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曹冲称象
请同学们按以下要求大声地朗读课文。
1、请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岁
舷
宰
秤
杆
重
岸
划
操
艘
我会认的字
割
曹
称象 柱子 议论
大秤 一艘 官员
下沉 微笑 船舷(xián)
果然 重量 力气
读一读
曹冲七岁时想办法称象的故事。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想一想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头大象的?
请用“====”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
又高又大。
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大象又高又大的?
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像… …像… …”这两个比喻句写出了大象的高、大,既生动又形象。
大象 ,身子像 ,腿像 。
读读想想
又高又大
一堵墙
四根柱子
一堵墙
四根柱子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
柱子,耳朵像 ,鼻子像
,尾巴像 。
看看说说
两把大扇子
一个长长的钩子
一根小小的辫子
弯弯的月亮像 。
红红的太阳像 。
像 。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一条小船
一个火球
小小的雨滴
一颗颗珍珠
我会填
我也会填
官员们 看 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一边
一边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我们一边 一边 。
一边 一边 。
我还会填
唱歌
跳舞
同学们
读书
写字
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我有一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在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称象第一步:
赶大象上船
看船身下沉多少,
在船舷上画线
称象第二步:
把大象牵回岸上
称象第三步:
往船上装石头,装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称出每块石头的重量
称象第四步:
称出每块石头的重量
=
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
就等于大象的重量。
了解了称象过程,请大家把曹冲说的话用“——”划出来,并用“△”标出称象时的动词。
动词:“赶、沉、画、装、称”
这些动词准确、具体地写出了称象的步
骤和方法。
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的过程。
我会讲
先把大象( )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 )水面,在船舷上( )。再把大象( ),然后往船上( )。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最后,( )船上的石头。这样,就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赶 到
沿 着
画 线
牵上岸
装石头
称 一 称
你觉得曹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非常聪明 善于观察
爱动脑筋 思考问题
全班同学齐读一遍课文。
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曹冲的什么品质?
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
个人读第五自然段。
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
从课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
冒号、引号的用法: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练习 :
(1)曹操问 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2)曹冲站出来说 我有办法
(3)他大声喊 快回来
: “
”
:“
。 ”
:“
! ”
思维拓展:
曹冲才7岁,就这么聪明,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吗?
找同学说一说,看看你们谁更聪明?
可以选择会走动的动物或人代替石头,能更快速的称出大象的重量。
读一读,比较每组中的两句话意思有什么不同。
1、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2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3、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练习造句:
1、直——
2、才——
3、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