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说明: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4分)
一、选择题(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确凿(záo) 捡起(jiǎn) 论语(lùn) 循规蹈矩(jǔ)
B.脑髓(suǐ) 攒成 (zàn ) 不愠(yùn) 情不自禁(jìn)
C.菜畦(qí) 斟酒(zhēn) 收敛(liǎn) 花团锦簇(cù)
D.珊瑚(shuān) 倜傥(tì) 迁徙(xǐ) 三省吾身(shě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殉职 冤枉 热忱 纯萃 B.虐待 鄙薄 希冀 慷慨
C.干涸 坍塌 帐篷 呻吟 D.惩戒 怂恿 禁锢 安详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在句子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到派出所的警察找到小明同学,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因为帮助打架致人重伤的远房表哥外出“避难”也触犯了法律。
B.我们班的向大和向二是一对双胞胎,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们俩都形影不离。
C.在有口皆碑的事实面前,燕子同学才不得不承认了自己中午在教室里捣乱,影响同学们休息的事实。
D.老师刚公布了我们班在全区数学竞赛中的成绩,小川就迫不及待地询问老师:“奖品什么时候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回首过去的学习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B.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D.珍视杨绛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塑生命的人》是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海伦·凯勒,再塑她生命的人是安妮·莎莉文老师。
B.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宋人把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华盖集》《热风》和散文诗集《野草》。
二、情景默写(7分)
6.根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5)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7分)
7.综合性学习。
岳纸中学将举行“成长的足迹”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1)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仿照示例,写出活动名称。
示例:聆听名人故事
(2)请你以文学社社长的身份给著名女作家秦文君打电话,邀请她于6月20日下午两点到学校礼堂作关于成长的主题报告。请写出你的电话内容。
(3)下列篇目选自《朝花夕拾》,请任选一篇,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阿长与<山海经>》 《父亲的病》 《藤野先生》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46分)
四、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逄君。
8.下列对该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了李杜二人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暗寓了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D.后两句当中的“正是”和“又”两个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阅读(10分)
阅读《论语》中的下列语录,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友便佞③,损矣。”(《论语·季氏》)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④子曰:“由,诲女④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⑤也。”(《论语·为政》)
⑤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注释】①谅:诚信。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便佞:善于花言巧语,丽言不符实。④女:同“汝”,你。⑤知:同“智”,聪明。⑥亡:同“无”。
1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3)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 (4)日知其所亡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章号 内容 主张 章号 内容 主张
第①章 择师之道 (1) 第③章 (3) 学思结合
第②章 (2) 交益友,拒损友 第④章 学习态度 (4)
13.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⑤章内容的理解。
六、现代文阅读(26分)
阅读《位置》,完成小题。
位置
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是在苦弱中挣扎,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他听了,得到安慰似地笑笑。
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浓烈的气味。”
④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吗?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
⑤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流了多少汗?”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⑥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⑦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
⑧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忙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
(有删改)
14.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表补充完整。
1 ① “我”出言安慰
2 ② “我们”感到尴尬
3 送水工自备鞋套进门 ③
4 ④ “我们”心安
5 得到老人与送水师傅的夸赞我 “我”感到脸红
15.(1)第四段中划线句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什么作用?
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
(2)根据上下文,在第⑧段末尾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话。
16.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中“位置”的理解?
