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 片 战 争
核心必备:
1.战争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
(1)人物: 。
(2)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 的坚强意志。
3.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1)抗争代表:关天培、陈化成。
(2)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8月):
(1)历史地位:是中国近代史上 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主要内容。
通商 开放 、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地 割 给英国
赔款 赔款2 100万银元
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其他条约。
①中英《虎门条约》:英国获得了 、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②中美《 》和中法《 》。
5.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 。成为中国 的开端。
易错字: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封建专制制度、香港岛、税款
基础必练:
知识点一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1795-1839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分别是:1795-1819年4 000多箱,1820-1824年7 889箱,1825-1829年12 576箱,1830-1834年20 331箱,1835-1838年35 445箱,1839年40 200箱(数据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由此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
A.中国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B.中国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C.鸦片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
D.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
2.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指的是 ( )
A.力主禁烟 B.缉拿烟贩
C.虎门销烟 D.收缴鸦片
知识点二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3.在虎门炮台及吴淞的战斗中,英勇抵抗、壮烈殉国的清军将领分别是 ( )
A.陈化成、关天培 B.林则徐、陈化成
C.陈化成、林则徐 D.关天培、陈化成
知识点三 《南京条约》的签订
4.在谈到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自己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某教授指出,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5.下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B.英国凭借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
C.英国在中国大量兴办工厂
D.清政府赔偿白银,以海关税收作担保
6.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一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7.2022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2周年,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原因是它使 ( )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市场被打开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冲击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能力提升:
8.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B.广东人民大力抵制洋货进口
C.虎门销烟产生的影响
D.《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摘编自《南京条约》条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自今以后”指从哪一年;根据材料一分析,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材料二 该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表反映的是其中一部分变化。
变化的方面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社会性质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要矛盾 农民和地主 阶级的矛盾 中华民族和帝国 主义的矛盾
中国人民革命 任务 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最能体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变化。
材料三 1840年3月,英国政府宣布“远征”中国,6月侵略中国的“远征军”相继从印度到达中国,侵略军有战舰16艘,运输舰船28艘,士兵约4 000人,后增加到10 000多人。
(3)在鸦片战争中,英军以如此装备和兵力就轻易打败庞大的大清王朝,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失败的根本原因。
- 7 -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 片 战 争
核心必备:
1.战争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
(1)人物:林则徐。
(2)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1)抗争代表:关天培、陈化成。
(2)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8月):
(1)历史地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主要内容。
通商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赔款2 100万银元
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其他条约。
①中英《虎门条约》: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②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5.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易错字: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封建专制制度、香港岛、税款
基础必练:
知识点一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1795-1839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分别是:1795-1819年4 000多箱,1820-1824年7 889箱,1825-1829年12 576箱,1830-1834年20 331箱,1835-1838年35 445箱,1839年40 200箱(数据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由此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D)
A.中国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B.中国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C.鸦片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
D.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
解析:从题中数据可以看出,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D符合题意,A、B、C在材料中未体现。
2.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指的是 (C)
A.力主禁烟 B.缉拿烟贩
C.虎门销烟 D.收缴鸦片
解析:根据“销烟池”可知,材料中“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是指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
知识点二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3.在虎门炮台及吴淞的战斗中,英勇抵抗、壮烈殉国的清军将领分别是 (D)
A.陈化成、关天培 B.林则徐、陈化成
C.陈化成、林则徐 D.关天培、陈化成
解析:英军于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消息传到北京,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老将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牺牲。
知识点三 《南京条约》的签订
4.在谈到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自己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某教授指出,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B)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解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鸦片战争期间在位的皇帝是道光帝,因此“土地”所指的是香港岛。
5.下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B)
A.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B.英国凭借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
C.英国在中国大量兴办工厂
D.清政府赔偿白银,以海关税收作担保
解析:分析图中材料数据可知,1840-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不含鸦片)总值呈大幅增长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大批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得英国输华商品数量大幅增长。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款2 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南京条约》未体现兴办工厂及以海关税收作担保,A、C、D排除。
6.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一条约是 (B)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7.2022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2周年,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原因是它使 (D)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市场被打开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冲击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解析:鸦片战争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能力提升:
8.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D)
A.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B.广东人民大力抵制洋货进口
C.虎门销烟产生的影响
D.《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及对英国的贸易总额和来广州的美国商船数量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这导致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摘编自《南京条约》条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自今以后”指从哪一年;根据材料一分析,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答:1842年。中国开始丧失贸易主权、关税主权等。
材料二 该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表反映的是其中一部分变化。
变化的方面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社会性质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要矛盾 农民和地主 阶级的矛盾 中华民族和帝国 主义的矛盾
中国人民革命 任务 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最能体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变化。
答: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三 1840年3月,英国政府宣布“远征”中国,6月侵略中国的“远征军”相继从印度到达中国,侵略军有战舰16艘,运输舰船28艘,士兵约4 000人,后增加到10 000多人。
(3)在鸦片战争中,英军以如此装备和兵力就轻易打败庞大的大清王朝,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失败的根本原因。
答:腐朽的封建制度。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中信息“英国”“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分析可知与《南京条约》有关,回答出该条约签订的时间即可,结合材料一回答出《南京条约》的影响即可。第(2)题,着重从鸦片战争后社会性质的变化来进行说明。第(3)题可从封建制度的腐朽方面分析作答。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