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上册
一、单选题
1.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2.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3.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卫星,在火箭的制造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
B.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钛的元素符号是Ti
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4.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M的原子易失电子
B.x只能为7
C.M为金属元素
D.x为8时,M为阴离子
5.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Ne ②Mg ③Mg2+ ④H2O2
A.①②④都表示一个分子
B.③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C.④表示H2O2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6.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生活中的现象 解释
A 气体易被压缩 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B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 热胀冷缩 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D 水结成冰 因为分子发生了变化
A.A B.B C.C D.D
7.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
B.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8.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实验1 实验2 目的
A 压缩空气 压缩水 比较空气和水的分子间空隙大小
B H2O2分解制氧气 H2O2和MnO2混合制氧气 比较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C 硫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比较氧气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D 加热高锰酸钾 加热氯酸钾 比较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A.A B.B C.C D.D
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Y B.核外电子数:X=Z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X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
10.根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原子、②是分子
B.氯化钠由氯、钠两种元素组成
C.钠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钠离子
D.汞原子可变为水分子
11.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
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
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12.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3.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 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 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14.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属于同种元素
B.甲、乙、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丁中x=8
D.乙表示阴离子
15.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二、填空题
1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 ;
17.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 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_______,中子数=_________,核外电子数=___________。
18.下图是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填字母)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填字母)
(3)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4)根据E图示所给信息,推出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_____。
19.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这些微粒中:
(1)显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
(2)带正电的微粒有_____。
(3)同位素的氕、氘和氚原子具有不同的_____。
(4)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_。
(5)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_____。
(6)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_____。
20.如图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若B表示原子,则x=_____。
(2)A、C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_____。
(3)钛广泛应用于航空、宇航以及医学上。D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通过信息可知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科学家对于测定相对原子质量作出卓越贡献的是_____(填字母)。
A 侯德榜 B 张青莲 C 拉瓦锡 D 道尔顿
三、实验题
21.课堂上教师按照图1装置进行分子运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某化学兴趣小组把原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
(1)图1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2)按图2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1】向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步骤2】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浓氨水,立即用带导管的橡皮塞按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回答问题:①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的优点_______;
②除了证明分子不断运动,由此实验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③这个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__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22.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1)教材实验(如图1所示):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改进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人),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2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均匀后,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3)如果继续完成图3实验操作,对比实验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小明的实验改进最主要的优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A
4.D
5.B
6.B
7.D
8.D
9.C
10.D
11.B
12.C
13.A
14.B
15.A
16.氧元素(或O)
17.(1) 63 (2) 89 (3) 63
18.(1) D B (2) 3(或三) (3) 9
19. (1) 分子、原子、中子 (2) 质子、原子核、阳离子 中子 (3) 电子 分子 质子和电子
20. (1) 7 (2)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3) B
21.(1) 甲中溶液变红色 (2) 节约药品,更环保 (3) 微粒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浓氨水
22.(1) 烧杯B中的溶液变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 分子间有间隔 继续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 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或还能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