17.听了老人的话,“我”感触颇深,回来后“我”想写一段话发在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聪明的同学,请你帮文中的“我”把这段话拟出来。(80-100字)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丁香花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泉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在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丁香花,白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白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在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哪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④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⑤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隔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跑出去,在哐当哐当的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⑥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他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的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
⑦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他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⑧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每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18.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
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__________二识丁香花→______________三识丁香花。
19.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句中“苦味”有什么含义)
②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0.通读全文,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历,说说从丁香花儿的哪些特点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七、名著阅读(6分)
2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_____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选自《五猖会》)
①“我”因什么事“急急诵读”?②事后“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简要概括。
(3)《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叙述了父亲临终时“我”在衍太太的催促下不断大声呼叫父亲的一幕,结尾处,①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三部分 书面表达(50分)
八、作文(50分)
22.根据要求写作。
人好比河:所有河里的水都一样,可是每一条河都是有的地方河身狭窄,有的地方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宽阔,有的地方水流缓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澈,有的地方河水冰凉,有的地方和水混浊,有的地方河水暖和。
(列夫 托尔斯泰《复活》)
我们身边的人也是这样,有时他文静,有时他活泼;有时他严厉,有时他和蔼;有时他情绪低落,有时他乐观向上——。
请以“他(她)像一条河,在我的身边流过”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④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说明: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4分)
一、选择题(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确凿(záo) 捡起(jiǎn) 论语(lùn) 循规蹈矩(jǔ)
B.脑髓(suǐ) 攒成 (zàn ) 不愠(yùn) 情不自禁(jìn)
C.菜畦(qí) 斟酒(zhēn) 收敛(liǎn) 花团锦簇(cù)
D.珊瑚(shuān) 倜傥(tì) 迁徙(xǐ) 三省吾身(shěng)
【答案】C
【详解】A.lùn—lún;B.zàn—cuán;jìn—jīn;D.shuān—shān;shěng—xǐng;故选C。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殉职 冤枉 热忱 纯萃 B.虐待 鄙薄 希冀 慷慨
C.干涸 坍塌 帐篷 呻吟 D.惩戒 怂恿 禁锢 安详
【答案】A
【详解】A.有误,纯萃——纯粹;故选A。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在句子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到派出所的警察找到小明同学,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因为帮助打架致人重伤的远房表哥外出“避难”也触犯了法律。
B.我们班的向大和向二是一对双胞胎,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们俩都形影不离。
C.在有口皆碑的事实面前,燕子同学才不得不承认了自己中午在教室里捣乱,影响同学们休息的事实。
D.老师刚公布了我们班在全区数学竞赛中的成绩,小川就迫不及待地询问老师:“奖品什么时候发?”
【答案】C
【详解】A.“恍然大悟”意思是心里猛然间清醒,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符合语意;
B.“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符合语意;
C.“有口皆碑”的意思是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因此,该词语是一个褒义词,不能用来指干错事、坏事。可改为“铁证如山”等词语;
D.“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符合语意;
故选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回首过去的学习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B.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D.珍视杨绛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答案】D
【详解】A.一面对两面,把“成败”改为“成功”;B.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等措施”;C.“约”与“左右”语义重复,去掉任意一个;故选D。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塑生命的人》是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海伦·凯勒,再塑她生命的人是安妮·莎莉文老师。
B.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宋人把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华盖集》《热风》和散文诗集《野草》。
【答案】B
【详解】B.“战国末期”有误,应为“春秋时期”。故选B。
二、情景默写(7分)
6.根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5)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3)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4)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5) 回乐烽前沙似雪 (6)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7)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作答时,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笔画写准确。注意“殆、博、于、烽、州”易写成别字,“罔、怜”笔画易写错。
三、综合性学习(7分)
7.综合性学习。
岳纸中学将举行“成长的足迹”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1)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仿照示例,写出活动名称。
示例:聆听名人故事
(2)请你以文学社社长的身份给著名女作家秦文君打电话,邀请她于6月20日下午两点到学校礼堂作关于成长的主题报告。请写出你的电话内容。
(3)下列篇目选自《朝花夕拾》,请任选一篇,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阿长与<山海经>》 《父亲的病》 《藤野先生》
【答案】(1)示例:阅读文学名著、观看励志电影、参观英雄故居等。
(2)示例:秦老师,您好!我是XX市XX学校文学社社长,很冒昧打扰您,想邀请您在百忙之中来我校做一个关于成长的主题报告,时间初定为6月20日下午两点,地点是学校礼堂。不知道您是否方便?
