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地球的历史
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
THE HISTORY OF THE EARTH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质年代”和“界(代)”以及“化石” 的概念及其划分的依据。
学习目标 2
能够说出(写出)地球在距今不同地质年代的年份、地球的基本面貌、地壳运动情况及古生物情况。
地球的演化历程
2
新知导览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
论一块化石的诞生
地球的历史约有46亿年
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存留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过去生命的证据
化石是确定所在地层的年代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
三叶虫化石
恐龙化石
化石:过去生命的证据
何谓地层?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P14
一、地层和化石
地层的主要特点
1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2
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3
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
二、地球的演化史
地质年代单位:时间尺度由大到小
化石+层理结构+其他等 地质年代表
梁龙化石一般埋藏在哪个地质时代的地层中?
梁龙复原图
地球演化过程
前寒武纪
距今时间?
生命何时出现?
蓝藻的作用?
主要是那种矿产?
二、地球的演化史
冥古宙
1
只有有机质,没有生命。
元古宙
3
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改变,生物进一步演化出真核和多细胞生物。
太古宙
2
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太古宙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
前寒武纪: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
属于隐生宙,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约占地球历史90%。
地球形成之初,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气,缺少氧气。
①大气含氧量增加,出现生命迹象。
②海洋、陆地初步形成。
③前寒武纪是重要的金属矿成矿期。
-----前寒武纪
特点
古生代
距今时间?
海陆格局?
植物?
动物?
煤的来源?
二、地球的演化史
早古生代
1
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期:出现三叶虫、笔石、鹦
鹉螺等。
后期:陆地出现低等植物。
晚古生代
2
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
早期:鱼类繁盛;
中期:出现两栖类;
晚期: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
显生宙指寒武纪以来的时期。显生宙依次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距今5.41-2.52亿年。早古生代包括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时间跨度约1.22亿年。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时间跨度约1.67亿年。
①地壳运动剧烈,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到古生代后期出现联合古陆。
②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
③古生代末期,出现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95%的物种消失。
-----古生代
特点
中生代
距今时间?
海陆格局?
?
植物?
动物?
二、地球的演化史
古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意为“中间的生命时代”。
①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太平洋地带形成高大山系和丰富的金属矿产。
②裸子植物极度兴盛,也是重要的成煤期。
③中生代末期,出现物种大灭绝事件。恐龙消失,海洋一半以上的
无脊椎动物灭绝。
①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大陆开始漂移。
②爬行动物盛行,代表性动物是恐龙。
③裸子植物极度兴盛,与古生代同为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④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出现小型哺乳动物。
⑤末期发生物种大灭绝,恐龙的灭绝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
-----中生代
演化
历程
特点
新生代
海陆格局?
植物?
动物?
气候?
二、地球的演化史
①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②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了灵长类。
③第四纪人类出现,并出现多次全球气候冷暖交替。
①联合古陆在新生代最终解体,漂移到现在位置,形成现代海陆分布
格局。由于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高低起伏的地势。
②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生物界逐
渐呈现现代面貌。
③人类在第四纪出现,成为代表性生物。
④第四纪时期,全球气候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地球处于
温暖期。
新生代(距今6600万年至今)分为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意为“最近的生物时代”。
-----新生代
演化
历程
特点
课堂小结
1、化石
2、地层
3、地质时代单位
4、自制地史学简表
(一)前寒武纪
(二)古生代
(三)中生代
(四)新生代
二、地球的演化过程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距今时间
地壳运动
古地理环境
植物
动物
附录:地质年代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