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
1978
徘徊
时期
1976-1978
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20世纪80年代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2017
中共十九大
新时代
巨大
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综合国力增强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课程标准
(1)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导入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2.7《人民日报社论》
上千万知识青年、下放干部、知识分子和其他城市下放人员要求回城,全国城镇有两千万人等待就业。
——《李先念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9年4月5日)
安徽省4000万农村人口中有3500万以上的人吃不饱肚子!
——李向前《旧话新题:关于中国改革起源的几点研究》
“文革”结束后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困境
思想僵化
经济衰退
就业困难
民主与法制遭到破坏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1、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上刊载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
请思考:
1、 材料中“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主要是在批评当时的什么现象?
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呢?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41年5月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 ——邓小平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意义:P169:①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
②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P169: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以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指导。
指导思想
3、内容:
①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战略决策:改革开放
③恢复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恢复了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④拨乱反正: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两个凡是
以阶级斗争为纲
个人崇拜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经济建设
集体领导
思
想
政治
经济
组
织
乱
正
拨
反
(邓小平)
改革开放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意义: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道路、新理论、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拓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转移标志 转移方向 原因或条件
1927年秋收起义 由城市转向农村 国民革命失败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 由农村转向城市 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十年动乱结束
(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原则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表现 ①“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 陆续得到平反
②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 等恢复了名誉
③国家改正了 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
④将 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
⑤支持 ,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重申侨务政策
党、政、军机关干部
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
错划右派分子
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
民主党派恢复活动
(三)1981年6月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意义: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四)1982年宪法
意义:
①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时间 粮食上缴量 被供应的粮食量
1953-1978 11.97(亿斤) 15.68(亿斤)
购销相抵后,凤阳农民不仅没有为国家贡献一粒粮食,反而吃进了3.71亿斤。每年到了春荒,凤阳县一些生产队由队长带领,拿着盖上公章的介绍信,打起花鼓,唱着辛酸的歌谣,踏上乞讨的道路。
——吴晓波:《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
定点购买
限制种类
限制重量
公社挫伤农民积极性
农民生活贫苦
计划经济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改革缘何而起
农村情况?
二、改革开放进程
改革缘何而起
改革开放之前,国企婆婆多,管得严。拿一个省级工厂来说,从厂长到车间主任的任命听主管厅的,……工人群体由劳工局负责,作为企业的具体负责人厂长,却没有任何权力,企业买套设备,甚至盖间厕所都要上级部门批准。
——杜进兴《请把管理企业的权利还给我》
1984年,35岁的张瑞敏被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器厂当厂长……很多年后,他回忆说“欢迎我的是53张请调报告,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人,10点钟时随便在大院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企业无自主权
工人无生产积极性
20世纪70年代末,一位日本记者访问重庆炼钢厂,看到两台正在使用的机器。他惊奇地发现这两台机器一台生产于1887年,一台生产于1905年。日本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以为标签的年代写错了,一打听才知道这两台机器是清末张之洞从英国引入汉阳兵工厂的。
与世界的差距拉大
城市情况?
二、改革开放进程
(一) 对内改革
1、农村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渐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小岗村1979年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还有钱,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平均每人400多元。在当时,对这群“叫花子”来说,这无疑是一座光芒四射的金山。
——马立诚、凌志军著作《交锋》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签订的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易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下,土地所有制不变,改变农业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
实质:生产关系已经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
分配方式:
集体所有——集体所有
人民公社——包产到户,家庭
平均分配——按劳分配
二、改革开放进程
(一)对内改革
1978年,先是在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逐步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机构改革
初步实行
普遍实行
二、改革开放进程
(一)对内改革
年代及农业政策 是否改变土地所有制 是否改变土地私有制 突出意义或问题
1950-1952土地改革 地主→农民 没有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53-1956农业合作社 农民→集体 改变 私有→公有 确立了农业的公有制
1958-1983人民公社化 无 提高公有化程度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1978年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无 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或调整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展开:1984年
初步尝试:特区试点
(一)对内改革
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核心是增强企业活力)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降温措施很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1985年2月18日,陈云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李瑞环同志在省长会上讲,摆个小摊顶个县官,汽车一响顶个县长,全家做生意顶个总书记,这句话非常形象。”社会上还有“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1984年7月,中国第一家股份国营企业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二)对外开放
1、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2、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0年经济特区
1984年末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沿海经济开放区
特点: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1990年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1998年内地开放
1987年
十三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82年
十二大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课题
1989年,《光明日报》刊发
《中国不能完全实行市场经济》
1990年,《北京日报》刊发
《中国的改革决不是完全实行市场经济》
1991年,《当代思潮》发表《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
姓“资”姓“社”争论场景,改革阻力重重
(三)深化改革
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把不争论作为一条原则定下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现在的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说起市场,又有人讲市场经济是搞资本主义。其实,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哪是有那么多清规戒律的主义。
——邓小平(1992,深圳)
南方谈话的内在逻辑:
“计划和市场不是……”
→社会主义本质
→发展生产力:(三个有利于)
→胆子再大一点:
→加快改革开放
1987年
十三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
“引进来”和“走出去”
1982年
十二大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课题
2001年
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92年
十四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深化改革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提出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指出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就姓“社”,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目标确立
基本框架确立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基本建立
到21世纪初,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理论完善
进一步完善
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中共十六大得到进一步完善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92
中共十四大
1997
中共十五大
破除了对领导人的个人崇拜
破除了对计划经济的崇拜
破除了对公有制的崇拜
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的过程
(五)稳步推进
1.发展目标:进入21世纪……
2.成果: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
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2、内涵: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一)“一国两制”构想
3、实践:港澳回归
①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意义: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从1997年至2017年,20年间,香港财政储备
增长近3倍;上市公司数目增长近3倍;
股市资本总值增长8倍。20年里,
香港获外资直接投资总额
增长超过10倍。
──数据整理自凤凰网
港珠澳大桥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二)台湾问题
1979年元旦
1992年11月
1993年4月
2005年3月
2005年4月29日
2015年11月7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两岸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
《告台湾同胞书》
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国家分裂法》,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反国家分裂法》
海协会会长与海基会董事长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汪辜会谈”
两位领导人在北京会面,是继重庆谈判以来两党主要领导人的首次会谈,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胡连会
两位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习马会
和平统一台湾的机遇和挑战
1.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
(1)强大的祖国(改革开放)
(2)正确的方针(一国两制)
(3)共同的信念(民心所向)
(4)交流的加强(沟通了解)
(5)国际的公认(一个中国)
2.和平统一台湾的不利因素:
(1)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猖獗;
(2)国际反华势力的粗暴干涉
两岸关系曲折中有发展;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主流;
国家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追求。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本课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