(3)示例一:《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作者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使他看到了劳动人民的善良,让他明白了很多道理。阿长买来的《山海经》,使童年的鲁迅逐步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乃至在文学上影响了他一生.示例二:《父亲的病》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到人生的伤悲。
示例三:藤野先生是鲁迅在留学时的老师。在日本留学学医期间,日本“举国上下都弥漫着鄙视中国人的风气”,藤野先生不但不歧视他,反而对他这个中国学生特别热情、友好与尊重;藤野先生还特别理解和尊重他,尊重他的人生选择.这令饱受歧视的鲁迅终生怀念与感激。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生活习惯、治学态度和日本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解】(1)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某活动个主题设计活动,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与这个主题相契合,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根据题干“成长的足迹”这一主题来设计活动,然后根据示例的格式进行拟写即可。示例:阅读文学名著、观看励志电影、参观英雄故居、举办演讲比赛、举报绘画比赛、举办征文比赛等,选取其中一个作答即可。
(2)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本题属于电话通知某个事项,所以一定要有称呼,自己介绍,时间、地点、事件都要交待清楚。邀请的人是著名女作家秦文君,可称呼为“秦老师”,自己的身份是文学社社长,事件及时间、地点是“6月20日下午两点到学校礼堂作关于成长的主题报告”。据此进行拟写即可,注意语言表达要得体、简练、准确。
(3)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解答此题,从题干中给出的三篇课文中选取其中一本,然后从文中选取能对鲁迅成长产生影响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示例:《父亲的病》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庯医的痛恨,让人体会到人生的悲凉,也让鲁迅长大后想学医,以救治像父亲一样病痛折磨的病人。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46分)
四、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逄君。
8.下列对该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了李杜二人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暗寓了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D.后两句当中的“正是”和“又”两个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8.C
9.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解析】8.C.本诗后两句也是叙事,并不是直抒胸臆。故选C。
9.本诗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出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态度。
五、课外阅读(10分)
阅读《论语》中的下列语录,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友便佞③,损矣。”(《论语·季氏》)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④子曰:“由,诲女④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⑤也。”(《论语·为政》)
⑤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注释】①谅:诚信。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便佞:善于花言巧语,丽言不符实。④女:同“汝”,你。⑤知:同“智”,聪明。⑥亡:同“无”。
1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3)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 (4)日知其所亡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章号 内容 主张 章号 内容 主张
第①章 择师之道 (1) 第③章 (3) 学思结合
第②章 (2) 交益友,拒损友 第④章 学习态度 (4)
13.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⑤章内容的理解。
【答案】10.(1)跟从(学习) (2)迷惑,这里指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3)教导 (4)每天
11.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2.(1)择善而从(2)择友之道(3)学习方法(4)谦虚或实事求是
13.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
【解析】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从,跟从(学习)。
(2)句意: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罔,迷惑,这里指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3)句意: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诲,教导。
(4)句意: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日,每天。
11.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不舍昼夜,昼夜不停。
12.考查对内容理解。
(1)根据“择其善者而从之”可知,择师之道是“择善而从”。
(2)“交益友,拒损友”说的择友之道。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这一章说的是学习方法,要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
(4)第四章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这一章讲的是学习态度,要实事求是,谦虚好学。
13.考查句段理解。
第五章的意思是: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由此可知,子夏认为,好学就是勤奋,每天都要学习,都要有所进步。复习旧的知识,掌握新的知识。
【点睛】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②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③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④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⑤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⑥孔子在河边说:“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白天和黑夜都不会停止。”
六、现代文阅读(26分)
阅读《位置》,完成小题。
位置
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是在苦弱中挣扎,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他听了,得到安慰似地笑笑。
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浓烈的气味。”
④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吗?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
⑤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流了多少汗?”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⑥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⑦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
⑧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忙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
(有删改)
14.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表补充完整。
1 ① “我”出言安慰
2 ② “我们”感到尴尬
3 送水工自备鞋套进门 ③
4 ④ “我们”心安
5 得到老人与送水师傅的夸赞我 “我”感到脸红
15.(1)第四段中划线句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什么作用?
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
