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燃料与燃烧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CO2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
A.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C.CO2不溶于水
D.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2.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
3.“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多用一次性木筷 B.教科书循环使用
C.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 D.使用布袋购物
4.2019年11月9日是第28个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主题是“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下列有关防火、灭火做法正确的是
A.油锅起火立即用水浇灭
B.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顺风方向奔跑
C.在大火蔓延的前方砍伐出一条隔离带是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
D.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立即用水扑灭
5.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工业上通过以下反应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硅(SiO2)转化为硅:SiO2+2CSi+2C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发生了氧化反应 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C.碳表现还原性 D.碳表现氧化性
6.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
7.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与他人。下列关于安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实验
B.为了安全在加油站不能接打电话
C.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
D.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8.用如图装置进行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灯上的铜网罩的作用是使酒精充分燃烧
B.该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内黑色固体逐渐变红
C.试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D.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
9.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10.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都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构成 B.化学与安全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②空气、液氧、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氧分子 ③氯化钠分子是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①加油站、面粉厂要严禁烟火 ②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找泄漏 ③煤炉上放盆水防止CO中毒
C.物质与元素之最 D.物质鉴别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氧气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①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 ②鉴别过氧化氢、水——用二氧化锰 ③鉴别O2、CO2——用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1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CO2、CO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12.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一些装置,关于装置的选择和使用错误的是( )
A.甲装置既可以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也可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B.乙装置可作为利用干燥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C.丙装置测量氧气体积时,瓶内装满水,气体从c端进入,另一端与量筒相连
D.若盐酸和石灰石足量,选择甲、丙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a依然无法收集到一瓶CO2
13.碳原子是神奇的,既可构成世界上最软的矿物质石墨,也能构成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2017年合成出由碳原子构成的另外一种新物质T—碳。T—碳是一种蓬松的碳材料,内部有很大的可利用空间,密度非常小(约为石墨的2/3,金刚石的1/2),具有很高的硬度。下列关于T—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碳内部的可利用空间为其作为储能材料提供可能
B.相同体积的T-碳、石墨、金刚石,质量最轻的是石墨
C.T—碳、石墨、金刚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均生成二氧化碳
D.T—碳、石墨、金刚石都属于碳单质
14.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被还原为CO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5.关于下列装置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甲装置制取氧气 B.用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C.用丙装置收集氢气 D. 用丁装置收集氧气
二、填空题
16.从下列物质中选出其主要用途:①金刚石,②石墨,③C60,④焦炭。
(1)可用作切割大理石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
(2)可作润滑剂的是____。
(3)可作燃料和用于冶金工业的是____。
17.如果用洒精和水的混合液浸湿一块手绢,将手绢点燃,一阵熊熊火焰燃烧后,手绢完好无损。这一过程中,燃烧的物质是_____,燃烧后手绢完好无损的原因是_____。
18.按要求填空:
(1)6月9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一致同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知空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氧气、还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稀有气体等。按要求填空:
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 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制造氮肥,还可做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上述“温室气体”是指 ______;温室气体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2)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填序号,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
冰水混合物;洁净的空气;可口可乐;液氮;五氧化二磷;水蒸气。
19.用化学符号表示:
(1)潜水需要携带的是___________;
(2)用来填充探空气球的安全气体是___________;
(3)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气体___________;
20.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木炭,最终观察到红棕色______(填“变深”或“消失”或“不变”),漏斗中液面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其原因为:木炭具有______作用,使瓶中气体压强______外界大气压.
三、实验题
21.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1)判断木炭与氧化铜已经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用甲装置进行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
(3)高温下,碳还能与CO2反应,反应的现象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2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及进行性质实验的部分装置。
(1) 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检验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置,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水至 A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3)加入药品。添加块状CaCO3固体时,为避免打破锥形瓶,应将锥形瓶______________,再放入固体。添加盐酸时,将稀盐酸从_______________ (填仪器A的名称)倒入锥形瓶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向放置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C
6.D
7.D
8.B
9.D
10.D
11.D
12.D
13.B
14.B
15.C
16.(1) ① ②(2) ④
17.(1) 酒精 (2) 由于水和酒精蒸发吸热使手帕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故燃烧后手绢完好无损
18.(1) 混合物 氮气##N2 二氧化碳##CO2 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烧等
(2) ②③ ①④⑤⑥
19.(1)O2
(2)He
(3)CO2
20.(1) 消失 上升 (2) 吸附 小于
21.(1)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 石灰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 (3) 化合反应
22. (1) 夹紧止水夹 长颈漏斗内水柱不下降。 (2) 横放 长颈漏斗 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口 (3) 蜡烛一开始持续燃烧,之后熄灭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