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第 二 课时
曹冲称象
4
曹冲 称象 官员 四根
柱子 议论 多重 杆 秤
砍树 画线 为止 重量
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又高又大”说明了象的体型庞大,“……像……”运用比喻手法,把“大象的身子”比作“一堵墙”,把“大象的腿”比作“四根柱子”说明大象又高又大,把象描绘得生动形象。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小组合作提示:
1.在文中找到官员和曹冲称象的办法,
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你认为谁的办法好,为什么
3.小组汇报展示。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
说:“我有个办法。
曹冲七岁。
曹冲才七岁。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
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
大象就有多重。
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划线的位置为止
因为船下沉的位置和大象在船上时一样,所以石头和大象一样重。
用‘先,再。然后’叙述过程
曹冲先把象请进船里,记下船下沉的高度,让象上岸。 再向船里放石头,等船下沉到与原先一样高度时停止。 然后把石头分多次称出,石头的重量即为大象的重量。
如果你称象,你想用什么方法?
本文通过描写一个7岁的孩子——曹冲,想出了比官员更好多的称象方法,从而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可见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聪明又自信的孩子。
课文主旨
学习了这个故事后,
我想做一个———的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曹操)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短歌行》曹操)
国学诵读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轻重 zhònɡ( ) 秤杆 ɡān( )
chónɡ( ) ɡǎn( )
重量 liánɡ( ) 倒立 dǎo( )
liànɡ( ) dào( )
.
.
.
.
√
√
√
√
二、看拼音,写词语。
ɡuǒ rán zhàn lì dào dǐ
ɡǎn chènɡ shànɡ chuán zuò shì
果 然
站 立
到 底
杆 秤
上 船
做 事
三、巧填量词。
一( )大象 一( )大秤
一( )墙 一( )官员
一( )柱子 一( )线
一( )办法 一( )大船
头
杆
堵
位
根
条
个
艘
四、选字填空。
象 像
1.妹妹的脸( )苹果一样红。
2.曹冲称出了大( )的重量。
再 在
3.小刚( )操场上做游戏。
4.我先做作业( )出去玩。
做 作
5.姐姐正在( )手工。
6.我的( )文得奖啦!
像
象
在
再
做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