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核心必备:
1.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性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2)口号:“扶清灭洋”。
(3)评价:“灭洋”,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2.抗击八国联军:
(1)经过。
(2)结果: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3)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3.《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9月):
(1)内容。
方面 内容
经济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政治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军事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外交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2)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易错字:剿灭、扶清灭洋、西摩尔、东交民巷、总理衙门、外务部、廊坊
基础必练:
知识点一 义和团运动
1.民谣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B)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解析:“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符合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2.冯骥才的小说《神鞭》中描写了天津卫小贩傻二练就了辫子功,人称“神鞭”。他跟随头领曹福田去紫竹林攻打洋人。出征前,头领画了个避洋枪的符咒给他。傻二把符咒塞进辫根儿里,感到满脑袋的头发都发烫,似乎真有法力注入其中。尽管傻二英勇无畏,但仍挡不住洋枪洋炮,辫子也被打断了。傻二的经历表明义和团运动存在的严重缺陷是 (A)
A.带有迷信色彩
B.借拜上帝会欺骗民众
C.对清政府抱有幻想
D.盲目排外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义和团运动带有迷信色彩;拜上帝会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特征;“扶清”表明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灭洋”体现了盲目排外。
知识点二 抗击八国联军
3.“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A)
A.廊坊阻击战 B.威海卫战役
C.虎门战役 D.黄海大战
解析: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八国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
4.这一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也存在盲目的排外思想和行为。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该材料评价的“运动”是 (D)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解析:据“这一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也存在盲目的排外思想和行为”判断材料评价的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粉碎了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计划,显示出中国人民强大的反抗力量,义和团的英勇斗争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奋斗。
知识点三 《辛丑条约》的签订
5.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 (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6.(2022·武汉青山期中)近代以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B)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解析: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能力提升:
7.“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辱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御意识的全部丧失。”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该材料观点的是 (A)
A.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解析:A、B、C、D均为《辛丑条约》的内容。材料中“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御意识的全部丧失”意指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体现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威胁;C使外国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和侵略中国的大本营;D便利了列强的侵略,均与题干材料无关。
8.历史漫画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历史现象。观察下列一组漫画,据此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D)
A.中国领土不断遭到割占
B.中国忍辱负重,任由列强摆布
C.中国通商口岸急剧增加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解析:观察漫画可知,左图反映的是日本割占台湾,右图反映的是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两幅漫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材料二 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慌忙向外国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法、英、俄等“心胆寒”“尽消然”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材料一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的不足有哪些。
答:对象:西方列强。原因:义和团敢于同列强展开血战,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梦想。不足:义和团在抵抗西方列强侵略的同时,对西方的一些文明成果也加以抵制,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2)材料二反映了义和团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看,义和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联合镇压。
(3)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
答: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中“大法国”“英美德俄”可得出,义和团抗击的是西方列强;列强的入侵遭到了义和团的英勇抗击,所以“心胆寒”“尽消然”,根据义和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分析,义和团运动在抗击西方列强的同时,对一些文明成果也加以抵制,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第(2)题,由材料二中信息“慈禧太后命令清军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分析,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清政府和帝国主义)联合镇压。第(3)题,考查《辛丑条约》签订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 6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核心必备:
1.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性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2)口号:“ ”。
(3)评价:“灭洋”,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又具有盲目 的落后性;“扶清”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2.抗击八国联军:
(1)经过。
(2)结果: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3)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的野心。
3.《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9月):
(1)内容。
方面 内容
经济 赔款白银 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政治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 活动
军事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外交 划定北京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2)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 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 的深渊。
易错字:剿灭、扶清灭洋、西摩尔、东交民巷、总理衙门、外务部、廊坊
基础必练:
知识点一 义和团运动
1.民谣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冯骥才的小说《神鞭》中描写了天津卫小贩傻二练就了辫子功,人称“神鞭”。他跟随头领曹福田去紫竹林攻打洋人。出征前,头领画了个避洋枪的符咒给他。傻二把符咒塞进辫根儿里,感到满脑袋的头发都发烫,似乎真有法力注入其中。尽管傻二英勇无畏,但仍挡不住洋枪洋炮,辫子也被打断了。傻二的经历表明义和团运动存在的严重缺陷是 ( )
A.带有迷信色彩
B.借拜上帝会欺骗民众
C.对清政府抱有幻想
D.盲目排外
知识点二 抗击八国联军
3.“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 )
A.廊坊阻击战 B.威海卫战役
C.虎门战役 D.黄海大战
4.这一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也存在盲目的排外思想和行为。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该材料评价的“运动”是 (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知识点三 《辛丑条约》的签订
5.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2022·武汉青山期中)近代以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能力提升:
7.“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辱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御意识的全部丧失。”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该材料观点的是 ( )
A.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8.历史漫画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历史现象。观察下列一组漫画,据此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中国领土不断遭到割占
B.中国忍辱负重,任由列强摆布
C.中国通商口岸急剧增加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材料二 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慌忙向外国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法、英、俄等“心胆寒”“尽消然”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材料一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的不足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义和团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看,义和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