(2)根据上下文,在第⑧段末尾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话。
16.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中“位置”的理解?
17.听了老人的话,“我”感触颇深,回来后“我”想写一段话发在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聪明的同学,请你帮文中的“我”把这段话拟出来。(80-100字)
【答案】14.①送水师傅下岗 ②儿子嫌弃送水工 ③我感到不安 ④饮水机搬到门边
15.(1)示例: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写出2个),写出了师傅听到我与儿子的对话后心中的尴尬(或难堪、难为情、歉意),表现了送水师傅的淳朴,为下文写师傅进门穿鞋套以及我和儿子将饮水机搬到门边做铺垫。
(2)示例:没想到那点微不足道的小事,竟然被如此郑重地提起。(或那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值得被如此夸赞。)
16.示例:标题“位置”,既是指饮水机摆放的位置,更是指心中为别人留的位置。
17.围绕“心中要装着他人,多为他人着想,并且要从身边小事、甚至细节做起”来谈即可。
【解析】14.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能力。
从结构图内容可知,左侧填写的是发生的故事,右侧则填写“我”的感受。
从第②段“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他听了,得到安慰似地笑笑”可知,得知送水师傅下岗,“我”出言安慰;
从第③段“嗯,有一股气味”“你没闻到啊?一股浓烈的气味”、第④段“打我干吗?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可知,儿子嫌弃送水工,从第④段“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可知,“我”送水师傅都感到尴尬;
从第⑥段“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可知,送水工自备鞋套进门。从“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可知,这让“我”感到不安;
从第⑦段“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可知,饮水机搬到门边。从“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可知,这让“我们”心安;
从第⑧段“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可知,“我”得到老人与送水师傅的夸赞。从“我脸一红,忙说”可知,“我”为此而感到脸红。
15.本题考查关键词句的赏析。
(1)题考查关键词句的赏析。
划线句中“站、扭、说”都是对送水师傅的动作描写;“满脸通红,歉疚”是对他的神态描写;“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则是语言描写。“站、扭、说”写出送水师傅被抱怨后的慌乱的动作,表现出他的不知所措;“满脸通红,歉疚”则写出他的难为情,表现他对自己行为不当的歉疚;“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这一语言,则表现出他的淳朴和担当。
再联系第⑥段“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第⑦段“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可知,为下文写师傅进门穿鞋套以及我和儿子将饮水机搬到门边做铺垫。
(2)本题考查句子的补写,写出的句子要符合上下文语境,从“我脸一红”可知,“我”对老人的表扬应该表达说些谦虚的话语,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这件事原本是我考虑不当,您这番夸赞,让我当之有愧。
16.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
从第⑦段“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可知,“位置”表面是指饮水机在门口摆放的位置;
从第⑨段“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可知,“位置”暗指一个人内心里装着别人的地方。
17.本题考查理解与运用能力。要联系上下文,围绕“心中要装着他人,多为他人着想,并且要从身边小事、甚至细节做起”来谈即可。
示例:是呀,夫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诚如斯言,在与人的交往中,我们要多为其他人考虑,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如果没有事先加以考虑,或者你的一次无心之过便会中伤他人的内心。当你为他人着想时,即使只是一句问候,也会良言一句三冬暖,所以在与别人交往时多为他人着想,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丁香花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泉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在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丁香花,白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白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在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哪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④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⑤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隔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跑出去,在哐当哐当的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⑥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他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的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
⑦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他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⑧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每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18.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
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__________二识丁香花→______________三识丁香花。
19.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句中“苦味”有什么含义)
②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0.通读全文,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历,说说从丁香花儿的哪些特点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答案】18. 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的单口相声; 深夜里,在胡同的路灯下
19.①一语双关,表面是指由于生病,吃药的药液很苦;深层是指由于听力受损不能参加高考,内心感到苦闷、忧伤。
②排比联想(想象),通过眼前的丁香花,联想出陈涌泉、乾隆、刘墉三个人的形象特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与赞美。且运用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20.丁香花枝繁叶茂,清香远溢。告诉我们要努力绽放自己的生命,提升自我品格;
丁香花生长在胡同深处。告诉我们要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丁香花,不争不抢话头,甚至不爱说话。告诉我们要学会自我沉浸;
不畏惧生命中的一些挫折与苦难,人生是美好的。
【分析】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根据题干提示,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提炼概括。文章在第①段首交代,“初识丁香花, 是在废品站里”;第③段段首“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第⑥段段首“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分别交代了三次认识丁香花的经历,据此即可整理出答案。
19.本题考查对词句的赏析。
①解答此题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分析其在句子中的内涵。“苦味”本义指味道的一种,结合第④段“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理解“苦味”,指的是生病,吃药的药液很苦,结合语境“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分析,“苦味”的深层内涵指的是自己没有通过考试内心的“苦”,即忧伤、苦闷。
