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6.1.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课件17页)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6.1.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课件17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19 17:35:00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情景导入
为什么古代的书画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依然笔锋清晰,《清明上河图》保存到现在仍色泽鲜艳而不褪色呢?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是用什么来书写或绘制字画的呢?
合作探究
探究点1
稳定性
古代字画(用墨书写或绘制,墨用炭黑等制成)保存至今,纸或布都已经开始腐烂或破损,但墨色依然不变,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即使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发生变化。
为什么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呢?
归纳总结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因此,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回忆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 结论
充分燃烧
不充分燃烧 C+O2 CO2
点燃
碳具有可燃性,反应物量不同,产物不同
2C+O2 2CO
点燃
探究点2
可燃性
实验:木炭还原氧化铜
现象
原理
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uO + C 2Cu + CO2↑
高温
澄清石灰水
C+CuO
网罩
探究点3
还原性
(1)为了防止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的液体倒流至盛有CuO和C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
注意事项
(2)实验时所用的木炭应过量,可使氧化铜充分反应,也可防止生成的铜被重新氧化。
归纳总结
2CuO + C 2Cu + CO2↑
高温
氧化铜失去氧变成铜,碳得到氧变成二氧化碳。
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作还原反应。
在上述反应里,碳夺走氧化铜中的氧,显还原性。
失氧,发生还原反应
得氧,发生氧化反应
碳的还原性的应用:焦炭炼铁
2Fe2O3 + 3C 4Fe + 3CO2
高温
反应原理:
碳还原二氧化碳
反应原理:
CO2 + C 2CO
高温
随堂练习
1.下列叙述中,与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稳定性无关的是 (  )
A.将木桩埋入地下的一段用火烤焦
B.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填写
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经久不变色
D.用石墨制铅笔芯
D
2.为了证明木炭、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你会选用下列哪种方法 (  )
A.观察颜色
B.测定密度
C.测导电性
D.在氧气中燃烧都只生成一种气体——二氧化碳
D
随堂练习
3.在化学方程式3C+2Fe2O3=====3CO2↑+4Fe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  )
A.CO2
B.C
C.Fe2O3
D.Fe
高温
随堂练习
B
4.小刚在做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几乎没有看到任何现象,请你帮助他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  )
A.氧化铜中含有氧化铁
B.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C.加热温度不够高
D.装木炭和氧化铜混合物的试管不够大
C
随堂练习
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______。
(2)常温下碳的稳定性强,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泼性______。
相同
增强
随堂练习
(4)还原性:可用于_____工业。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冶金
C+2CuO=====2Cu+CO2↑
高温
(3)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_______________;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___________________。(均填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CO2
点燃
2C+O2=====2CO
点燃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稳定性
还原性
还原性的应用
C+O2 CO2(充分燃烧)
点燃
2C+O2 2CO(不充分燃烧)
点燃
2CuO + C 2Cu + CO2↑
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