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7 10:4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毕淑敏语录
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毕淑敏《造心》
毕淑敏语录
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毕淑敏《造心》
毕淑敏语录
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诚,我相信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
———毕淑敏《素面朝天》
毕淑敏语录
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如果你不能确定你往哪里走,那么此处就是你的葬身之地。——毕淑敏《心灵七游戏》
走入毕淑敏
毕淑敏
祖籍山东,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
“文学的白衣天使”
医生时代
(17岁)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当兵11年
历任卫生员,军医
(28岁)1980年转业回北京进工厂做主任医师
作家时代
(35岁)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9年加入中国作协
1991年毕业于北师大研究生院中文系,心理学博士方向结业
现在是注册心理咨询师,国家一级作家,
中国海洋大学客座教授
代表作品
小说《女心理师》,《红处方》,《预约死亡》等。
散文《我很重要》《素面朝天》《提醒幸福》《芒果女人》《今世的五百次回眸》等,至今已发表400万字的作品,获奖无数
07年以版税365万
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14名
精神的三间小屋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其给予的生活启示,积极建构个体精神空间。
2.把握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3.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学习目标
广袤( ) 积攒( ) 宽宥( )游弋( ) 惊骇( ) 濡养( ) 麾下( )嘟囔( )坍塌( )灰烬( ) 窗棂( )轻觑( )赘生物( ) 间不容发( )
自惭形秽( )困厄( )抽丝剥茧( )鸠占鹊巢( )
相得益彰( )金戈铁马( ) 形销骨立( )
李代桃僵( ) 可望而不可即( )
mào
zǎn
yòu

hài

huī
dū nānɡ
tān
jìn
línɡ

zhuì
jiān
huì
jiǎn
jiū
zhānɡ
生难字
预习测评
《精神的三间小屋》PPT-完美版
《精神的三间小屋》PPT-完美版
è

xiāo
jiāng

词语解释
自惭形秽:
广袤:
积攒:
可望而不可即:
宽宥:
间不容发:
《精神的三间小屋》PPT-完美版
《精神的三间小屋》PPT-完美版
原指因自己的举止容貌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开阔,广阔。广,从东到西的长度。袤,从南到北的长度。
一点(儿)一点(儿)地聚集。
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
宽恕,原谅。
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游弋:
形销骨立:
轻觑:
濡养:
俯拾即是:
《精神的三间小屋》PPT-完美版
《精神的三间小屋》PPT-完美版
在水中游动。
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轻视,小看。
滋养。
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皆是。
不知所措:
林林总总:
鸠占鹊巢:
李代桃僵:
驰骋:
相得益彰: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遭受困窘或处境为难时心神慌乱。
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杂乱众多。
斑鸠占据喜鹊的巢。比喻强者欺凌弱者,获得现成的东西。
李树代替桃树僵死。比喻兄弟相爱相助,患难与共。后用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①骑马奔跑,奔驰。②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漫游。
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题目“精神的三间小屋”是本文的论题还是论点?
阅读1-6段,说说文章是怎样引出论题的?
2.“三间小屋”里分别盛放着什么内容?
3.对于如何修建、布置这三间小屋,作者给了我们什么建议?
理由是什么?
4.我们为什么要修建、布置这三间小屋?
5.打理好这三间小屋是不是我们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
通过引用名言和类比的方式,引起话题。
①引用的两句话都借助空间来描述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作者借此将抽象的精神世界与具象的空间概念关联起来,并由“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这样的类比,提出“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的问题。
②之后,作者继续用类比的方式,从实际居住的“两居室窄巴点,三居室虽说并不富余,也算小康了”,自然地引出为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的论题。
1.题目“精神的三间小屋”是本文的论题还是论点?
论题
阅读1-6段,说说文章是怎样引出论题的?
2.“精神的三间小屋”里分别盛放着什么内容?
3.对于如何修建布置这三间小屋,作者给了我们什么建议?
理由是什么?
小屋 盛放的东西 作者的建议 理由
第一间
第二间
第三间
我们的
爱和恨
我们的事业
我们自身
要洒扫庭院,清扫
负面的垃圾,给爱
留下足够的空间。
规划自己的事业,
使事业和人生呈现
缤纷和谐、相得益
彰的局面。
要形成独立自主
的思想、精神
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人的
福气就大;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
苦雨,人的精神就悲戚压抑。
我们一生花在事业上的时间很多。
如果喜欢它,它就是快活和充满创
意的时光;如果不喜欢它,漫长的
岁月里,每一天都是折磨。
没有独立思想、人云亦云是人们
常犯的错误。
4.我们为什么要修建、布置这三间小屋?
三间小屋象征着个人精神的栖息地,每个人都应努力、真诚地修筑好自己精神的空间,这既是我们的权利与义务,也可以让我们健康、庄严。
5.打理好这三间小屋是不是我们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
中心论点
不是,作者在最后一段鼓励我们“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
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无比辽阔。
品味语言
本文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举例分析。
(1)本文重在说理,却善用文学性的笔法进行描绘、阐述,体现了作家的感性和抒情性。
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
这样的笔法比一般的说道理更感性,更抒情,也更有文采。
(2)运用了大量比喻,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富有文采。
①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
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
运用比喻,把有爱的小屋比作金色的池塘,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小屋的美好、幸福。
③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
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们头脑里只有别人的
思想,而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思想和精神的状态。
比喻论证
①对父母的尊敬,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
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真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
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
②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
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③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
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
真诚。
(3)运用大量排比,增强语势,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4)运用对比来突出观点。
对比论证
①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
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入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
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②假如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的爱好,这七万个小时,将是怎
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七万个小时,
足以让花容磨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
在背。
③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
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这些对比,把问题的正反面都展现出来,强化了对精神的三间
小屋内涵的阐释,使人印象深刻。
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其中盛放我们自身的小屋是根本,是心灵大厦的基础,我们只有拥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明确自己所爱和所恨的,才懂得什么样的事业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
本文构思新颖独特。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己的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本文是一篇融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阐述,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