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3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7 14:1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单元索引】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17-18世纪欧美
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里,“国王”“皇帝”这些事物似乎只有遥远的童话世界才会有,然而,虽然现代社会如此发达,却仍然有不少国家有国王,甚至是一些发达国家。比如哪些
白金汉宫是英国的皇宫
日本皇宫: 现任天皇和皇室的宫殿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英国首相伊丽莎白·特拉斯
唐宁街10号
白金汉宫
2022年9月8日,查尔斯三世继承了王位,并发表声明悼念母亲伊丽莎白二世。 9月10日,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在圣詹姆斯宫正式宣誓登基成为英国新君主。
他们谁才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
君主立宪制
是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通过立宪,确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这是一种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最先开创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是英国。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权利法案》的内容、意义。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目录索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革命成果的巩固——《权利法案》


思维导图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历史传统:
(1)基本原则:1215年颁《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
定没经协商,国王无权征税 ,确立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形成王权受限的传统
非经贵族会议的决定,不得征收额外税金;
对任何自由人非经合法判决,不得逮捕、监禁、没收财产或放逐维护贵族出境;
保护商业自由等。
限制征税权,王权有限
保护商业自由
维护贵族特权
《大宪章》部分规定:
13世纪英国,
羊皮纸卷上的《大宪章》在历史上第一次限制了封建君主的权力
议会(征税权)
上院 下院
(贵族) (骑士、平民)
(2)议会制度:13世纪末基本确立,议会掌握征税权。
又称贵族院,议员不由选举产生,部分是世袭贵族。
伦敦威斯敏斯特宫(议会大厦)
新航路开辟航线图
【观察地图】说一说英国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地处大西洋沿岸,欧洲的西北角。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重心有何变化?
英国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地中海 大西洋沿岸
手工工场
租地农场
新贵族:资产阶级化的、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中小贵族。
资产阶级、新贵族
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英国下议院
詹姆士一世
查理一世
随着资产阶级、新贵族力量迅速壮大,与王权的冲突日益激烈。









君权神授
“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1)詹姆士一世时期:推崇君权神授理论;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2. 17世纪的斯图亚特王朝: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2)查理一世时期: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权力。
统治期间,经常用逮捕、监禁、罚金等形式镇压敢于反对他的人,他还采取种种措施,打击资本主义工商业。
查理一世
2. 17世纪的斯图亚特王朝: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内容:在没得到议会同意情况下,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能在居民家中驻军。
结果:查理一世解散议会,议会和王权矛盾激化。
(3)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
2. 17世纪的斯图亚特王朝: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查理一世把专制统治推行到苏格兰,引起苏格兰人民愤怒,苏格兰贵族和资产阶级发动战争,攻入英格兰北部。查理一世为筹划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1.爆发原因:
(1)直接原因:
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查理一世得到拨款解散议会双方矛盾激化。
难点
英国议会大厦
查理一世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发展资本主义
国王
封建专制统治
>
阻碍
(2)根本原因: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地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斗争双方:
克伦威尔
英王查理一世
国王军
议会军
VS
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 VS 议会(资产阶级、新贵族)
4.革命过程:(1640年-1688年)
(1)开始标志: 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查理一世为了筹划军费,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议会上,资产阶级及新贵族,提出提高议会权力、限制王权的政治要求,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夺取政权的政治要求和历史使命,查理一世派军队闯入议会,挑起内战。所以议会的重新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马斯顿荒原战役
决定性战役——纳西比战役
两次内战
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2)高潮: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根据议会设立的高等法庭的判决,查理一世以暴君、叛徒、杀人犯和人民公敌的罪名,于1649年1月30日被斩首。
处死查理一世,不仅仅是查理一世生命的结束,其意义在于否定了君权神授。
成为共和国的英国是否真的实现了民主制?为什么?
克伦威尔(1599—1658年)出生于新贵族家庭,17岁进入剑桥大学,后在伦敦学习法律。在内战中为打败王军立下汗马功劳。为巩固革命成果,他对外兼并苏格兰,远征爱尔兰,发动对荷兰战争。但同时又解散议会,宣布为“护国公”,成为英国的军事独裁者,使共和国名存实亡。
(3)护国政治:克伦威尔任“护国公”,实行军事独裁。
实质:个人专权统治
1660年,查理二世就任国王。
英国恢复了君主制。继任者
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和专
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
起了人民的反抗。
(4)复辟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天主教徒:支持王权的,保守党;
新教徒:主张推翻王权,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5)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威廉、玛丽执政。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经议会决定,邀请玛丽和荷兰执政威廉入主英国,共同为英国国王。被称为“不流血的革命”。
威廉三世
玛丽二世
【巩固练习】
根据提示写出历史人物:
(1)1640年英国议会召开期间,挑起内战的英国国王:
(2)查理一世死后,独揽大权成为“护国公”:
(3)1660年做了英国国王恢复了君主专制:
(4)1688年英国发生宫廷政变,被罢黜的英国国王:
(5)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入主英国:
查理一世
克伦威尔
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玛丽 威廉
难点
1688年
光荣革命
1649年
两次内战
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
爆发: 1640年
1653年
克伦威尔
独裁统治
此图可看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哪些特点及认识?
民主
专制
难点
(1)革命有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
(2)革命的不彻底性。(保留君主)
5.革命的特点:
注意:推翻的不是封建制度,不是君主制,而是封建君主专制。
6.认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艰苦的,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的进步。
难点
美国签署《独立宣言》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
7.革命的影响:
①国内:
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政治基础。
②国际:
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的来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了。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国王的权力来自“神授”
国王的权力来自议会
1.时间、颁布机构:
2.目的:
4.内容:
5.意义:
1689年,英国议会
限制王权
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3.限制方式:
立法
①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谈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有征税权,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②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可随意废除法律,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③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三.革命成果的巩固——《权利法案》
重点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也称“议会君主制”, “有限君主制”, 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认为有: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西班牙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等
封建的英国(君主专制)
资本主义的英国(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原因)
过程
结果(意义)
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始:1640年,重开议会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成为“护国主”,独裁
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帝制
1688,光荣革命,标志结束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思维导图]
谢谢观赏!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为非法。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限制立法权
限制财政权
限制军事权
限制对议会的控制权
限制司法权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