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教案
课题 细菌
教材分析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将知道细菌具有哪些形态结构特征?细菌是怎样进行生殖的?通过细菌的发现,增强探究性并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特点。
学情分析 从细菌的发现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方式等方面的特征。最终让学生总结出细菌的主要特征,理解“细菌为什么分布如此广泛?”。
明晰目标 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3、通过动植物细胞的比较,培养一定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细菌的主要特征。
难点 细菌的发现史。
需用教具或器材 多媒体资料。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言认真阅读课本细菌的发现,完成下列问题: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是谁?被称作“微生物学之父”的又是谁?巴斯德通过著名的“曲颈瓶实验”向世人证明了什么?简单介绍巴氏消毒法。细菌有哪几种形态?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引导学生归纳细菌的细胞结构和特殊结构及其作用。具有未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鞭毛:摆动有助于细菌运动。他的长度可以是菌体长度的几倍。大多数球菌无鞭毛,有些杆菌有鞭毛,螺旋菌都生有鞭毛。另外在细胞壁外还有一层胶状的黏液层,叫荚膜。有保护作用。比较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异同点。问细菌没有植物细胞具有的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维持生活,那么细菌是怎样获得营养物质生存而下来呢?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细菌的芽孢是生殖细胞吗?为什么?有的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有利于度过不良环境,小而轻的细菌随风飘散,落到适宜的环境,重新萌发形成新个体。根据学习内容,请问细菌为什么分布广泛? 列文虎克。巴斯德。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三类形态。学生填出细菌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完成表格填写。异养。总之细菌个体微小,易扩散;能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细菌无处不在,分布广泛。
作业练习设计 判断题。1、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没有细胞壁,有荚膜。2、用放大镜可以观察细菌的结构。3细菌生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4、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与细菌生殖有直接的关系。5、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6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细菌一、细菌的发现:二、细菌的形态:三、细菌的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四、细菌的营养:异氧五、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课后反思 本节课内容充实,通过“细菌的发现”引导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思想去学习细菌,认识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生殖和一些特殊的特点。教学紧密联系生活,通过计算细菌的分裂速度,统计数据,让学生认识到搞好个人卫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