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必做实验8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目录
01
知识点精讲
02
课堂检测
知识点精讲
【实验目的】
1. 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用品】
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胶头滴管、纱布。
蒸馏水、酒精、酚酞溶液、石蕊溶液、pH试纸、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土壤样品。
【实验步骤】
1. 自制酸碱指示剂:
(1)取适量的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在研钵中研碎。
(2)用体积比为1∶1的水和酒精浸泡。
(3)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备用。
2. 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1)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2~3 mL稀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然后分别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放置在试管架上,观察现象并记录。
(2) 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2~3 mL稀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然后分别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后放置在试管架上,观察现象并记录。
(3)取4张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的稀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滴在pH试纸上,观察现象,然后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
(4)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2~3 mL稀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然后分别滴入2~3滴自制酸碱指示剂,振荡后放置在试管架上,观察现象并记录。
选择的溶液 加入石蕊溶液 后的颜色变化 加入酚酞溶液 后的颜色变化 溶液的 酸碱性 pH 加入自制酸碱指示剂后
颜色变化
稀盐酸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 ________
NaOH溶液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 ________
NaCl溶液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 ________
Na2CO3溶液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 ________
变红色
不变色
酸性
略
略
变蓝色
变红色
碱性
略
略
不变色
不变色
中性
略
略
变蓝色
变红色
碱性
略
略
3. 检测土壤的酸碱度:在校园或农田里取少量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分层。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的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观察现象,然后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
课堂检测
1. 在常温下,向 pH=3 的苹果汁中不断地加水,则该苹果汁的 pH 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 不断变小 B. 一直变大
C. 可能等于 6 D. 可能等于 8
2. 下列溶液pH最大的是( )
A.10%KOH B. 20%KOH
C.10%HCl D. 20%HCl
C
B
3.(化学生活)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 min,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 min趋于正常。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像是( )
B
4. 下列检测某溶液pH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将pH试纸投入待测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B.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置于洁净表面皿的pH试纸上,半分钟内根据试纸呈现颜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3 min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B
5.某同学要在一块空地上种植作物,于是对这块空地的土壤酸碱度进行测定。
(1)在空地上确定5~6个位置进行取样测定土壤酸碱度。以下三种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B
(2)将采集到的土样进行处理后,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在____________上,将其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了空地土壤的pH约为7。查阅资料,常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下表,则这块空地上适合种植的作物有___________。
pH试纸
茄子
作物 大蒜 丝瓜 茄子 沙枣
最适pH范围 5.6~6.0 6.0~6.5 6.8~7.3 8.0~8.7
【实践活动·跨学科融合】
6. 人体不同器官内体液有不同的酸碱度。
(1)下表是人体内部分体液的pH。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填体液名称)。
体液 细胞外液 唾液 胃液 胰液 尿液 血液
pH 6.8~7.0 6.5~7.5 0.9~1.5 8.0~8.4 4.8~8.4 7.35~7.45
胃液
(2)呼吸性酸中毒是指体内堆积过多的二氧化碳,使血液中碳酸(H2CO3)的浓度增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常见的抗酸药有NaHCO3、Al(OH)3和MgO等,胃溃疡患者不宜选择使胃内气体增多的抗酸药,以上不适合胃溃疡患者使用的是____________。
CO2+H2O == H2CO3
NaHCO3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