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核心必备:
1.战争爆发: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 ”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2.起止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3.侵略国家:主凶——英国和法国,帮凶——俄国和美国。
4.主要史实(1856—1860年):
(1)签订不平等条约。
①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列强获得了 进驻北京,增开 、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 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②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承认 合法化。
③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增开 为商埠,割 给英国等。
(2) 火烧圆明园。
(3)沙俄侵占中国领土: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平方千米的领土。
5.战争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 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 进一步加深。
易错字:马神甫事件、奕?、圆明园、商埠、总理衙门
基础必练:
知识点一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相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为扭转这一局面,英国采取的行动是 ( )
A.割占中国香港岛 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在中国设立工厂 D.抢劫北京城
2.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望厦条约》
知识点二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3.截至2020年12月,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七尊圆明园流失的兽首铜像通过不同方式回归祖国,导致铜像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 )
A.英、美 B.英、法 C.美、法 D.俄、美
4.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我的胞兄香港(岛)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啊,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其中的“香港(岛)”和“九龙”被英国割占分别是通过 ( )
A.《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D.《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知识点三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5.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提到:“1860年的秋季,狡猾的俄国外交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两面讨好,又替入侵的联军献计,又替中国卫国者出谋划策。”俄国最终从中国得到的“利益”是 ( )
A.圆明园的大批珍宝
B.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
C.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
D.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能力提升:
6.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第二次鸦片战争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7.有一种观点认为,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选项中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增辟新的通商口岸 B.索取大量赔款
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D.增加最惠待遇
8.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入侵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重温国耻,探究问题。
【疯狂抢劫】
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尊金佛像,可值1 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两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根据材料,指出以上几个外国人大肆抢掠的情形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结合材料分析指出这次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侵华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领土沦丧】 中国领土沦丧大事记(部分)
时间 史实
1858 年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约60万平方千米领土为该国侵占,并逼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加以承认
1860 年 黑龙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兴凯湖附近,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为该国侵占,事后逼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加以承认
1864 年 自沙滨达巴哈起至葱岭止,约44万平方千米领土为该国侵占,并逼清政府订立《塔城界约》等多次界约,加以承认
(3)指出大事记中记载的“该国”名称。依据所学知识,指出除大事记中涉及条约外,该国与中国签订的其他条约。(列举一例即可)
(4)通过以上活动与探究,谈谈你的历史感悟。
- 6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核心必备:
1.战争爆发: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2.起止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3.侵略国家:主凶——英国和法国,帮凶——俄国和美国。
4.主要史实(1856—1860年):
(1)签订不平等条约。
①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②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③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等。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沙俄侵占中国领土: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5.战争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易错字:马神甫事件、奕?、圆明园、商埠、总理衙门
基础必练:
知识点一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相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为扭转这一局面,英国采取的行动是 (B)
A.割占中国香港岛 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在中国设立工厂 D.抢劫北京城
解析:题干信息表明,《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销售不理想,为扭转这一局面,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1860年,英国采取的行动是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B)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望厦条约》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1871年”“今长江”“洋船往来”可知近代列强获得了在长江的航运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8年中国和英、法、美、俄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知识点二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3.截至2020年12月,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七尊圆明园流失的兽首铜像通过不同方式回归祖国,导致铜像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B)
A.英、美 B.英、法 C.美、法 D.俄、美
解析: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园中包括十二生肖铜首在内的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品和文物等被英法联军抢走,流失海外。
4.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我的胞兄香港(岛)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啊,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其中的“香港(岛)”和“九龙”被英国割占分别是通过 (B)
A.《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D.《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解析:《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知识点三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5.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提到:“1860年的秋季,狡猾的俄国外交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两面讨好,又替入侵的联军献计,又替中国卫国者出谋划策。”俄国最终从中国得到的“利益”是 (C)
A.圆明园的大批珍宝
B.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
C.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
D.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解析: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能力提升:
6.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C)
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第二次鸦片战争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解析: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结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A、B、D都是发生的历史真实情况的叙述,属于历史事实,C是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评述,属于历史结论。
7.有一种观点认为,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选项中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C)
A.增辟新的通商口岸 B.索取大量赔款
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D.增加最惠待遇
解析:题干关键信息是“海盗式的扩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闯入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后又放火焚毁圆明园。
8.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入侵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重温国耻,探究问题。
【疯狂抢劫】
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尊金佛像,可值1 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两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1)根据材料,指出以上几个外国人大肆抢掠的情形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结合材料分析指出这次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答: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侵华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答: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领土沦丧】 中国领土沦丧大事记(部分)
时间 史实
1858 年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约60万平方千米领土为该国侵占,并逼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加以承认
1860 年 黑龙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兴凯湖附近,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为该国侵占,事后逼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加以承认
1864 年 自沙滨达巴哈起至葱岭止,约44万平方千米领土为该国侵占,并逼清政府订立《塔城界约》等多次界约,加以承认
(3)指出大事记中记载的“该国”名称。依据所学知识,指出除大事记中涉及条约外,该国与中国签订的其他条约。(列举一例即可)
答:俄国;《尼布楚条约》《改订条约》等。
(4)通过以上活动与探究,谈谈你的历史感悟。
答: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解析:第(1)题,材料“英国军官”“法国总司令”“圆明园”等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抢劫。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第(2)题,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3)题,由图表中“《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塔城界约》”等内容可知,大事记中记载的是俄国对我国领土的侵占。除大事记中涉及条约外,俄国与中国签订条约还有《尼布楚条约》《改订条约》等。第(4)题,由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可以看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