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质评价(六)(第六单元)
(60分钟 60分)
1.贼喊捉贼,不宣而战,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惯用伎俩。其中,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并借此炮轰沈阳,侵占整个东北。这就是日军制造的 (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华北事变
2.在20世纪中国发生的某次学生运动中,游行队伍打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等口号,这场运动是 ( )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国民革命 D.义和团运动
3.1937年,战地摄影记者方大曾拍摄了《日军炮火下的宛平城》和《奋勇杀敌的二十九军》等作品。这组作品反映的是 ( )
九一八事变 B.平型关战役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
4.(2022·武汉期末)1942年底,新四军军部移驻我县黄花塘。在此期间,军部运筹帷幄,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2002年在省委、省政府批准支持下,我县在军部旧址左前方约100米处新建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抗战时期由红军改编的军队,除新四军外,还有 ( )
A.东北抗日联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中国工农革命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5.1939年1月,毛泽东在为《八路军军政杂志》撰写《发刊词》时明确肯定:“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 由于上级领导的正确,由于指导员的英勇,由于人民的拥护,由于友军的协助,这四者是八路军所以获得成绩的原因。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其中“友军”是指( )
A.新四军 B.苏联红军
C.国民党军队 D.美国盟军
6.(2022·北京期末)影片《八佰》改编自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的一次战役,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回望历史,这场会战的影响是 ( )
A.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D.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7.小军同学对如图年代尺相关信息点的记录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国民政府积极抗战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D.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敌后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8.1938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一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战役在长江两岸展开,战场遍及河南、安徽、江西和湖北四省。这场战役击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将战争拖入战略相持阶段。这场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9.“雷震平型关,日军哭板垣。八路老红军,威名天下传。抗战第一仗,信心从此坚。”诗中的战役 (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是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利
D.使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0.以前那些对我军能够有效抗击侵略者尚心存疑惑的思想,全部在这次“百团大战”的背景下消失殆尽。这说明百团大战 ( )
A.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B.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C.扭转了抗日战争的局面 D.粉碎了敌人的“囚笼”
11.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一次会议,此次会议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
A.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C.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D.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2.以下为抗日战争简表。表中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 )
消灭日军 消灭伪军 军民伤亡 经济损失 (按1937年的币值折算)
150多 万人 118多 万人 3 500多 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1 000 多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5 000 多亿美元
A.直接打击了德意法西斯国家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C.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3.罗斯福曾写道,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败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中东。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
A.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B.是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奠定了基础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全面觉醒
14.历史学家张海鹏认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从全面意义上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这场战争( )
A.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B.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5题14分,第16题18分,共32分)
15.(2022·武汉江汉期末)中国抗日战争历时14年,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4分)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抗战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图二是为哪一历史事件所建的纪念馆 (4分)
材料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935年《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2)《义勇军进行曲》发表后,为促成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抵抗日本侵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哪一主张 (2分)
(3)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列观点,列举一例相关史实。(8分)
观点 史实
观点一: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决策,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①
观点二: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 ②
16.14年抗战中华儿女不畏强暴、不屈不挠,捍卫民族尊严,顽强抗战,用鲜血和生命为代价,谱写了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请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松花江上》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并广泛地动员全国民众。……广大华侨节衣缩食,捐献大量钱财、衣物、药品、汽车等,支援祖国的抗战。
(1)材料一中的歌曲是以什么事件为背景的 此事件结局如何 (4分)
(2)材料二图中的两位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什么事变 中国共产党从什么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该事变 (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8分)
- 9 -单元素质评价(六)(第六单元)
(60分钟 60分)
1.贼喊捉贼,不宣而战,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惯用伎俩。其中,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并借此炮轰沈阳,侵占整个东北。这就是日军制造的 ( A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华北事变
解析:根据材料中“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并借此炮轰沈阳,侵占整个东北”可知,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
2.在20世纪中国发生的某次学生运动中,游行队伍打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等口号,这场运动是 ( B )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国民革命 D.义和团运动
解析: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是1935年发生的一二·九运动的口号;国民大革命的口号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
3.1937年,战地摄影记者方大曾拍摄了《日军炮火下的宛平城》和《奋勇杀敌的二十九军》等作品。这组作品反映的是 ( C )
A.九一八事变 B.平型关战役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
解析:1937年,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炮轰我军驻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
4.(2022·武汉期末)1942年底,新四军军部移驻我县黄花塘。在此期间,军部运筹帷幄,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2002年在省委、省政府批准支持下,我县在军部旧址左前方约100米处新建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抗战时期由红军改编的军队,除新四军外,还有 ( B )
