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8 16:5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学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两宋的文化,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义,政治经济决定思想文化;通过学习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文化建设,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纷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2、时空观念:通过了解各两宋时期文化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3、史料实证:通过展示及读取文物图片等资料信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
4、历史解释:学生通过对辽宋夏金元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两宋的文化科技,了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学习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培养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儒学的复兴、程朱理学内容及历史影响
难点:儒学的复兴、少数民族文字
三课前预习
1.宋朝时期
(1)门第观念的淡化和____的加强
①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
②宋朝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大批出身平民的____进入政坛,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③人们的婚姻择偶也发生了变化:以政治、经济地位为重。
(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①宋代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服役奴婢更多来自____。
②租佃关系发展,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____,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①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____、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
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2.农业的发展
项目 成就 意义
耕作制度 宋朝一年两熟的____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 提高了粮食产量
经济结构 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____的农户 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结构
棉花种植 在内地始于____,推广于元,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带动棉纺织业发展
边疆地区 漠北、东北、西北、西南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
3.城市繁荣
(1)宋: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过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2)元:①恢复临安的旧称杭州,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②元____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14.书画
原因 商品经济发展和程朱理学影响
特点 书法追求个性,不拘法度。____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5.儒学的复兴
(1)背景:从三国到五代,以____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
(2)兴起: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3)目的
①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____。
②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____秩序、树立____方面的作用。
(4)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
(5)主要思想:理学是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一套理论体系。基本内容为:
宇宙观 认为“理”即“天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人生观 人生的目标是“存天理,灭人欲”,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方法论 “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6)理学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的特点。
①注重抽象思维,形成理论体系;②宇宙观与人生观相结合;③____;④兼收并蓄(批判吸收佛道思想),与时俱进;⑤引导人们关注现实,追求道德完善和人格建树。
(7)理学的影响
①“四书”成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
②从____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6.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民间贸易繁荣 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官方互市频繁 原因 宋朝是民族大交融时期
表现 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相当活跃
货币需求剧增 ①北宋钱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____;②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加上大一统带来的稳定局面和交通系统的发展,都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海外贸易繁荣 ①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②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输入中国的商品则以香料、珠宝等为主;③主要外贸港口有____、____、明州等
城市繁荣兴盛 ①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过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②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动丰富多彩。
四自我检测
1.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在1501年的教皇敕令中警告:“只要印刷术让无害目受到审查的书籍进一步传播,那么它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如果它使有害的作品也广为流传,那么印刷术也可以是有害的。因此对印刷术的控制是极有必要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技术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B.印刷业发展受教会控制
C.教会主导文化发展方向 D.教皇理性地对待印刷术
2.宋元时期,“援佛入儒”提倡用佛教的思辨哲学和逻辑思维改造儒学,这成为当时儒者的共识。他们的做法( )
A.催生并完善了理学体系 B.加快了近代科学知识的传播
C.直接促进了佛教中国化 D.响应了三教并行的文化政策
3.朱熹认为历史 自然 医学 名物和制度等知识的学习对于儿童心性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儿童追求圣人境界的引导效果要远远大于抽象而空洞的理论讲解。朱熹的这一认识蕴含( )
A.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B.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
C.知行合一的哲学主张 D.注重实践的务实精神
4.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有大量身着时尚轻薄鲜丽春衫、骑马出行的女性;而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中女性屈指可数,衣着色彩淡雅恬静且大多是和孩童在一起,或在轿子里。这反映了宋代( )
A.儒家正统思想的强化 B.女性扮演经理家事角色
C.佛道思想的影响扩大 D.受市民文化的影响较大
5.程颐说:“天下之害,无不由末之胜也;峻宇雕墙,本于宫室;酒池肉林,本于饮食;穷兵黩武,本于征讨。凡人欲之过者,皆本于奉养:其流之远,则为害矣。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后人流于末者,人欲也。”程颢也说:“饥食渴饮,冬裘夏葛,若致些私吝心在,便是废天职。”这表明,二程( )
A.极力倡导限制君主的权力 B.宣扬天理以遏制臣民欲求
C.认为理和欲并不完全冲突 D.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6.有学者指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采录南朝王俭的小说《汉武故事》,刻意构建符合其政治需要的汉武帝形象,而相关记载不见于《史记》《汉书》等汉代基本史籍,因此可信度不高。该学者认为( )
A.史料的缺失导致不能还原历史真相 B.《资治通鉴》的历史叙述可信度低
C.研究者的立场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D.《史记》《汉书》等史籍更加可信
7.有史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熙熙攘镶的商市生活、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
A.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 B.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兴起
C.古典文化已达到顶峰 D.市民文化冲击了贵族文化
8.元代中期,武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仁宗说:“修身治国,儒道为切。”盛誉儒教,并恢复了中断八十余年的科举考试,专以程、朱所注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这说明元代中期以来( )
A.欲借助儒学以巩固统治 B.士大夫阶层参政热情高涨
C.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D.选拔人才方式趋于多样化
9.宋代印本小说有两大消费市场:一是文言小说读者群,包括上至皇帝,中层的一般士宦,下至太学生与州县学生;二是包围其外的白话小说读者群,文人士大夫也进入了这一消费群体。宋代一般印本书每册仅约三四百文,小说定价还要低廉。由此推知当时( )
A.商业发展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 B.社会核心价值观发生了嬗变
C.印刷术发展助推世俗文学繁荣 D.印本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
10.南宋学者陈亮指斥世儒自以为得正心诚意者,实皆麻木不仁,“举一世安于君父之仇,而方低头拱手以谈性命”。他提出“为士者”要有良好的品行,“居官者”要有处理政事的本领,君主要有“天下为公之心”,“立政之大体,总权之大纲”。据此可知,陈亮( )
A.认为道义与功利相互排斥 B.倡导义利统一的经国方案
C.具有一定的民主启蒙色彩 D.反对儒学吸收佛道的思想
参考答案:
三课前预习
1. 社会阶层流动 士人 雇佣 契约 土地买卖
2. 稻麦复种制 经济作物 宋
3.大都
4.绘画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
5. 阐释经书字句 学术为现实服务 伦理道德 基本价值观 以儒家礼法、伦理道德为核心 南宋后期
6. 交子 广州 泉州
四自我检测
1.A
2.A
3.B
4.A
5.C
6.C
7.A
8.A
9.C
10.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