
(1)现在很多广告宣传语刻意改动成语,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请还原下列广告宣传词语,先找出改动的字,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①默默无蚊的奉献(某杀虫剂广告语) ( )还原为( )
②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广告语) ( )还原为( )
③饮以为荣(某饮料广告语) ( )还原为( )
(2)〔缤纷课堂〕语文课代表在课堂上深情念了一段感受语文的话:语文是处处闻啼鸟的春;语文是荷花映日红的夏;语文是仙鹤排云上的秋;语文是梅花独自开的冬。这段话里包含有四句古诗,你知道吗?写出两句即可。
五、诗歌鉴赏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简要赏析。
六、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__________________
(2)盖以诱敌 盖: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一狼径去 相去数十步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10.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七、名著阅读
11.名著阅读
有位读者阅读《西游记》时,有感而发,写了下面一段对话:
“大圣,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灵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①从理解孙悟空形象的角度来看,这位读者写此对话的意图是什么?
②有同学计划拍摄一部关于孙悟空的电影,想借用这段对话,为此向你征求意见。本着尊重原著内容的原则,你会建议他把这段对话安排在( )
A.孙悟空去龙宫借宝,冥府销名之后 B.孙悟空得知弼马温官职的真相之后
C.孙悟空坏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之后 D.孙悟空逃出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之后
八、现代文阅读
12.课外现代文阅读。
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
迟子建
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的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加它身上几声骂。看来过于光明了,也是不好。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②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这调皮的月光,让我只能睡睡醒醒。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带着股嫩嫩的绿意:夏日的月光,饱满丰腴;秋天的月光,洗尽铅华,安详恬淡;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的月光新鲜明媚。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④今天是满月的日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塑月,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我被渴醒了。床边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喝过这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
⑤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掩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⑥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眯上一段时间,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⑦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⑧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1)阅读第①段,说说作者认为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不同。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②段中划线句子。
(3)文章第⑦段最后“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1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C.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D.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14.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修辞角度)
15.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16.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九、作文
17.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拔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促进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不少于6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却话巴山夜雨时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 蔼 歧 忱 墟
3.(1)动词
(2)在一系列不平凡的伟大斗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71周年华诞。
4.(1)蚊——闻 明——名 饮——引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5.①“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②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又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③融情入景,表达诗人的关切和同情。④既照应题目,又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写出两点,意对即可) 6.诗人想象奇特,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成使者,(“想象奇特”“拟人手法”能写出一点即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怀念之情,使诗歌更有韵味。
7. 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8.B 9.(1)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2)牧童从树上下来看大狼,(大狼)已经断气了。 10.D
11.①突出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准备决一死战的大无畏精神。
②D
12.(1)太阳总是圆圆着脸,月亮每一次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
(2)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亮撩人的情态,活泼、好动,给人一种亲切之感,如同怀中的宠物,赶不走,驱不动,就这样依恋着你,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月光的喜爱之情。
(3)人要勇于奉献,用自己的付出甚至牺牲造福他人;人生因为付出而精彩,生活因为造福他人而更美妙,像月亮一样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
13.C 14.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调皮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5.①有责任感、爱儿子(诚实做人、正直):教导我不拿别人的东西,做堂堂正正的人。②朴实、善良:橘子成熟了,每年都会送给亲戚、乡邻。 16.橘子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并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暗示文章主旨,饱含对父亲的热爱和感激。
17.参考范文:
成长路上的温暖记忆
成长中的事就像一颗颗在乌蓝的天空中眨着眼睛的小星星,有的光彩夺目,有的黯然无光。
——题记
在我的成长里,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它们就像一只只小船,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磕磕绊绊、一幕幕……相信都有值得我们回味和感动的事吧。走进岁月的长廊,翻阅生命的相册,重温那曾令我温暖的记忆。
清晨,刚打开窗户,一缕阳光直射我的房间,一股新鲜的空气也迎面扑来,一颗颗晶莹透亮的露珠顺着叶子滑下来,欢快的跳跃着,绿油油的小草在柔和的晨光爱抚下苏醒了,在雨露的洗刷下显得更加绿了。
看着眼前如此美好的天气,我的心情也变得格外开朗,提起书包,就去上辅导班了。
刚放学,一出校门,只见天上乌云密布,还伴随着大风,雨马上就要倾泻而下,我心想,糟了!这该怎么回家呀?我思前想后,决定冒雨回家。正当我要冲入雨中的一刹那,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耳边激荡着:“那位同学,你没有带伞吗?我这儿有一把。”一转身,只见老师手握雨伞,站在雨中喊我,这句话犹如一罐蜜,在我需要帮助,需要温暖的时候,滋润着我的心灵,给我一种自信的力量。我赶紧跑过去,老师你怎么不回家呀?我没事儿,我正在改作业,老师伸出冻得通红的手,递给了我一把雨伞。让我赶快回家,老师的举动如冬天里的一杯热茶,温暖着我的心。我接过伞,撑起来,对老师说了一声:“谢谢您。”然后转头就往家的方向奔去。
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雨后的天空,很蓝,雨后的阳光,很亮。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射进来,暖暖的,心里回味着老师给予我的关照与帮助,如一股清新和煦的微风灌进灵魂,顿时感觉无比的惬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