②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结合句子内容来看,“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三句话句式相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增强语势,强化感情。由“眼前浮现出”可知,“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这是作者想象到的,运用了联想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当时看到丁香花时的丰富联想,表达我对丁香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0.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启悟能力。本文写了作者三次认识丁香花的经历,可以结合三次认识的内容来概括答案。第一次是在书籍中认识丁香花的,通过书中的介绍,我了解到丁香花枝繁叶茂,清香远溢,由此告诉我们要努力绽放自己的生命,努力塑造自我品质;第二次是在相声中引发了想一睹丁香花真容的想法,没有深刻的感悟;第三次,亲眼看到了丁香花,由第⑥段“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他开放在这时”可知,它长在胡同深处,却默默地开花,以此感悟到:我们也应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由第⑦段“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分析,以此感悟到我们也应如花一般不争不抢,学会自我沉浸。由“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他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分析,以此感悟到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我们要不畏惧,坦然面对,感受人生的美好。
七、名著阅读(6分)
2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_____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选自《五猖会》)
①“我”因什么事“急急诵读”?②事后“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简要概括。
(3)《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叙述了父亲临终时“我”在衍太太的催促下不断大声呼叫父亲的一幕,结尾处,①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1) 长妈妈(阿长) 藤野先生
(2)①“我”渴望去看五猖会,却被父亲强迫背书,背过才能去。
②一开始“我”迫切想去看五猖会,但背完书后去看五猖会的情绪没有原来那么高了。
(3)①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
②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爱和对父亲离去的愧疚与痛惜。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他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首次出版。此文集多侧面描写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文集以记事为主,加以抒情与议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幽默和讽喻。
(1)本题考查对名著中人物的识记。
解答本题,要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注意对与人物形象有关的故事情节进行识记。根据“给哥儿买来‘三哼经’”这一提示,可知对应的文章是《阿长与<山海经>》,所填的人物是阿长;根据“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这一提示,可知对应的文章是《藤野先生》,所填的人物是藤野先生。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和对人物情绪的分析。
解答本题,先调动与《五猖会》相关的知识积累,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作答。《五猖会》主要记述了“我”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要去看五猖会,却在临出发前被父亲要求背出《鉴略》才能去的故事。文段写的正是“我”背诵《鉴略》的情节,由“急急诵读”,可以看出“我”想去看五猖会的迫切心情。结合原文末尾的“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可以看出,“我”背完书后去看五猖会的情绪没有原来那么高了。
(3)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及作者情感的掌握。
解答本题,需认真阅读名著,结合《父亲的病》中的相关内容,深人体会作者的情感。根据《父亲的病》中的“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可知,“我”大声呼叫父亲,使他感到痛苦,不能安静地离开。作者每每想到此处,便感到不安和内疚,认为自己做错了,这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爱,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离去的愧疚与痛惜。
第三部分 书面表达(50分)
八、作文(50分)
22.根据要求写作。
人好比河:所有河里的水都一样,可是每一条河都是有的地方河身狭窄,有的地方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宽阔,有的地方水流缓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澈,有的地方河水冰凉,有的地方和水混浊,有的地方河水暖和。
(列夫 托尔斯泰《复活》)
我们身边的人也是这样,有时他文静,有时他活泼;有时他严厉,有时他和蔼;有时他情绪低落,有时他乐观向上——。
请以“他(她)像一条河,在我的身边流过”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④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
【范文】
她像一条河,在我的身边流过
她就像一条河,一条流经我心田的河……
那个夏天,她提着一个大西瓜来我家,一边擦汗,一边笑着说:“不累!一点儿都不累!”分西瓜时,她笑盈盈地看着我,说:“多吃点,我不爱吃。”高兴得就像自己正吃着蜜糖一般。
那时,妈妈失业后无依无靠,是她向我们伸出了援手。她走到我的身边,俯下身去,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来我们这吧,和姥姥一起生活。”
于是,在一个清风吹拂的早晨,姥姥带着我坐上了火车,越过大山和小河,来到了姥姥的家里。
一起生活的那些日子里,姥姥总会把自己辛苦积攒下来的钱,拿去买我最爱吃的零食,哪怕手头剩下的钱连菜也买不起了。那段时间里,我受到了姥姥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呵护,有如寒冷的小麦盖上了厚厚的雪被,温暖如春,幸福如蜜。在姥姥的关爱下,我也学会了照顾自己。
时光就像小河的流水,日夜不停向前奔流。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不得不告别亲爱的姥姥,踏上回程的火车,那一刻,我的心中真的很难过,想着,假期里一定要回到这里,看望爱我的姥姥。
可是,离开后,我却因学业繁重而没多去看看她。直到姥姥离开人世的那天,她仍记挂着我,念叨着怎么不见我的踪影。每次念及,悔恨便溢满我了的心头。原来,时光真的就像是一条不会停留的小河,带着我们最爱的人,流向了远方……
从我记事开始,姥姥就是个老太太,那么老,好像从来不曾年轻过,好像生来只是为了做我的姥姥。因为我的不珍惜和不懂事,她对我的付出与我对她的回报是那么的不对等!她的经历,她给我讲过的故事,我记住了的可谓少之又少;她待我如掌上明珠,而我只唤她一声“姥姥”。
姥姥是一条河,一条从我身边匆匆流过的河,一条永远在我心里流淌的河……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他(她)像一条河,在我的身边流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比作“一条河”,富有诗意,结合托尔斯泰的名言来理解,这条“河”或许平静,或许水流湍急,或许清澈,或许温暖,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就像有的人,像河水样从我们的身边流过,带给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带给我们美好的回忆。因为题目中有“河”的喻体出现,所以写作中可以运用与之应景的自然河水的描写与之对应,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如写“父亲”对自己的影响:时而严厉,就像起了波浪的河水,让人感觉紧张;时而平静,就像缓缓流过的河水,让人心情舒畅;时而活泼,就像微波粼粼的河水,泛起层层涟漪,带给人美的享受……最后归纳:父亲就像一条小河,给我莫大的人生启迪,他对我的人生影响就像河水在我身边流过,带给我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教会我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据此分析选择素材作文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