A.东北抗日联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中国工农革命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解析:1937年,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5.1939年1月,毛泽东在为《八路军军政杂志》撰写《发刊词》时明确肯定:“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 由于上级领导的正确,由于指导员的英勇,由于人民的拥护,由于友军的协助,这四者是八路军所以获得成绩的原因。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其中“友军”是指( C )
A.新四军 B.苏联红军
C.国民党军队 D.美国盟军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通过谈判达成协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之后不到一个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又发布命令,将八路军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根据材料可知,国民党军队不仅在正面英勇抗战,在敌后也与八路军配合,材料中“友军”指国民党军队。
6.(2022·北京期末)影片《八佰》改编自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的一次战役,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回望历史,这场会战的影响是 ( B )
A.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D.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解析:依据“1937年淞沪会战”“会战的影响”可知,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7.小军同学对如图年代尺相关信息点的记录正确的是( C )
A.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国民政府积极抗战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D.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敌后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解析: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但国民政府消极抗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8.1938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一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战役在长江两岸展开,战场遍及河南、安徽、江西和湖北四省。这场战役击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将战争拖入战略相持阶段。这场战役是( C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解析: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9.“雷震平型关,日军哭板垣。八路老红军,威名天下传。抗战第一仗,信心从此坚。”诗中的战役 ( A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是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利
D.使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解析:根据“平型关”“抗战第一仗”等信息可知,诗中的战役是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将日军全部歼灭。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0.以前那些对我军能够有效抗击侵略者尚心存疑惑的思想,全部在这次“百团大战”的背景下消失殆尽。这说明百团大战 ( B )
A.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B.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C.扭转了抗日战争的局面 D.粉碎了敌人的“囚笼”
解析:题干反映了在百团大战后,那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能够获胜的疑虑消失殆尽,说明了百团大战的胜利,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11.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一次会议,此次会议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B )
A.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C.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D.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解析:中共七大上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A是中共一大的内容;C是“八七会议”内容;D是中共三大内容。
12.以下为抗日战争简表。表中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 B )
消灭日军 消灭伪军 军民伤亡 经济损失 (按1937年的币值折算)
150多 万人 118多 万人 3 500多 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1 000 多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5 000 多亿美元
A.直接打击了德意法西斯国家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C.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13.罗斯福曾写道,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败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中东。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A )
A.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B.是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奠定了基础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全面觉醒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14.历史学家张海鹏认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从全面意义上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这场战争( D )
A.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B.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解析:依据题干“这场战争的胜利,从全面意义上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可知,反映的是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5题14分,第16题18分,共32分)
15.(2022·武汉江汉期末)中国抗日战争历时14年,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4分)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抗战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图二是为哪一历史事件所建的纪念馆 (4分)
答:地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事件:南京大屠杀。
材料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935年《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2)《义勇军进行曲》发表后,为促成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抵抗日本侵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哪一主张 (2分)
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列观点,列举一例相关史实。(8分)
观点 史实
观点一: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决策,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①
观点二: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 ②
答:①《论持久战》;中共七大。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第二次国共合作;共产党妥善处理皖南事变。
解析:本题从中国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九一八事变,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并结合《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多角度多视角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各个要素的把握,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回答即可。
16.14年抗战中华儿女不畏强暴、不屈不挠,捍卫民族尊严,顽强抗战,用鲜血和生命为代价,谱写了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请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松花江上》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并广泛地动员全国民众。……广大华侨节衣缩食,捐献大量钱财、衣物、药品、汽车等,支援祖国的抗战。
(1)材料一中的歌曲是以什么事件为背景的 此事件结局如何 (4分)
答: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东北三省。
(2)材料二图中的两位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什么事变 中国共产党从什么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该事变 (6分)
答:西安事变;全民族利益(全国人民利益或国家利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8分)
答: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
解析:第(1)题,由材料“九一八,九一八”可知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第(2)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第(3)题,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等。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