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学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时间线索梳理和历史地图的运用,培养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通过对文字和文物史料分析,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培养史料实证观念。
历史解释: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以及中共一大产生的过程及意义,并作出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通过对五四运动过程的了解,理解五四精神,认识中共一大召开的重要意义,培养家国情怀。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共诞生之间的逻辑关系
难点: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及历史意义、掌握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间的区别
三课前预习
71.黑暗中寻求光明
南昌起义 爆发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八七会议 召开 1927年8月7日,在____召开
概况 ①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②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③确定实行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④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影响 为正处于思想紊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方向
72.五四运动
(1)导火线:____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过程
阶段 时间 中心 口号 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起 北京 “____” 学生 学生集会、游行示威
第二阶段 6月3日起 上海 — 工人 ____罢工、____罢市、学生罢课
(3)结果
①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____。
②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____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____运动。
(5)意义
①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____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____的准备。
③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④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73.探索出正确道路
根据地建立 创建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________,建立红色政权,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会师 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意义 点燃了“____________”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政权建设 ①成立:1931年11月,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②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________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土地革命 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________,________”,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74.第一次国共合作
(1)条件
①必要性: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____。
②可能性
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通过了关于____问题的决议
孙中山的态度 提出了____的主张,接受了中共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
(2)标志:1924年1月,____召开,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3)意义: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以“____”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75.国共合作的实现
(1)条件
①必要性:中国共产党在开展____的同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方针确定:1922年____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③外力推动: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
(2)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____召开,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的主张。大会实际上通过了____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3)意义
①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____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②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四自我检测
1.据统计,1919年传播新思想的青年学生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五四”运动后的半年内,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报刊达200多种,遍布全国各主要省会城市。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 B.广大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思潮
C.救国方式出现新变化 D.大江南北兴起工农革命运动
2.如表内容可以用来说明,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孙中山( )
1920年年底 孙中山参加了上海机器工会的成立,这是全国工人阶级的第一个工会组织
1921年年初 孙中山宣布反对北洋政府颁发的包含严禁工人罢工的条款的《治安警察条例》
1922年年初 孙中山派人赴港慰问香港海员举行的罢工,并且为其捐款支援
1922年年初 为支持京汉铁路工人的罢工,孙中山托人为工人送去两千元
A.贯彻“扶助农工”政策 B.赞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C.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 D.决定走苏俄式革命道路
3.1924年,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仪式,孙中山首先致演讲词,演说基本思想是鼓励学生践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演讲结束后,全体师生先后向党旗、校总理行三鞠躬礼。最后,胡汉民宣读总理训词,训词按照严格的古文四字体模式规定了国民党建军宗旨。典礼仪式的举行( )
A.意在动员师生承担救国救民责任 B.极大地增强了全体士兵的战斗力
C.有利于调动民众支持革命的热情 D.使国民党的凝聚力得到有效强化
4.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
A.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实现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目标 D.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
5.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宣称“全世界的东西都由诸君(指劳动者)做成,全世界的权柄都应该归诸君执掌。”坚信“民众是有高度意识和意志的人类”,但另一方面,他又说“有史以来革命成功的,无一不是少数人压服了多数人”,这些言论表明陈独秀( )
A.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不彻底性 B.已经由支持改良转变为要求革命
C.依然属于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代表 D.试图促成资产阶级和工人的联合
6.下表为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扶助”农民运动的政治考虑。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北伐以前 国民党需要借助广东农民的力量平定商团叛乱、东征和统一广东
北伐开始后 广东成为后方基地,国民党需要广东政治安定和提供财政支持,国民党左派多随军队北上,留守广东的军政势力多为国民党右派
A.北伐后广东成为全国农运的中心
B.北伐后农运的地域格局发生变化
C.农运推动了政局变化和北伐进程
D.广东农运随革命形势发展而高涨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讲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抗议很快波及其他城市……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上述材料说明该运动中( )
A.中国的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B.工入阶级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C.马克思主义思想行得到广泛传播 D.爱国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8.五四运动后,蔡元培在《社会主义史序》一文中写道:“从表面上来看,虽然在中国实行马克思主义可能有违理论原文,但这并不要紧,因为马克思主义并非是—个呆板的模型,我们只需要遵守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则与根本宗旨就是了。”可见,蔡元培的观点( )
A.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加速了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
C.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D.引领了民主科学的思想潮流
9.1927年3月,共产国际代表米夫如实描述了在广东考察到的情况:在广州,组织在革命工会里的工人,有十八万以上;城内,有一万多名党员和一万名多青年团员;组织在广东省革命农会里的农民,约有百万之众。这反映了当时( )
A.北洋军阀统治瓦解 B.革命重心逐渐转移
C.列强在华根基动摇 D.革命形势发展较好
10.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发生了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斗争,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和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基础。材料意在说明国民革命运动具有
A.群众性 B.残酷性 C.复杂性 D.持久性
三课前预习
1. 汉口 土地革命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2. 巴黎和会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工人 商人 学生 彻底 伟大思想启蒙 马克思主义 思想上干部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
3. 井冈山 “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人民革命政权 打土豪 分田地
4. 革命统一战线 国共合作 新三民主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打倒列强,除军阀
5. 工人运动 中共二大 广州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革命统一战线
四自我检测
1.C
2.C
3.A
4.B
5.A
6.B
7.D
8.A
9.D
10.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