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单元整合提分练 同步练习 (教师版、含解析+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单元整合提分练 同步练习 (教师版、含解析+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7 14:55:48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单元整合提分练
核心归纳:
1.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创建黄埔军校,领导北伐战争,促进工农革命运动发展。破裂: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2.国共对立: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秋收起义(1927年),“围剿”与反“围剿”,长征途中的斗争。
3.主要会师:1928年井冈山会师;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
4.党的主要会议:1923年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八七会议”;1929年古田会议;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5年遵义会议。
5.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中考挑战:
1.(2021·株洲中考)“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不包括 (D)
A.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B.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C.革命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解析: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党取得的成果有建立黄埔军校、北伐胜利进军、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等,“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是辛亥革命的成果。
2.(2021·贵港中考)1927年8月,周恩来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 (B)
A.革命任务的变化 B.革命策略的变化
C.革命中心的变化 D.革命性质的变化
解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内反动集团的大肆屠杀,从最初的妥协投降到拿起武器武装反抗国民党,这是革命策略的变化。
3.(2021·铜仁中考)民谣亦能证史。江西有一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能成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B)
A.吴起镇会师 B.井冈山会师
C.会宁会师 D.懋功会师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部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会师确保了革命的星星火种,乃至后来形成燎原之势;A、C、D都是长征途中的会师事件。
4.(2021·福建中考)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对古田会议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D)
A.1929年,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
B.会议选举毛泽东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
C.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是指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A、B、C都是具体史实,D是对古田会议内容分析以后得出的认识。
5.(2021·牡丹江中考)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B)
A.国民大革命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6.(2021·凉山中考)“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25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 (B)
A.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D.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解析: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7.(2021·株洲中考改编)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无疑是我们党(中国共产党)的一条宝贵经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1)阅读材料,请分别指出“八一枪声”“井冈号角”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什么革命道路
答:南昌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材料二 1927年是血雨腥风的年份,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自诞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难。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们)被人家(蒋介石)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子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烂很多,但没有都打烂,又捡起来,孵小鸡。”
——摘编自李颖等《在救亡图存的奋斗中求索
“可爱中国”》《北京日报》(2013年3月4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年中国共产党经历的“自诞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难”是什么。“孵小鸡”指的是什么
答:“危难”是指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孵小鸡”是指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材料三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途中召开会议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怎样的重要地位
答:长征。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综合上述材料思考:百年党史,多少跌宕起伏,几多惊心动魄,中国共产党总能绝处逢生、化危为机靠的是什么
答:靠的是紧密联系工农群众;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的理想信念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题第一问,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一枪声”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南昌起义;“井冈号角”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二问材料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第(2)题,据材料二“1927年”“(我们)被人家(蒋介石)一巴掌打在地上”“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自诞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难”可知,“危难”指的是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的“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根据所学,“孵小鸡”指的是创建革命根据地。第(3)题,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略转移”指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材料三的会议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可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要放手发动群众,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等。
- 1 -第五单元
单元整合提分练
核心归纳:
1.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1924年 召开,创建 ,领导 ,促进 发展。破裂: 。
2.国共对立: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7年),“围剿”与反“ ”, 途中的斗争。
3.主要会师:1928年 会师;1935年10月 会师;1936年10月 会师。
4.党的主要会议:1923年 ;1927年“ ”;1929年 ;1931年, ;1935年 。
5.革命道路:“ ”局面, 道路。
中考挑战:
1.(2021·株洲中考)“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不包括 ( )
A.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B.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C.革命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2.(2021·贵港中考)1927年8月,周恩来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 ( )
A.革命任务的变化 B.革命策略的变化
C.革命中心的变化 D.革命性质的变化
3.(2021·铜仁中考)民谣亦能证史。江西有一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能成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吴起镇会师 B.井冈山会师
C.会宁会师 D.懋功会师
4.(2021·福建中考)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对古田会议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
A.1929年,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
B.会议选举毛泽东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
C.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是指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2021·牡丹江中考)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 )
A.国民大革命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6.(2021·凉山中考)“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25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 ( )
A.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D.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7.(2021·株洲中考改编)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无疑是我们党(中国共产党)的一条宝贵经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1)阅读材料,请分别指出“八一枪声”“井冈号角”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什么革命道路
材料二 1927年是血雨腥风的年份,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自诞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难。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们)被人家(蒋介石)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子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烂很多,但没有都打烂,又捡起来,孵小鸡。”
——摘编自李颖等《在救亡图存的奋斗中求索
“可爱中国”》《北京日报》(2013年3月4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年中国共产党经历的“自诞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难”是什么。“孵小鸡”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途中召开会议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怎样的重要地位
(4)综合上述材料思考:百年党史,多少跌宕起伏,几多惊心动魄,中国共产党总能绝处逢生、化危为机靠的是什么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