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内 战 爆 发
核心必备:
1.重庆谈判:
(1)目的:国民党——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2)概况: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3)结果:签署“双十协定”;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4)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举行,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5)意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2.国民党发动内战:
(1)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2)高峰: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3.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1)粉碎全面进攻。
①作战方式: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
②主要目标: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③作战原则和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2)粉碎重点进攻。
①背景:1947年3月,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②转战陕北: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军队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③孟良崮战役: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易错字:“双十协定”、青化砭战役、沙家店战役、孟良崮战役
基础必练:
知识点一 重庆谈判
1.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与该社评相关的历史事件(B)
A.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B.签署了“双十协定”
C.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D.承认了人民解放军的合法地位
解析:毛泽东为了尽可能争取和平,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进行重庆谈判。重庆谈判后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2.(2022·武汉江岸期末)“国民政府凭借实力(与共产党)进行谈判拒绝妥协,以免自己的特权地位受到损害,蒋的威信正处在顶点……蒋除了拥有对其敌手巨大的军事优势外,还得到了美国的援助和支持。”这段材料显示出,国民政府召开重庆谈判的目的是(D)
A.修改宪法草案
B.解决对日和约问题
C.建立联合政府
D.制造要和平的假象
解析:题干材料中国民党拒绝妥协,有巨大军事优势,有美国的援助和支持。结合所学可知,蒋介石不是真正想谈判,而是为其发动内战争取时间,舆论上获得主动,欺骗人民,制造要和平的假象。
3.(2022·武汉江汉期末)1946年10月,周恩来谈到重庆谈判时说:“我们并不因为蒋(介石)破坏了这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因为全国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事实,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这段话说明了(A)
A.重庆谈判使共产党赢得了民心
B.国共实现了和平建国的愿望
C.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D.解放区的自卫反击取得成效
解析:重庆谈判时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题干“全国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事实,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表明共产党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得到了民心。
知识点二 国民党发动内战
4.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动围攻,解放军胜利突围。王震评价这次胜利突围“是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起点,埋葬蒋家王朝的光辉开端。……在我党、我军和我国革命战争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解放军胜利突围的背景是(B)
A.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
B.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
C.国民党发动对陕北解放区进攻
D.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
解析: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认为其内战部署就绪,撕毁“双十协定”,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根据题干“1946年6月”以及“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起点”可得出当时国民党围攻的是中原解放区,标志全面内战的爆发。
知识点三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5.(2022·广州期末)“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是毛泽东经典的战略思想之一。以下选项最能体现这一战略思想精髓的是(A)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C.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D.渡江战役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可知,在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中共中央实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作战方针,转战陕北,通过蘑菇战等有效战术,大量消灭敌人的主力,逐渐扭转了战局;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全境、渡江战役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均是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6.“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请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与此诗有关的人物是(B)
A.贺龙 B.陈毅 C.刘伯承 D.彭德怀
解析:根据题干“孟良崮”“七十四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孟良崮战役,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消灭了国民党军王牌主力的整编第七十四师。
能力提升:
7.(2022·北京期末)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C)
A.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B.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C.重庆谈判为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解析:根据材料“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为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是对重庆谈判作用的评定;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和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这三者属于历史事件,是对史实的阐述,而非历史解释。
8.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中国又处于内战的阴云之下。结合下列材料,进行问题探究。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在战争开始的八个月里,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歼灭敌人七十多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1)图中的“和平方案”指的是什么 图中的“磨刀”有何深层次的含义
答:“双十协定”。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言之有理即可)
(2)蒋介石于什么时间撕毁“双十协定”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答:1946年6月。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3)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军采取了怎样的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与共产党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因此图中的“和平方案”指的是“双十协定”;图中的“磨刀”的深层次含义是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言之有理即可)第(2)题,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第(3)题,1947年3月,国民党大举进攻陕北解放区,毛泽东、周恩来等主动撤离了延安,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 6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内 战 爆 发
核心必备:
1.重庆谈判:
(1)目的:国民党——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共产党——尽一切可能 。
(2)概况:1945年8月, 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3)结果:签署“ ”;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4)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举行,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5)意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 、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2.国民党发动内战:
(1)爆发: 年6月,蒋介石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2)高峰: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3.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1)粉碎全面进攻。
①作战方式:以 为主要方式。
②主要目标:以歼灭 为主要目标。
③作战原则和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2)粉碎重点进攻。
①背景:1947年3月,国民党对 和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②转战陕北: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率领军队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③孟良崮战役:打退了敌人对 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易错字:“双十协定”、青化砭战役、沙家店战役、孟良崮战役
基础必练:
知识点一 重庆谈判
1.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与该社评相关的历史事件( )
A.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B.签署了“双十协定”
C.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D.承认了人民解放军的合法地位
2.(2022·武汉江岸期末)“国民政府凭借实力(与共产党)进行谈判拒绝妥协,以免自己的特权地位受到损害,蒋的威信正处在顶点……蒋除了拥有对其敌手巨大的军事优势外,还得到了美国的援助和支持。”这段材料显示出,国民政府召开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修改宪法草案
B.解决对日和约问题
C.建立联合政府
D.制造要和平的假象
3.(2022·武汉江汉期末)1946年10月,周恩来谈到重庆谈判时说:“我们并不因为蒋(介石)破坏了这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因为全国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事实,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这段话说明了( )
A.重庆谈判使共产党赢得了民心
B.国共实现了和平建国的愿望
C.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D.解放区的自卫反击取得成效
知识点二 国民党发动内战
4.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动围攻,解放军胜利突围。王震评价这次胜利突围“是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起点,埋葬蒋家王朝的光辉开端。……在我党、我军和我国革命战争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解放军胜利突围的背景是( )
A.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
B.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
C.国民党发动对陕北解放区进攻
D.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
知识点三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5.(2022·广州期末)“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是毛泽东经典的战略思想之一。以下选项最能体现这一战略思想精髓的是(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C.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D.渡江战役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6.“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请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与此诗有关的人物是( )
A.贺龙 B.陈毅 C.刘伯承 D.彭德怀
能力提升:
7.(2022·北京期末)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B.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C.重庆谈判为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8.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中国又处于内战的阴云之下。结合下列材料,进行问题探究。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在战争开始的八个月里,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歼灭敌人七十多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1)图中的“和平方案”指的是什么 图中的“磨刀”有何深层次的含义
(2)蒋介石于什么时间撕毁“双十协定”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军采取了怎样的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