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7 10:4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我们生活的世界,被称之为三维空间,三维世界空间宽广辽阔,时间漫长久远,我们难以永恒,但在精神世界里,人类却能够超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永恒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一起来探索精神的世界。
导入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重难点)
2.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彼此间的关系。(重点)
3.了解文章独特的写作视角,品味文章形象生动、鲜明新奇的语言。(重点)
广袤 积攒 宽宥 游弋 困厄 濡养 麾下
嘟囔 灰烬 自惭形秽 间不容发 金戈铁马
形销骨立 抽丝剥茧 鸠占鹊巢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可望而不可即
生字词
guǎng mào jī zǎn kuān yòu yóu yì kùn è rú yǎng huī xià
dū nang huī jìn zì cán xíng huì jiān bù róng fà jīn gē tiě mǎ
xíng xiāo gǔ lì chōu sī bō jiǎn jiū zhàn què cháo lǐ dài táo jiāng
xiāng dé yì zhāng kě wàng ér bù kě jí
1. 广袤:开阔,广阔。
2. 宽宥:宽恕,原谅。
3. 游弋:在水中游动。
4. 困厄:处境艰难窘迫。
5. 濡养:滋养。
6. 麾下:将旗之下,文中指手下、手中。
7.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8. 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词语释义
9. 金戈铁马:金属制的戈,披铁甲的战马,借指威武雄壮的军队,也指战争或军旅生涯。
10.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11. 抽丝剥茧: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12.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他人的居所。
13. 李代桃僵:“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疆。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意思是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14.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彰,显著。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曾获庄重文文学奖、昆仑文学奖、当代文学奖、北京文学奖等,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今天,所学的这篇文章《精神的三间小屋》是一篇说理性散文。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我们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即:盛放着我们的爱和恨、我们的事业、我们自身的三间小屋。
2.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首先,引用名言,并将人的精神比作小屋,引入话题——我们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然后,作者从我们应该修建盛放着我们的爱和恨、我们的事业、我们自身的小屋三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升华,指出在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基础上,我们要拓宽我们的精神旷野,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2.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1.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把我们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
1.布置自己的精神世界时,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
2.同时认真地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缤纷和谐、相得益彰。
3.用独立的思考来重塑自我。
分析理解
2.“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其中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是根本,是基础,我们只有拥有了主见,才能明确自己所爱的和所恨的是什么,才能懂得什么样的事业适合自己,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
3.本文语言形象生动、鲜明新奇,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例如,第8段中的“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把有爱的小屋比作金色池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屋的美好,非常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第14段中的“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作用:使说理生动形象,鲜明新奇,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课堂总结
本文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己的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1.集议论、描写于一体。
文章综合运用议论和描写两种表达方式。对三间小屋的描写,各有特色。议论如“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
2.构思新颖独特。
作者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对人的心灵活动疆域的思考,独辟蹊径,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意义,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人类精神大厦的建设问题,令人耳目一新。
艺术特色总结
在三间小屋小屋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矗立精神大厦。大厦里可以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一片丹心,可以有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无私奉献,可以有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广阔胸襟,这里可以有范仲淹的“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可以有欧阳修的“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的与民同乐……
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生是否只需要这三间小屋就可以了?
延伸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